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涉足刑事鑑定 智財權與憲法權益的兩難

分享至

《CSI:犯罪現場》裡常有跡證檢驗的橋段,透過分析採集到的微量DNA,鎖定嫌疑人的身分。但如果一件證物上留有太多人的DNA呢?

編譯/賴佳昀

●DNA鑑定技術的演進

基因鑑定技術起源於1980年代,當時需要至少一美分硬幣大小的血液或精液樣本方可進行分析,且樣本中通常只有一到兩個人的DNA。然而犯罪發生的時間通常很短,要在短時間內留下「足量」且「乾淨」的跡證並不常見。隨著技術精進,鑑定的敏感度越來越高,甚至只要碰觸槍管、方向盤、受害者衣物殘留的微量DNA(touch DNA),便可進行鑑定。現在更有一種新的DNA鑑定技術,利用「基因型機率鑑定軟體」(Probabilistic Genotyping Software,PGS)將證物上混雜在一起的多個DNA分離,不過與以往不同,PGS給出的不是嫌犯的「確定」身分,而是各種可能匹配的基因型,按機率高低排序。

這類軟體,例如TrueAllele,已在2009年被初次用於刑事審判。在過去的10年中,使用率爆炸成長,如今已用於近1,000起訴訟、正式授權給10個犯罪實驗室使用、近30間法院採認TrueAllele的分析結果,更有約40個犯罪實驗室為軟體的可靠度背書。TrueAllele突破過往基因鑑定的限制,在暴力、性侵和其他因為DNA樣本不足或被汙染的刑事案件中貢獻良多,不只將更多的嫌疑人繩之以法,也幫助許多無辜的被告洗刷冤屈。

然而越敏感的鑑定技術同樣提高誤判的可能,例如在歐洲,某位女性的DNA被發現頻繁出現在多個犯罪現場,引起各國高度警戒,以為有連環殺手正在歐洲到處作案。最後發現其實是採集樣本所用的棉花棒,在製作過程中被工廠的某位女性員工汙染。除此之外,PGS還有另一項隱憂:那就是軟體開發商常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公開完整程式碼,使得沒有任何一位檢察官、政府的犯罪實驗室或被告,能深入了解這種新的基因鑑定技術背後是如何運作的。

●質疑的聲浪

2014年11月30日,美國維吉尼亞州Fairfax縣的一間加油站發生搶案。一名搶匪抓住店員的衣領,命令他趴下,並將槍頂著他的頭。第二個搶匪趁機拿走了收銀機中475美元的現金與店員的iPhone後,兩名搶匪揚長而去。店員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搶匪的臉,雖然加油站的監視錄影器正常運作,卻沒錄下搶匪的正臉,而被搶走的iPhone無法追蹤,留給警方的線索有限:只有搶匪在店員衣領上留下的些許皮膚細胞可以提取DNA,但因為太多人接觸過,早已被汙染。

2018年,在另一起無關的聯邦刑事訴訟中,罪犯為求減刑,供出華盛頓特區的一名男子Clark Watson當初與他共同犯下了Fairfax縣加油站搶案。TrueAllele的分析結果也與這項指控相符:相較於警方手上另一位非裔嫌疑犯,店員衣領上的一部分DNA更有可能來自於Watson,可能性高了1.8x1017倍。然而Watson卻堅稱自己未曾到過Fairfax縣,更不可能犯下那起搶案。Watson的律師Bryan Kennedy因此對TrueAllele的可信度提出質疑,要求TureAllele的開發商Cybergenetics公開完整程式碼,供辯方檢視。因為另一套PGS系統STRmix, 便曾因程式碼中的錯誤,被澳洲與紐西蘭的法院裁定不採認其鑑定結果,即使STRmix堅稱那些只是小失誤,不影響程式的分析結果。

多次協商後,Cybergenetics同意讓辯護專家私下查看多達170,000行的原始碼(如果要細細檢視,預估需八年),但除了需簽訂保密合約,也設下多種限制:辯方需親自到Cybergenetics在匹茲堡的總部、繳交15,000美元的費用、100萬美元的責任險,並且只能保留手寫筆記,也禁止辯方所聘請的專家在法庭上作證。2020年7月,Watson的辯護律師請求法庭排除TureAllele鑑定結果作為證據,因為Cybergenetics所設下的種種障礙導致當事人無法行使憲法所保障審視不利證據的權利。Cybergenetics隨後表示願意再度協商。

最終Cybergenetics應巡迴法官的命令,允許辯護律師在不對外公開原始碼的條件下,在iPad上查看原始碼。但由於辯護律師本身沒有相應的專業背景,將委託另外一位專家代為查看,開庭日期因為疫情延宕至2022年2月。這樣的結果意義非凡,因為在此之前,即便有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以及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聲援,仍有近20間法院拒絕了被告檢視TrueAllele原始碼的請求,任私人公司的利益凌駕於被告的權利之上。

●看到程式碼,能幹嘛?

Cybergenetics的創始人Mark Perlin則質疑這樣的論述:就像我們沒有必要理解車輛煞車系統的原始碼,只要確保系統可以可靠地、低失誤地將車輛停下即可。仔細檢視每一行程式碼沒有其必要性。然而作為一個複雜系統,軟體常會出現錯誤,並需要不斷地除錯。在發表軟體之前或許已經經過一定的檢測,但在現實世界中,意想不到的事仍會發生。如果在整個司法體系中,包含法官、原告與被告之中,沒有任何人能夠仔細檢查每一行程式碼,揪出其中的人為錯誤、漏洞或缺陷,也就無法保證這個軟體確實符合其最初的設計原則。

可以確定的是,當今的司法系統正處在一個危險十字路口:當法院越來越依賴私有的軟體來取得證據、作出判決,不論是彈道分析、保釋裁定,自動化的同時,也賦予私人公司更多的操控空間,聲稱其中存在商業機密。

 

編譯來源

參考資料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執行團隊編譯)

(Visited 11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