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7-3】超越框架的拼裝車

分享至

「拼裝」又怎樣?聽拼裝車在說話

講者|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崇熙 院長
整理撰稿|湯 淨

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拼裝車」這個名詞興許是陌生的、抑或潛藏在童年充滿灰塵與鐵鏽的記憶裡;對戰後的農民而言,拼裝車卻是不可或缺的生財工具。有趣的是,說起「拼裝」,品質參差、安全疑慮的印象佔據了大眾的想像,拼裝車真的如此不堪嗎?

 

● 正常不正常?觀念作為一種框架

日常生活中存在各式各樣的規範──道德倫理影響人際互動的標準、交通規則若是違反會被施予處罰,這些無形的規則被大眾視為再正常不過。自然而然地,人們的行為以此為標準,遵循這些準則彷彿就不會犯錯。然而,這些看似亙古不變的、下意識的、被視為正常的標準真的一成不變嗎?

二、三十年前,《拒絕聯考的小子》的作者選擇不考聯考,大眾因此把他貼上「不正常」的標籤,但回頭思考,當年許多的「不正常」真的如此糟糕嗎?穿便服、留長髮,乃至於民主、自由都曾是「不正常」的,現在不也是「正常」的存在嗎?

換句話說,正常與不正常只是一種人為的框架,並且會隨著時代、觀念、文化的脈絡而改變。既然框架是一種限制,找到規範所在,跳脫既有的限制便值得思考。不過,在主流的文化中,權力區分了所謂對與錯、規則與禁忌,創意因此受到限縮。反而在較遠離權力核心的「灰色地帶」,創新創意、冒險突破都可以在此找到地方伸展。就像通識教育,相對於高度專業的系所,受到的重視沒那麼高,因而不太受到框架的約束,卻又往往對人的一生影響頗大。拼裝車相對於一般在市面上、廣告上看的到的「公司車」,便處於灰色地帶。

 

● 破銅爛鐵,拼出上山下海的萬用車

不是外面看的到的車,那會是什麼模樣?要什麼功能,老闆做給你──自帶掏文蛤、洗砂、防陷落功能的海陸兩用車,十輪獨立傳動、在水田趴趴走的貨車,可挖百米水深的鑽井車,應有盡有,唯一沒有的是車門、車牌、與高昂的價格。這些都是拼裝車,每一台都配合車主獨一無二的需求、喜好、甚至年紀,通常都由黑手老闆的一人工廠獨自研發、製造。驚奇的是,他們學歷普遍都不高,有些甚至沒讀過書,卻能透過他們的實際觀察與解決問題的經驗,做出一輛輛能在柏油路以外的環境使用的拼裝車。

說起拼裝車的起源,源於台灣戰後初期物資缺乏,運輸的需求卻沒有因此消失──鐵牛加掛「利亞卡」,就是簡單又方便的農用拖車,由此衍生出的低價拼裝車,迅速佔據底層人民的生命。日本定期報廢的車輛,以廢五金的名義引入,再由各個專門的「殺肉廠」拆解成品質優良的二手零件,再經黑手師傅巧手整理,賦予零件們全新的使命,成了拼裝車便宜又耐操的秘訣。

 

● 是打不死的小強?還是歷史必然的結果?

然而,在政府眼中,拼裝車是棘手的存在。沒有車牌、駕駛無駕照、紛雜的規格,要如何確保行駛的安全性?

政府企圖透過法律取締沒有牌照的拼裝車、禁止其在鄉村道路以外的地區行駛、又對其尺寸、排氣量等加以限制,甚至邀請聯勤、裕隆、中華賓士等廠商,製作「標準化」的農用車輛。種種不切合農民需求的規範,不但沒有使拼裝車退出歷史,反而凸顯出思考單一化產生的風險:車子不再是貼合地形需求而生,而是道路配合車子,車要到哪,柏油路就鋪到哪;法規促成公司車的品牌打造,也無形中影響了人們對於安全的概念與想像。政府欲以一致的安全、標準為由,卻忽略了拼裝車的本土脈絡——肇事率極低、二手零件足以使用超過三十年、黑手老闆數十年口耳相傳的口碑。

從戰後的產業政策發展,就能窺見其何以存活至今的原因。

最初,戰後基於貨運的需求開始發展廉價、運輸量大的運輸工具,而後工業興起,農村資源受到擠壓,大量人口外移,農村高齡化,機械化是必然的趨勢。另一方面,台灣的耕地開始被零細化,農戶平均持有的農地不超過一甲,大規模的機械化成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可以彈性調整、量身打造的拼裝車一躍成為主流,更賦予農民直接將貨載到市場、避免被剝削的窘境。糖廠的運輸工具亦從鐵軌轉變為拼裝車,從鐵軌到公路,大幅提高了運送甘蔗的便利性。直到現在,仍只有拼裝車能夠穿梭於各種不利於車輛行駛的環境。

● 超越框架,迎向全新的世界

看似陳舊、低科技的拼裝車,透過其虛擬協力網絡,能跳脫工業量產的框架而得以脈絡性客製化;能跳脫柏油路面的框架而得以友善環境;能跳脫交通法規的框架而得以自由設計;能跳脫資本運作的框架而得以一人工廠;能跳脫制式安全的框架而得以有脈絡性安全;能跳脫制式功能的框架而得以彈性運用;能跳脫全球運籌的框架而得以在地生產。作為一個揭露現象的物,在拼裝車上能看見框架外的自由與解放。

(Visited 7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