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牙學語新觀點(2/3)

分享至

牙牙學語新觀點(2/3)

撰文/Paul Ibbotson & Michael Tomasello|譯者/謝伯讓
轉載自《科學人》2017年3月第181期

喪鐘響起

喬姆斯基理論的一項關鍵缺陷,在於它主張幼兒學習語言時,擁有透過語法來建構語句的能力(精確說法視理論版本有所不同)。然而,許多研究都已發現,語言習得過程並非如此,幼兒其實先學會簡單的語法型態,然後才一點一滴慢慢懂得背後的規則。以英語為例,幼兒一開始只會說簡單的語法組合,例如以下這些特定的語詞型式:「Where’s the X?」、「I wanna X」、「More X」、「It’s an X」、「I’m X-ing it」、「Put Z here」、「Mommy’s X-ing it」、「Let’s X it」、「Throw X」、「X gone」、「Mommy X」、「I Xed it」、「Sit on the X」、「Open X」、「X here」、「There’s an X」與「X broken」,慢慢地幼兒才會把這些早期學到的語句型態組合成比較複雜的語句,例如「Where’s the X that Mommy Xed?」。

許多普遍語法的支持者都承認並接受關於幼兒早期語法發展的現象,但他們認為複雜語句的出現,不過是反映出幼兒使用普遍語法、抽象語法類別與原則的認知能力逐漸成熟。舉例來說,普遍語法理論主張,幼兒會依據一套以語法類別為基礎的規則來產生問句和答案,例如「what (受詞)did(語助詞)you(主詞)lose(動詞)?」以及「I(主詞)lost(動詞)something(受詞)」。如果這個主張正確,那麼在某個發展階段的幼兒,應該會在所有「wh」類型的問句中犯下類似錯誤,但是幼兒所犯的錯誤並非如此。許多幼兒在語言發展早期會發生這樣的錯誤:「Why he can’t come?」但是雖然幼兒無法正確的把「can’t」放在「he」之前,他們在其他含有「wh」以及語助詞的問句中卻不會出錯,例如「What does he want?」。

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在某些含有「wh」及語助詞的問句類型中正確率較高,這些類型的問句通常是較常聽到的問句,例如「What does…」,但在另外一些類型的問句中(通常是較少聽到的問句)則會持續犯錯,例如「Why he can’t come?」對於這些例子,支持普遍語法理論的學者主要的回應通常是:幼兒擁有語法能力,但是其他因素阻礙了他們的表現,因此真正語法會被掩蔽,使語言學家無法適切研究喬姆斯基所主張的「純粹」語法。他們認為,會掩蓋語法的各種因素包括了尚未發展成熟的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社交能力。

然而,喬姆斯基的詮釋並不是唯一能夠解釋幼兒學習的方法。記憶、注意力和社交能力可能沒有掩蓋真實的語法狀態,而是從一開始就一起合作產生語言。例如最近一項由本文作者之一伊伯森所參與的研究顯示,幼兒正確使用不規則動詞時態變化的能力(例如「Every day I fly, yesterday I flew」而不是「flyed」),其實和他們對其他與語法毫無關係的反應抑制能力有關(例如看太陽的圖片時說出「月亮」這個詞)。由此可知,記憶可能沒有阻礙幼兒說出喬姆斯基語言學派所主張的純粹語法,心智類比、注意力以及對社會情境的理解能力,可能才是解釋語言為何如此發展的要素。

研究幼兒學習語言的心理語言學家很難在理論上設想,究竟幼兒如何從一套可以通用於所有語言的代數式語法規則開始,然後把這套規則架構連結到某種特定語言,無論是英語還是斯瓦希里語(Swahili)。語言學家把這個難題稱為「連結問題」,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平克(Steven Pinker)是極少數試圖在普遍語法理論脈絡下,回答語句主詞如何能夠產生連結的學者。但平克的解釋與幼兒發展研究的實證數據並不一致,而且也無法應用在主詞以外的語法類別上。就這樣,「連結問題」這個普遍語法應用在語言學習時面對的核心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甚至沒有被正視過。

這些例外無可避免得出一個觀點:普遍語法理論是錯的。當然,即使在面對反面證據,科學家也絕對不會放棄自己喜歡的理論, 除非有另一種理論出現,這個新理論我們稱為「基於使用」(usage-based)語言學,這個理論有幾種不同型態,但都主張語法結構並非天生,而是歷史(語言世代相傳的過程)與人類心理(使人類得以世代學習語言的一組社會與認知能力)的共同產物。更重要的是,這個理論主張,與語言能力有關的大腦結構可能不是專門演化用來處理語言,與喬姆斯基提出的單一基因突變導致遞迴能力的想法不一樣。(待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4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