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氣候】Our Separate Ways
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Finale
■ 這可不是樂團排練,而是桃園縣內壢高中在六月十二日演講結束後的團照時間。感謝參與探索第三期的各位!讓我們回顧本期的內容,並且繼續思考未盡的問題吧!科學之路永遠向前邁進!
?
撰文 ∣ 張孟哲
探索基礎科學講座第三期「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在上個月落幕,回顧這兩個月來的歷程,陳明德與龔國慶兩位教授分別談論了海洋對於氣候的穩定作用,以及它實際影響氣候的動態模式。邱子虔老師介紹了在地球上各個角落遺留下關於古代氣候的蛛絲馬跡,並揭露出它們背後的一致性。劉益昌老師從稍微不同的角度出發,以人們面對氣候的歷史事實觀照現代人的處境和可能的因應之道。劉正千教授與楊燦堯教授則由技術面展現出全球暖化下科學的遙測與工程視點。作為講座的起頭和結尾者,許晃雄教授明確地指出了作為科學模型的全球暖化預言,它的有效性與侷限所在。
雖然上述的講題涵蓋的科學景象已經很廣,但還是有些面向較少觸及。譬如生物性的領域。近代人類數量劇增,連帶使得飼養的牲畜數目增加,這些數量龐大的生物群也影響了氣候。諸如「採用素食的飲食習慣,能對氣候與環境有些怎樣的改善」、或是「利用基因科技改良牲畜的品種,像是減少甲烷排放的牛羊,或人造肉,這些技術目前的發展為何」,其實都是相當有意思的主題。人類並非地球史上第一種排放氣體造成全球性環境變遷的生物。在數十億年前,藍綠藻行光合作用製造出大量的氧氣而改變了大氣的組成、導致厭氧性生物滅絕,卻也因此出現了依賴氧氣為生的物種,其中包含了人類。這樣的過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人類與溫室氣體之間的關係。
從科學到社會
而從以上列出的講題可以發現,作為一系列關於氣候變遷(側重全球暖化面向)的演講,主題傾向集中在科學的觀測與理論。當我們以審慎的態度處理科學領域中提出的證據與可能的候選模型,下一步即是從科學領域跨入其他諸如政治、經濟與社會的領域時,是否仍抱持著同樣的態度,則是值得思考的。可能因為演講者大都屬於自然科學背景之故,這類的問題通常不會在演講中被直接觸及,只是輕描淡寫帶過,譬如說天外飛來一筆地出現在最後一張投影片。從科學數據過渡到社會建議的推理過程在此遠比不上講者對科學內容的用心,這或許是自然科學家的通病:遇到社會議題時,往往僅呈現為立意良善的意見,而非經過徹底批判的知識。
以最後一講為例,汪中和教授從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開始他的演講,結尾於人類應該改變貪婪的天性,不過在此他並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論證,只是單純地拋出論點而已,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行動卻往往建立在這些論點之上。許晃雄教授前半段的演講同樣也是指出在科學角度下的全球暖化問題,但他卻認為這是可能在純粹科學/工程領域之內解決的---不是像地球工程那樣富有野心的計畫,而是小而樸素的修正。將兩位演講者的論點放在一起比較,可以發現他們幾乎是從相同的來源取得資料,卻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如果我們認為氣候議題具有高度現實性、並且涵蓋範圍廣大的話,那麼就產生了一個的不得不問的問題:何以會存在這樣的分歧?又該如何消除它??
逼近真實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科學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工具,本身是中立、無預設價值判斷的,端看每個人如何使用它。然而這種說法將分歧的原因推到科學的領域之外,如此一來,對科學證據本身的研究勢必無法消除這個問題。以本次講座為例,就會導致我們無論如何詳盡地研究各種全球暖化的科學證據,都無法推導出「我們應該避免貪婪」或「我們應該節能減碳」這些結論。因此在講座結束後,有個問題仍然懸而未決:科學家提供了這麼多的方法,為什麼選擇其中一種,而不是另一種呢?而那些在推論過程中未能呈現的環節,有待聽眾本身自行去尋找。
不過,提供現成的答案本身也許本來就不是探索講座的目的,嘗試過真正動手去解決特定問題的人都會曉得,要提出一個面面俱到的新答案非常困難,但是要指出舊有答案的侷限卻很容易。聆聽講座的過程其實正提供了一種訓練,透過跟隨在特定問題上鑽研許久的教授們的道路,和他們經歷相同的思考過程,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進聽眾的判斷力。一個萬無一失的答案也許連演講者本身都提不出來,但是如果能夠一步一步地增加自己對於事實的判斷能力,剔除那些不合理的選項,到最後留下來的雖然仍不夠完美,也許就能足夠逼近最終真正的解答。
?
(本文作者現為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碩士生,業餘科幻文學愛好者)
責任編輯:MissZoe
☆探索第三期《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已於2010年6月19日圓滿結束,第四期講座將於今年十月展開,請密切注意我們的網站喔!
最後,這群怪怪的傢伙是80年代的Journey樂團,請聽他們獲獎的名曲:Seperate 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