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上憂鬱與孤獨的痕跡

分享至

我們每天都在社群媒體上留下許多數位足跡,像是在朋友的臉書上按讚,在朋友圈貼文底下留言,或是在自己的IG帳號上分享生活照。特別是當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我們幾乎大部分活動都在線上進行,讓各種社群媒體上充滿著豐富的個人化資訊,這些豐富的數位足跡除了能夠讓廣告商精準投放廣告之外,還有什麼有趣的用途嗎?

撰文/楊期蘭

Photo by visuals on Unsplash

社群媒體能讓我們看到憂鬱的痕跡嗎?

來自韓國的人機互動研究團隊觀察到我們在社群媒體上留下的數位足跡也許可以成為一個幫助學校早期發現憂鬱傾向的學生並且積極介入提供幫助的管道 [1]。當人感到憂鬱的時候並不一定會察覺到自己的憂鬱狀態,因此很容易錯過獲得幫助的時機。如果社群媒體的數位足跡能夠讓我們發現有憂鬱傾向的人具有的特別活動模式,就能夠提供社會支持給正感到憂鬱或孤獨的人們。

為了了解人們的憂鬱與孤獨是否能從社群媒體的活動推斷出來,研究者們邀請了234位大學生使用他們開發的臉書應用程式,並且在APP中讓他們填寫憂鬱症量表 [2],在徵求他們同意後,有124位參與者同意讓研究者們搜集並分析他們在參與這個研究開始前半年所有臉書上的數位足跡,包含他們按讚的行為、貼文底下的留言、動態貼文。接著研究者根據憂鬱症量表的得分把這些參與者分為沒有憂鬱傾向組(80%)以及憂鬱傾向組(20%)。

Photo by NeONBRAND on Unsplash

投入於較小的社交圈,給出的讚比收到得多

分析這群實驗參與者的朋友圈人數與他們憂鬱量表分數的關係,相關分析結果發現憂鬱傾向越高的人,朋友圈的人數也相對較少;進一步分析參與者們按讚或留言的行為,發現憂鬱傾向組別的人在每篇貼文中接受到的按讚數比非憂鬱組別來得少,不過憂鬱組別的人在朋友圈裡主動留言的頻率跟非憂鬱組差不多,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當研究者進一步分析主動互動(按朋友讚、主動留言)與被動接受(收到讚與留言)的比例之後,發現憂鬱傾向組別的人主動給出的按讚數與留言數比自己接收到的來得多。

頻繁地在日間發布動態

另一方面,研究者們也意外發現發現相較於非憂鬱組別,憂鬱組別的人發佈的貼文比較多,而且原先研究者們預期會看到憂鬱組別會頻繁在深夜發布貼文,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憂鬱組發布貼文的時間多在白天(中午12點左右與下午六點左右)。後續針對憂鬱組的訪談發現兩個可能的原因來解釋這個現象,一個是憂鬱的人們沒有足夠的精力與其他人進行面對面的社交互動,所以轉為線上社交;另一個原因則是憂鬱的人們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所以取而代之的是透過線上跟別人的互動來彌補自己感到的孤獨。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覺察自己的狀態,主動找朋友聊聊

這個研究透過人們在社群媒體上跟朋友圈互動所留下的數位足跡來發現憂鬱與孤獨的痕跡,當然憂鬱狀態所展現出來的行為有千百種,這裏只是初步給出了幾個明顯的觀察,每天發文或臉書朋友不多也並不表示自己一定是憂鬱或孤獨,但是在知道這個研究發現後,我們就多了一個線索可以去觀察了解自己的線上行為。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發佈貼文行為跟頻率,觀察自己當下的狀態,如果感覺沈悶或孤獨,也可以試著主動找親近的朋友小聊幾句,而不只是按讚或瀏覽他們的生活片段。疫情期間大家都關在家,少了很多與人實體交流的機會,也可能因此更容易感到憂鬱與孤獨,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有更多能力透過線上行為覺察自己的狀態,也同時可以留意身邊的人在社群媒體上的行為,主動關心周圍的親友們。

 

作者:東京大學 學際情報學 楊期蘭 (搜尋「人機共生你我它」了解更多)

 

參考資料:

  1. Park, S., Kim, I., Lee, S. W., Yoo, J., Jeong, B., & Cha, M. (2015, February). Manifestation of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on social networks: a case study of young adults on Facebook.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social computing (pp. 557-570).
  2. Radloff, L. S.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77).
(Visited 122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