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將台灣推向綠色革命的國際舞台——專訪林子倫副教授

分享至

10/4 (二) 林子倫副教授主講:「解讀全球氣候政治與能源轉型策略

訂閱 CASE YouTube 鎖定直播 開啟🔔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林子倫 副教授|講師提供

採訪、撰文|阮芳郁

審定|林子倫

 

林子倫的學術熱情與環境政策實踐

談到環保與綠能,我們都知道隨手關燈、少開冷氣等節能方法,但當路上開始出現共享電動車、太陽能電板日漸增多、綠電交易成為可能,你是否想過這些能源現象是怎麼出現的?專長為國際環境政治、能源與氣候政策的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林子倫副教授,將以他的深厚的教學及實務經驗,與我們分享能源議題及意識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中。

 

不變的初衷:以政策實踐對環境議題的關懷

林子倫回溯自己的求學歷程,大學時就讀台大化學系的他,正逢台灣環保意識崛起的九O年代初,選擇加入台大環保社,編輯社刊、投入校內外的環保運動,研究所赴美攻讀環境政策,「當時台灣沒有環境政策相關的研究所,」林子倫描述道對於環境政策及生態政治思想的學術興趣,並發現自己的熱情在於將政策落實到實務層面,延續大學時期投身環境運動的初衷。

2004年返台後,林子倫說道,「2007那年,我在台大開設環境政治與政策的課程」,這是台大第一門以環境政策為題的課程,「大部分的環保通識課程,都是從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層面來談,幾乎沒有從政策的角度出發」,因此,林子倫更致力將政策思考帶入環境、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在校內積極參與台大的跨領域學程,包括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IPCS)的籌辦,在校外則持續與當年參與運動的環保團體合作,透過倡議、演講與社會服務的推動,整合並深化各面向的資源。

 

將台灣推向氣候議題國際舞台的關鍵:「城市」與「青年」

「回國後,除了每年出席聯合國氣候會議(UNFCCC),我也開始推動台灣的城市參與」,林子倫強調:城市與青年是推動環境行動的關鍵角色,「城市(地方政府)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角色,它能開展主權國家以外的空間,進可攻退可守,也是面對民眾的第一線。」林子倫以陸續加入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的高雄市、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台中市及桃園市為例,如:高雄市從工業城市轉向海港城市的永續發展、台北市與桃園市推動Gogoro共享電動車等,紛紛展現不同城市的永續特色與策略。

「另一個角色是青年。我會這麼倡議,是因2006年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時,發現有好多國家都有青年參與」,林子倫不禁好奇:台灣的青年在哪裡呢?「氣候變遷的議題跟青年是直接相關的,我們現在討論的,在二、三十年內都會發生,而青年未來就會直接面對這些挑戰,這是跨世代治理的議題。」是以,林子倫積極倡議及遊說,在2009年帶領了由環保署支持的第一次台灣青年氣候大使計畫,之後青年學生們於2010年自發成立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林子倫則一直持續支持協助青年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接軌青年對於全球氣候議題的討論。

 
SDGs 7與13:環環相扣的再生能源與氣候變遷

「事實上在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提出前,先提出的是2000年的MDG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針對低度發展國家提出八項發展目標,並在十五年後到期;過程中聯合國發現到:不僅是低度發展國家,先進國家也需要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是以2012年的《里約+20地球高峰會》(Rio+20)上,決議須制定一套新的永續發展指標,因而有了2015年九月通過的SDGs十七項發展目標」,林子倫接續說道,其中水(SDG 6)、糧食(SDG 2)、能源(SDG 7)三項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其中「能源」是最關鍵且變化最大的,「能源促成近代文明的發展,從人類用火、用油,到工業革命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因此有了燃煤火車、汽車以油發動、飛機飛上天,電力成為能源使用的重要形式。」林子倫以此提醒歷史上每一次的能源轉型都對人類文明發展影響甚鉅,也同時具有地緣政治的色彩,能源議題自過去即是引發國家間的資源掠奪,乃至戰爭的一大原因。

 

從consumer到prosumer:物聯網時代下的能源轉型

現今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來源是煤、天然氣與石油,「以SDG 7來看,若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進行能源轉型」,而我們是否可能以個人角色參與能源轉型呢?林老師認為這並非不可能,他分析到:民眾的日常能源使用主要為「運輸」與「用電」,「運輸上,首先能做的是從燃煤轉到電氣,例如火車電氣化、汽機車電動化,便能符合SDG 7裡提到的『乾淨能源』」;而用電方面,民眾可嘗試從消費者(consumer)的角色轉換至產銷合一的角色(prosumer),林子倫特別指出角色意識的轉變,將使民眾對於能源使用更加有感,他以公民電廠的概念為例,提出台灣社會可以透過社區、合作社或與社會企業合作等方式,購買綠電、認購太陽能板,以此自行發電賣電,不僅降低民眾的能源參與門檻,分散大型電力公司壟斷發電機制的風險,更能加速能源知識與意識的民間傳播。

「這一波的能源轉型,就是讓傳統能源走向再生能源」,林子倫認為轉型並非一蹴可幾,幸運的是台灣具有得天獨厚的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以風力、光電、海洋能、地熱、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來看,台灣有很好的離岸發電風場,也有黑潮通過、地熱資源,現在更有小水力積少成多的儲電發展」,如能結合智慧化與物聯網等技術的提升,便能更有效擴大再生能源的利用。

 

結合公民參與,讓每個人對綠能更有感

「舉例來說,陽光伏特家透過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的新興商業模式,降低民眾能源參與的門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以可負擔的成本購買太陽能板,成為『板東』,也成為電力生產者;綠主張綠電合作社則透過合作社組織的推廣網絡;達魯瑪克部落則成立了自己的綠能電力公司」,林子倫分享到,三者都是以公民電廠的概念,將綠電輸入一般民眾的生活,「而像是關心社會議題的博仲法律事務所,便透過購買綠電表示對能源轉型的支持」,讓每個人在能源轉型路上找到參與位置,方能讓再生能源真正在民眾的生活中產生感覺,從而使轉型之路的不同資源相互連結、網絡不斷拓展。

2016年進入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擔任副執行長、協助能源轉型跨部會協調工作的林子倫,從最初面對琳瑯滿目的能源議題,「真的是千頭萬緒」,他描述道,在抽絲剝繭與漸進的政策推動下,嘗試先以天然氣取代煤、再將再生能源大量布建於全台各地,讓能源的本質產生改變、降低排碳係數,制度面則藉由相關法案的精進、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的建構,並透過類似能源轉型白皮書的參與式治理機制,推動社會溝通,強化國際合作,每一個能源意識的萌發、轉變,便是為下一世代留下少一點負擔、多一方乾淨土地的可能。

 


探索講座第28期:永續發展的路口

 

(Visited 11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