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的科學真相──APP能夠改善心理健康?
撰文/James Lloyd│譯者/劉子瑄
轉載自《BBC知識》2020年5月第105期
說到心理健康,智慧型手機的聲譽通常不怎麼樣。曾有研究顯示,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孤獨感、憂鬱、睡眠剝奪有關。
但是手機也帶動了越來越多對於幸福感的關注,只要在APP商店上搜尋「心理健康」,就會跳出上百個選項。有些APP可評估並診斷人們心理狀態,有些能讓我們掌握情緒和思慮變化,遇到困難時也可提供因應方法(如冥想或認知行為治療),甚至還存在治療性的聊天機器人。
2014年,英國國家醫療保健署(NHS)的電腦部門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一周當中,約有六分之一的國民會出現憂鬱或焦慮的症狀。隨著心理健康的相關服務越來越吃緊,這些APP究竟能不能提供適當服務,讓那些沒辦法(或不想)接受傳統治療的人獲得幫助呢?
約翰・托魯斯博士(John Torous)是美國麻州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的數位精神科主任,也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智慧手機APP評估小組的領導人。他說,「每個國家能提供的心理照顧都有限,但在對的時間對的人身上,這些APP或許可提供具實證基礎的治療。」不過托魯斯強調只是「或許」,目前關於APP能否有效代替標準治療的證據非常少。去年12月一篇研究發表在《npj數位醫療期刊》(npj Digital Medicine)上,是由德國和荷蘭的心理學家進行的後設分析,統合過去19篇關於各種心理健康APP的有效性。研究者總結,「根據目前證據,不建議使用智慧型手機APP作為單一的心理介入方法。」
快樂應用
托魯斯表示,APP若能結合傳統治療和專業引導會最有幫助。2019年發表的另一篇統合研究中,來自澳洲、瑞典、荷蘭的研究者發現,使用智慧型手機APP治療憂鬱症時,若有治療師或研究員從旁指點,效果就會加倍。托魯斯說,「APP的功能最好針對提升、擴大心理照護,而非取而代之。」
不過托魯斯認為,這不代表我們應該完全停止使用這些APP,若我們明智選擇、小心使用,心理健康APP對個人來說仍有幫助。舉例來說,它可以作為尋求輔導的第一步,也是等待治療期間的權宜之計。
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APP?部分案例中,APP會提供不正確的建議,導致使用者面臨風險,另外也常做出經不起檢驗的宣稱。去年托魯斯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同事進行一項研究,從Android和iOS系統中的APP商店裡選出73榜上有名的心理健康APP,分析其簡介內容,結果只有一個APP直接引用科學研究來支持其說法。
專家建議
托魯斯提供三項建議,「注意APP是否曾在過去180天內更新,否則可能是開發商沒有掌握最新醫學資訊,另外也要以你有聽過且信任的開發商推出的產品為主。」
此外也需檢查APP有沒有隱私政策,「如果沒有,那最好小心點。」托魯斯解釋,「APP可能免費,但你是不是為此透漏了個人健康資料?你會在上面輸入敏感資訊,所以必須了解這些資訊如何被處理,以及同意條款的內容是什麼。『信任』至關重要,這些APP得讓我們敞開心胸,願意分享私人資訊。」
托魯斯建議可從英國NHS的應用程式庫(nhs.uk/apps-library/)下手,其上APP都有通過評量認證,如有效性、安全性、技術穩定性,目前該網站共有21個心理健康相關APP。
他也建議使用者在下載APP後知會家人或朋友,「若能持續使用同一個APP,幫助應該會比較大,而堅持下去的最佳方法就是告訴別人,這樣一來他們可以關心你的使用狀況,讓你負起責任。不要獨自使用。」
說到底,這類APP的開發才起步不久。精神醫學已經有數百年歷史,但是很多為此設計的APP都在過去五年才出現。然而托魯斯有信心,認為這些APP會越來越進步。
他表示,「或許目前沒有足夠證據支持,但這些APP的潛力非常可觀,能讓我們在指掌之間獲得心理照護及治療性幫助。這肯定會持續推動創新發展,只有APP才能夠觸及如此廣大的群眾。」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