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社會,務實面對—專訪陳銘憲

分享至

AI社會,務實面對—專訪陳銘憲

採訪/葉宇軒

大預測時代:數據探勘與AI應用

所謂的大數據研究,旨在透過大量的運算分析,從人類長期累積的應用資料與行為模式所呈現的數據中,發掘具價值的資訊,提供合理的預測以及個人化、智慧化的服務。此外,配合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及加強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技術,更賦予了人工智慧自我更新的功能。然而,大數據分析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個人化與智慧化服務,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在另一方面,卻也引起了個人隱私是否可能遭受侵犯的疑慮。

例如,透過大數據的輔助,社會監控將能達到前所未有的緻密,目前,許多推薦功能與廣告投放,就是基於資料探勘成果的「行為預測」之應用。在可想見的未來,人們的生活將透過大數據科技的進步,變得更加「透明」,而這恐怕並非多數人所樂見。

事實上,大數據與隱私權保護問題,正是陳銘憲近年來的研究重點之一。作為大數據分析領域的頂尖學者,陳教授也深感這是極需正視的議題,然而,他同時也提醒我們,監控科技早已有之,只是人工智慧技術使其更為細緻、全面與不動聲色,如何應對潛在的隱私危機,仍有賴大眾回歸道德與法律層面的積極討論。

自信、正面、務實:與人工智慧共存的未來

關於人工智慧,目前最受大眾關切的議題,非勞力取代莫屬。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於1942年在其小說《轉圈圈》(Runaround)中,提出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時,機器人對人類生存造成的壓力,還是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嶄新套路,令無數科幻小說家競相引用,如今,這份在76年前萌芽的焦慮,卻正以不盡相同的方式,一步步逼近現實。

「面對科技的進步,我們除了謹慎,也應該自信、正面而務實的來面對。」陳銘憲說道:「其實隨著科技發展,機器取代人類勞力的問題一直都在發生,並不是AI才帶來的問題。」以工業革命為例,他談到,對於更加快速、穩定的汽車,被發明來取代獸力運輸的現象,人們應該感到與有榮焉:「畢竟,那麼快速穩定的運輸工具,可是我們人類發明的!」而且,AI的普及雖說確實會造成部分工作式微,卻也將創造新的工作崗位,以便更有效率的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

「這整體的發展,如同大江東流,是擋不住的!」陳銘憲表示,「現在,正是一個值得我們積極思考如何因應人工智慧發展的時間點。」

同理心與熱情(Passion)的有無,對陳銘憲來說,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重要區別,他提到,學界目前以弱人工智慧(Weak AI,以記憶、推理功能為主的輔助型人工智慧)為主要研究項目,而在強人工智慧(Strong AI,如同人類一般有個性與情緒的人工智慧)上,包含創意與情感方面的研究,如同許多學者所指出,恐怕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投身教學,百年樹人:人是最重要的資產

在「國家講座主持人」系列採訪中,陳銘憲曾提及自己在博士畢業時,正好面臨業界轉向,使他加入IBM的研發團隊後,必須調整研究方向,由超級電腦領域,轉到資料庫及資料探勘技術方面。在IBM工作期間,他深刻體會到「人是最重要的資產」:沒有優秀的人才,再好的外緣條件,也不能成就重要的科研成果。

因此,問及他求學、就業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挫折,陳銘憲自陳,除了那次研究轉向,他一路走來都沒有發生過戲劇性的起落;可當我們反過來請教他至今為止最有成就感的事,陳銘憲便滔滔不絕地聊起指導研究生的心得:從學生剛接觸資訊探勘領域的一無所知,到幾年後他們成為持續對這個領域有所貢獻的、獨當一面的人才。陳銘憲語調中洋溢的滿足,任誰都能體會到這位首屈一指的資料探勘學者,對作育英才的真切熱情。

在訪問的最後,陳銘憲針對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我們做了整體性的評述。他認為,未來硬體設備(包括計算器及儲存器)的效能將日漸提昇,且價格會越來越便宜,而網路頻寬亦將不斷增加。然而,人類對各式應用的接受與反應時間(約千分之一秒)多年來並無太大變化,他表示,在這千分之一秒內,由於技術進步帶給電腦的額外計算能力,定會朝向個人化與智慧化發展,這也正是人工智慧必將日漸重要的原因。

當然,無論是隱私權的威脅、勞力取代的疑慮,乃至於「人工智慧」究竟該如何、為何發展的討論,都是人們必須嚴肅面對的議題,卻也絕非該領域科學家能單獨肩負的責任。陳銘憲表示,希望能夠過本次「鑒往知來:由茫茫過往數據中,淘出新知」的分享機會,讓人們更進一步了解人工智慧,一同迎接並善用它的發展,來改善人類的生活。

(本文為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內容)

(Visited 2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