【科學掌故】百年榮耀

分享至

nobel_prize_PhOtOnQuAnTiQue@flickr撰文 | 王道還

諾貝爾獎已是科學時代的傳奇。

每年為表彰科學家的科學成就,頒發的獎項不知有多少,可是只有諾貝爾獎受到世人矚目,輕易就能上頭版頭條。

有人說,因為諾貝爾獎是國際性的獎,讓世人都有參與感。

不過國際性的科學大獎至少在十九世紀就出現了。一八五○年,法國科學院公開徵求論文,討論地層中化石相演替的現象。結果在一八五七年揭曉,法國科學界大老選出海德堡大學自然史教授布隆(Bronn, 1800-62)的作品,頒給自然科學大獎,獎品是價值三千法郎的金質獎章,相當於大學教授半年的薪水。

還有人說,那是因為諾貝爾獎的歷史最悠久,現在有幾個獎能辦「百年特展」的?它的聲勢歷久不衰,理由也許真的簡單到基爾比(Jack S. Kilby, 1928-)所說的:「他們已經頒發過九十九次了。」基爾比是德州儀器公司的工程師,沈默寡言,因為發明積體電路(1959)的成就,成為公元兩千年諾貝爾物理獎三位得獎人之一。

其實諾貝爾(1833-96)是個徹頭徹尾的十九世紀人,他甚至沒有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他九歲就離開故鄉,到俄羅斯聖彼得堡會合在那裡開軍火工廠的父親。有意思的是,聖彼得堡象徵俄羅斯與瑞典兩國現代史的起點──彼得大帝(1672-1725)在1703年開始建設,1712年遷都,最後擊敗瑞典(1721),使俄羅斯成為北歐強權。

諾貝爾可說是在彼得大帝的遺澤中養成他的國際觀的。聖彼得堡從建都之時就是個國際都會,上流社會說的是法語,他還從家教那兒學會了俄、德、英語。後來他還到過巴黎、美國遊學。諾貝爾創業致富,全憑他對硝化甘油炸藥以及雷管的研究成果,那些成就要是追根究柢,家業、家教、巴黎遊學建立的關係全是關鍵。

但是有人繪聲繪影,說諾貝爾因為炸藥的殺傷力太強,受到良心的譴責,臨終才會捐出財產,設立諾貝爾獎。殊不知炸藥不只是殺人工具,也是建設利器,開路、 採礦等造福世人的工作都少不了。不然,他也許就不會對專利權那麼計較了──他直到過世前還為了無煙火藥的專利權與英國政府大打官司。(結果輸了。)

諾貝爾獎自二十世紀第一年起開始頒發。但是一開始這個獎就很有反傳統的味道。例如第三屆物理獎受獎人中就有居禮夫婦。(有趣的是,他們沒有親自去領獎。)

Marie_Curie_(Nobel-Chem)
二度獲諾貝爾獎的居禮夫人

歷史上許多科學家的夫人參與過先生的研究工作。十八世紀末的拉瓦錫,以及十九世紀發明消毒手術的李斯特,都有夫人協助研究,而且傳為佳話。可是她們的姓名卻沒有流傳後世,也沒有人仔細記錄過她們的具體貢獻。而居禮夫人不但與先生一同獲獎,更在先生過世後再度單獨獲得諾貝爾獎(1911),是科學史上第一人。當時女人進入高等學府與參政的權利,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那一年一月底,居禮夫人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敗北。)

諾貝爾獎有廣泛的影響力,尤其在科學的領域裡,一直維持無與倫比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各委員會選出了一長串成就非凡的科學家,毋庸置疑。但是我們不可輕忽文化的力量。瑞典人口現在不過九百萬,可是如他們的教育部長所說的,諾貝爾獎與瑞典人的「自我形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它是瑞典的商標」。難怪諾貝爾基金會非常在意歷史,對少數幾個「錯誤決定」非要提出「說法」不可了。

「發明以大腦前額葉神經截斷術治療精神病患」因而獲諾貝爾生醫獎的莫尼茲醫師
「發明以大腦前額葉神經截斷術治療精神病患」因而獲諾貝爾生醫獎的莫尼茲醫師

其中之一就是一九四九年生醫獎得主葡萄牙醫師莫尼茲(Moniz, 1874-1955)。他受表揚的貢獻是「發明以大腦前額葉神經截斷術治療精神病患」。他得獎前就已有醫界人士指出這種手術是「靈魂殺手」,因為大腦前額 葉是人的感情與人格中樞,這種手術的後果絕不能以「療效」來描述。但是精神病患的治療與長期照護問題,一直令精神病院管理階層與家屬十分棘手。莫尼茲的手術至少可以使病人「安靜下來」。(電影《飛越杜鵑窩》(1975)就是指控這種手術的小說改編的。)

John_Forbes_Nash,_Jr._by_Peter_Badge
數學家納許

好在這種「治療」精神病患的手術在一九五○年代就不流行了,不然一九五九年精神崩潰的數學家納許(Nash, 1928-;《美麗境界》的主角),搞不好就不能得到一九九四年的諾貝爾獎了。

科學本來就是源自偏見的事業。達爾文說得好,要沒有臆想,就不會產生重大而有原創力的觀察。科學這一行,最大的特色不是客觀中正,而是糾正前人臆想的意願與實踐。這是科學唯一的動力。

諾貝爾基金會不必對「歷史錯誤」耿耿於懷的。

 原載於中央日報副刊,轉載自:通俗科學網
(Visited 1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