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不對等的危險

分享至

資訊不對等的危險

撰文/Aleks Krotoski│譯者/高英哲
轉載自《BBC知識》2020年5月第105期

相對封閉的社會與資源分配不均,給了有心人士操縱輿論的空間。巴西最近的事件可讓我們窺見端倪。

網路時代之前,人們的行為模式按照地理區域叢聚。人類學家與人文地理學家曾研究孤立於世的社會群體的內部文化,像是英國鄉村地區或亞洲偏遠部落,尋找人們形成日常規範的模式。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若生活在這種人際關係緊密的孤立社群中,會相信哪些事情很容易被預測。

有鑑於此,學者預測在獲得全世界的資訊後,人們會產生一些效應,如今稱為「回饋迴路」、「迴聲室效應」或「過濾氣泡」。此外,還有一部分的人類行為會對社會造成深遠影響,其中,若設立一套系統,獲取世界各地的知識都要個別付費,那會發生什麼事?巴西最近的事件可讓我們窺見端倪。

《紐約時報》記者不久前在巴西調查極右派總統候選人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崛起和通訊軟體WhatsApp與YouTube之間,是否確有關聯性。他們發現,造成波索納洛政治狂潮那群最貧窮的巴西人,落入了極右派的錯誤資訊與陰謀漩渦。這是分配不均的資訊網路造成的必然結果。

巴西的網路費昂貴,電信業者為了吸引用戶簽約,免費提供無限量的WhatsApp服務,即使買不起網路方案,沒辦法上YouTube 或Google,還是可以透過WhatsApp連上封閉的社群團體,裡頭流傳的消息就成了人們的新聞來源。

窮人社群的文盲率極高,因此他們不用文字作為主要溝通方式,而是把昂貴YouTube 上抓下來的影片,上傳到免費的WhatsApp,供大家觀看分享。

根據記者所言,巴西的YouTube 生態被陰謀家把持,他們以窮苦社群關心的議題大作文章,編出既動人又符合演算法偏好的內容,塞進WhatsApp的封閉團體內。

由於用戶無法藉Google 確認其真實性(太貴了),新聞來源就變得不均衡。這個疊床架屋、資訊管道不對稱的狀況,與人們對於波索納洛敵手的恐懼與憤怒,有直接的關聯性。

網路是我們用來汲取他人意見並滿足求知欲的工具,我們也知道這會導致人類行為發生改變。然而一個經濟上具區別性的非中性網路,會產生資訊同溫層,遭人操縱且無法求證,繼而在現實世界產生後果。畢竟人類這種動物,實在是有夠容易預測的。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7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