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城市(3/3)

分享至

智慧型城市(3/3)

撰文/Carlo Ratti &  Anthony Townsend|譯者/王怡文
轉載自《科學人》2011年10月第116期

公民實驗場

如果馬斯達之類設計的風險是菁英主義和只重效率,那麼優點就是目標明確。市民推動的智慧城市會一直持續發展,它的生長彈性也會是最大的缺點。但是做為都市創新的公民實驗場,這些看似混亂的地方正逐漸成為全球運動的一部份。為了加快進展,我們必須建立審視、評估與交流好點子的機制,設法推廣「公共服務眾包」或「以市民為感應器」等好辦法,就像我們過去推廣公車捷運或公共自行車等好點子一樣。

在塑造真正的智慧城市時,或許市長、建築師、規劃師和科技人員最能使得上力之處,就是集結上級推動策略的巨大工程資源,然後與市民行動的創新做整合。紐約、倫敦、新加坡與巴黎等世界各大城市的政府,都在嘗試開放以往封閉的政府資料倉儲。這些資源讓企業家得以想出滿足市民需求的行動應用軟體。但企業家會如何維持這些服務,目前尚不清楚。研發的民眾把誠意和創造力端上桌,但實踐創新所需的大型系統,也需要企業和政治家來擴大規模及維持運作。畢竟,開羅和突尼斯革命,都是靠Vodafone及其他國際企業建立的行動通訊建設,才能實現的。

城市領導人的任務則是傾聽市民聲音,一同構思自己的智慧城市遠景。每個社區面對的狀況不一樣,解決問題的資源也不一樣。某些地區實驗可能會演變成「最佳實例」,它們的資料、電腦模型和視覺設計或許能移植到別處,但就像最佳的都市經驗一樣,許多最佳的智慧城市方案將會是獨特、在地化且無可取代的,而它們也正該如此!

智慧城市永垂不朽

馬斯達真的能讓我們一窺明日生活嗎?還是它的命運會如同1927年蘭恩(Fritz Lang)執導的電影「大都會」裡的機器世界──另一種為設計師帶來靈感、卻終究無法實現的想望?馬斯達可能兩者都有一點。它運用無所不在的電腦運算,使都市系統從運輸到能源都達到最佳化,是高效率的模範。然而投入五年時間與超過10億美元之後,馬斯達也逐漸顯現出中央設計方式的缺點:預先規劃好的大型建設,很容易會變成傳統那種不動產開發案。要讓城市「有智慧」,需要的不只是提升效率的智慧型系統。

以市民的眼光來看城市的發展,才有機會重新思考未來的智慧型網路化社區會是什麼樣子,以及如何設計、打造和居住其中。讓人們自己去設想出最有智慧的生活方式,就能讓他們的延伸社區(也就是城市的真實化身)更有智慧。(完)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