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的道德難題

分享至

自駕車的道德難題

編譯/許晉華

東西方的倫理差異

該系統收錄一系列自駕車可能遇到的道德兩難情境,透過文字與圖片的描述,受訪者必須在兩兩相對的選項中擇一,包括動物─人類、男性─女性、老人─幼童、違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都是可能被犧牲的對象。實驗階段共收到來自233國家,約4千萬份的有效問卷。

圖一、「道德機器」的情境之一:選擇犧牲遵守交通規則的老年人(左圖),或闖紅燈的年輕人(右圖)。(來源:E. Awad et al, 2018.)

由問卷調查的結果,可歸納出幾個不分國家、文化都共有的見解:相對於動物,多數人更願意解救人;也願意以少數人的生命成全多數人;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優於違反者;而年輕人,對比於年長者,更值得第二次機會。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受訪者們,依所填寫的基本資料與回覆內容進行人口特徵的統計,卻意外發現:無論是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或宗教信仰都沒有顯著的群聚效果;相較之下,文化和地理區位,才是影響受訪者價值觀的主要因素,並可大致分為西、東與南方三大族群:

  1. 西方國家:普遍信仰基督宗教的北美及歐洲國家;
  2. 東方國家:以儒教信仰為大宗的日本和台灣,以及伊斯蘭教國家;
  3. 南方國家:拉丁美洲,以及在文化或歷史上深受法國影響的國家,例如法國本土、海外省、前殖民地等。

三者中,南方國家更願意犧牲老年人來換取年輕人的生命,同時也偏向於解救女性及社經地位較高者;而東方國家選擇「犧牲少數人性命以拯救多數人」的比例較高。

開啟公眾對話,提高公眾參與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結果讓自駕車的開發團隊可以依據不同文化與地理區域,為三大族群擬定各自的設計取向。特別當新科技能影響交通,甚至攸關人命的時候,自駕車的判斷標準會影響不同族群對這項新科技的接受與開放程度。

另一方面,大眾對「道德機器」的關注程度超乎預期,讓研究團隊有足夠的資料,有效地分析並確保自駕車在面對各種可能的道德兩難時,有更敏銳的社會意識,所作所為也更貼近公眾期望。當初打造這個平台的主要目的,便是希望能開啟科技設計與公眾間的對話管道,讓民眾能直接參與這項重要的社會議題,並了解民眾對於可能陷入道德困境的自駕車,有怎樣的看法與考量,讓公眾參與更加普及。

 

編譯來源

MIT,“How should autonomous vehicles be programmed?”, ScienceDaily, 24 Oct 2018.

參考資料

E. Awad, S. Dsouza, R. Kim, J. Schulz, J. Henrich, A. Shariff, J.F. Bonnefon & I. Rahwan,“The Moral Machine experiment”, Nature, 24 Oct 2018.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執行團隊編譯)

(Visited 14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