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機器人的同儕壓力

分享至

來自機器人的同儕壓力

編譯/臺大生醫電資所 葛竑志

電腦即社會角色

不少科幻電影或多或少都對人機互動有所著墨,溫馨如「大英雄天團」(Big Hero 6)裡的照護機器人Baymax,與男孩Hiro的冒險故事;感人如「變人」(Bicentennial Man)中,機器人Andrew與人類家庭的相處,最終對人類情感的渴望與追求;嚴肅如「機械公敵」(I, Robot),藉由機器人三大法則的背景設定,試圖在好來塢電影常有的緊張與刺激之餘,帶領觀眾重新思考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

雖然按照這些科幻電影的預想,2020應當是一個滿天飛天車,生活中機器人比比皆是的社會,但就現在看來,仍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已有一些實驗性的應用,例如:博物館的導覽機器人或醫療院所中的看護機器人,嘗試讓這些需與人類頻繁互動的「社交機器人」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只是當這些機器人,無論外觀或行為模式越來越像人類的同時,真實人類的社交行為,尤其心智尚在發展中的孩童,會有怎樣的變化與影響,成為許多認知心理學家感興趣的議題。Nass與Moon於2000年發表的文章中[1],提出「電腦即社會角色」(computers are social actors, CASA)的假說,認為:人們往往會無意識地,將現有的社會規則與期待,套用在無生命的電腦或機器人身上。

從眾實驗與同儕影響

德國Bielefeld大學心理學教授Anna-Lisa Vollmer認為:若CASA是正確的,那麼無論年齡與性別,即便在明知互動對象是機器人的情形下,人們還是容易受到機器人所施予的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註一]。

依據社會心理學先驅—Solomon Eliot Asch的觀察:個體為取得團體的接納、避免因違反約定成俗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而受到排擠與懲罰,往往會表面上附和團體意見、公開順從(public compliance),即使與內心想法相左,屬於規範社會從眾(Normative Social Conformity)的範疇。Asch最具影響力的社會實驗之一,便是在1951年所主持的「從眾實驗」。

實驗中,受試者與其餘6位偽裝為受試者的研究人員共同接受測試。主持人同時向所有人展示三條不同長度的直線,以及一條標準線,依序要求受試者回答哪一條線與標準線等長,每位受試者將重複18次操作。測驗中,暗樁會不約而同地集體給出正確或錯誤的答案,讓受試者在聽到團體其他人的答覆後,再行回答。結果:即使在答案非常明顯的情況下,四分之三的受試者,在整個測驗中,表現出至少一次從眾行為,屈從於團體的錯誤答案;而從頭到尾不受影響,固執己見者,僅四分之一。

圖一、Asch從眾實驗所使用的線條,以及實驗進行的情形(來源:Wikipedia)

 來自機器人的團體壓力

團體的組成,例如是否為同儕等,被認為是從眾行為出現的主因。Vollmer參考自Asch以來諸多類似研究,設計出一變形實驗,希望藉此瞭解人們是如何看待社交機器人,並於無形間受其影響。

實驗共分三組:一組由受試者與年齡相仿的真實人類所組成,一則與研究人員所控制的人形機器人組成,另一組則是在受試者獨自一人的情況下作答。受試者分為孩童與成人。

實驗團隊也對機器人下了巧思:他們採用了Softbank所出產的pepper機器人。不同機器人有著相異的眼睛顏色,過程中也會不時眨眼、擺動身體,盡可能凸顯社交機器人彼此間的不同之處,但仍保持與人類相似的行為模式。

結果:若成人受試者觀察到周遭團體為真人,一如預期,的確會出現從眾行為。然而,若為機器人,則受試者的判斷準確率與控制組沒有顯著差異,意即從眾行為並未發生,顯然與CASA相牴觸;不過,若受試者為孩童,縱使身處機器人團體中,其決定與判斷亦為機器人所影響。

動作很重要?!

相較於成年人,孩童看似更容易將機器人視為一個「人」。但不排除其他文化與社會因素,例如是否身處於一個崇尚個人主義,或講求團體合作與和諧的社會,亦會影響受試者,以至於孩童對機器人的反應。Paul Harris—一位從事兒童發展研究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也認為:Vollmer的實驗無法說明究竟是機器人的哪一個面向,引起孩童的從眾行為,乃至於孩童與成人間的差異。

或許一個能轉頭注視孩童的機器人,相較於只是自顧自地眨眼、搓手,更能對孩童造成同儕壓力與社會影響。又或者,若機器人的行為與動作,甚至於發聲及說話方式,能更接近人類,或許也可在成人受試者上,引發預期中的從眾效應。無論如何,任何確定性的結論目前都還言之過早。


註一:Asch認為,社會影響包含三種層面:從眾、順從及服從。

 

編譯來源

B. Bower, “Children may b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peer pressure from robots“, Science News, 2018.

參考資料

  1. C. Nass and Y. Moon, “Machines and Mindlessness: Social Responses to Computer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56, no. 1, pp. 81-103, 2000.
  2. E. Asch,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in H. 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research in human relations, Carnegie Press, 1951, pp. 177-190.
  3. A. Vollmer, R. Read, D. Trippas and T. Belpaeme, “Children conform, adults resist: A robot group induced peer pressure on normative social conformity,” Science Robotics, vol. 3, no. 21, p. eaat7111, 2018.
(Visited 4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