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全身投入的社會實踐家——專訪陳美霞特聘教授
12/6 (二) 陳美霞特聘教授主講:「後疫情時代的公衛危機,或轉機?」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採訪、撰文|湯 淨
審定|陳美霞
打開電腦鏡頭,就看到陳美霞與她背後整牆的書櫃。從地板到一個人的高度,都是用角鋼組裝而成的書架,裡頭滿滿的書。但不像書店一樣直立擺好,而是橫擺側放,書桌上也是一疊又一疊的書堆。這樣的書房,不只一間,有好幾間。內容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科會,到科普書籍,儼然是一座小型圖書館。這裡是陳美霞與老公林孝信特別為書買的家,也是15年來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以下簡稱「衛促會」)的「社運基地」。
啟蒙之初:與社會運動結緣的起點,參與美國保釣運動
社會運動是陳美霞生命中的養料,也是結識老公林孝信的契機。她在夏威夷大學就讀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時,無意間看到一封連署信,內容在抗議國民政府將白色恐怖的政治犯陳明忠判處死刑。她當下受到巨大的震撼──政府並沒有想像中在意人民,反而蔑視人權,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過往她在台灣時,為什麼沒有聽說過類似的事情?在尋求答案時,她接觸到連署信的散播者:一群參與保釣運動的台灣留學生,開始受到「啟蒙」,藉由讀書會與閱讀討論,陳美霞大量攝取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與哲學等領域的知識,重新認知台灣的歷史與政治脈絡,並加入保釣運動。
後來經由夏威夷保釣小組的引薦,她結識了林孝信這號人物。他是保釣運動的大將,是《科學月刊》的創辦人,也是發動連署信抗議活動的發起人之一。碩士畢業後,陳美霞來到伊利諾州立大學攻讀博士,與僅有三個半小時車程的芝加哥大學的林孝信逐漸有了交集,最後開始交往。同時,也持續進行保釣運動的群眾教育。
啟蒙前夕:一心讀書的樣板世界
在夏威夷收到連署信時的認知失調,是因為在出國前,陳美霞的世界並不是這樣的。她出生於屏東竹田鄉的糶糴村,是客家的貧窮農村子弟。但作為家中五個小孩的四女,陳美霞因為讀書有潛力,家中傾全力支持她念國中、高中。當時的年代,國小畢業後在家幫忙農活,沒有繼續升學相當常見。她則得到獎學金,念了私立的國中,並在家人的幫忙下到台北就讀北二女(今為中山女高),最後考到師大衛生教育系。也還好她考上師大,得到公費補助,每個月還有零用金可領,否則以其貧苦的家境,實在難以支持陳美霞完成大學學業。在大學課餘,陳美霞也透過家教,存了一點錢,準備未來出國使用。
說到出國的理由,陳美霞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想法,但是當年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台大同學普遍興盛到美國留學。她得到夏威夷東西文化交流獎學金,便毅然出國。至於在就讀公共衛生以前,她其實也沒有查覺到自己有特別的興趣,考上了便認真讀書。
成為公衛啟蒙者:與林孝信結婚,返台後推動公衛改革
在美國與林孝信愛情長跑8年,回台服務的夢想與林孝信的愛情在陳美霞的心中拉扯。林孝信當時已經被撤銷國籍,成為無法回國的黑名單,甚至連帶無法完成博士學位。若成為林孝信的伴侶,必定會對將來返台造成阻礙。在還沒下定決心前,陳美霞多以假名「林淑英」參與保釣活動,協助舉辦群眾活動、讀書會、編輯雜誌、籌措經費等。林孝信終究是說服了她:返台不急於一時,在國外也可以做對台灣有益的事情,在國內尚屬封閉的情況下,國外反而有更多自由。
1984年他們登記結婚,陳美霞不再以假名參與運動,終究成了黑名單,成了回不來的人。在美國這塊國土,陳美霞待了二十餘年,林孝信待了三十餘年,在1988年才被「獲准」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但在這數十年的異鄉光陰中,林孝信以豐富的經驗帶領陳美霞進入民主運動的領域,陳美霞參與籌辦台灣民主運動支援會、舉辦士林書店(Scholars’Books)的相關活動,並舉辦台灣民主夏令營、台灣研究國際研討會等推動台灣研究的活動,當時,士林書店由林孝信經營,兩岸的著名文化人或政治人物都有去士林書店看書、買書或談論國家大事及世界局勢的經驗,在美國形成民主運動的新氣象。
再過了8年,陳美霞與林孝信才回到台灣定居,帶回起碼3、4萬冊的書籍,為此買了2間公寓,左右打通,一邊是生活空間,一邊是社運基地兼圖書館。在這裡,遠從各地而來的朋友可以聚集於此,交流彼此的見解,也可以閱讀這些藏書,比起圖書館,這裡更像是一座17世紀的思想沙龍。陳美霞成了成大公衛所的創所所長,致力於公衛;林孝信則在保釣、通識教育、科普上著力。在SARS疫情肆虐之際,大力提倡公衛改革。並結合林孝信的推動,將公衛教育融合到社區大學裡,在各地栽培種籽教師,成立衛促會。
延續保釣啟蒙:林孝信過世後,成立釣魚台教育協會
陳美霞不僅是一名公衛學者,也是衛促會、釣魚台教育協會的創會理事長。保釣運動本是林孝信的強項,但2015年,林孝信重病過世,保釣運動似乎後繼無人,陳美霞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釣魚台教育協會,將保釣以另一種形式推廣下去。希望透過以釣魚台為基礎,讓大眾更認識國際局勢與台灣的過往歷史。對於陳美霞而言,教育、學術、社會運動本就沒有框架,本就該互相支持、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