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

分享至

圖片來源: Pixabay

以往對於某些胃腸常見疾病(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的致病機轉研究,常歸因於胃酸的分泌與腸胃黏膜的防禦機制失衡所致。直到1983年,科學家成功地將胃幽門螺旋桿菌從胃中分離出來並加以培養後,使得此類疾病的致病機轉有了新的解釋。此菌在臨床上主要可導致消化性潰瘍,近年研究更發現其可能是導致胃癌的第一類的致癌物。在本文,我們將對胃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機轉、診斷及引發疾病之治療作初步之探討。

撰文/陳淵銓

認識胃幽門螺旋桿菌

胃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簡稱幽門桿菌)主要生存於胃部的幽門(胃與小腸的最前段-十二指腸連接處),喜歡寄生於胃酸較低的胃黏液或胃黏膜細胞,但在口腔中亦可發現,人類為其唯一且最終的宿主。此菌可產生尿素酶(urease)將胃中的尿素分解成氨(ammonia)及二氧化碳,可產生鹼性的效果以降低胃酸的強度,以保護其在胃酸環境下不受傷害,可獲得養分,建立持久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並下調宿主之免疫作用使其避免受到免疫系統之攻擊,所以此菌一旦進人體,便會永久存於宿主體內。

在流行病學研究上,認為幽門桿菌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可透過飲食,唾液或糞便作為媒介進行傳播,所以確保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條件極為重要。在妥善的公共衛生條件下,家人互相傳染的機率極低,只要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以肥皂洗手、採行公筷母匙、避免不潔飲食及不與患者接觸等,便可免受幽門桿菌的侵襲。

其實幽門桿菌相當常見,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體內帶有此菌,但大多數受感染者(約80%),終其一生都不會有任何徵兆或症狀,確切原因尚不詳,推測可能與某些人天生就對此菌有較高抵抗力有關。然而,約有15%的患者經感染數年後會引發消化性潰瘍,如B型胃炎(gastritis),造成發炎(inflammation)、胃潰瘍(ulcer)及十二指腸潰瘍,甚至造成胃癌(3%),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幽門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也是第一個被確認可對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

●發現歷史

在1875年,德國科學家首先在人的胃中發現一種螺旋細菌,但因無法在容器中培養,研究結果並未受到太大的重視。

在20世紀初,由於研究人員在胃炎與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胃中發現幽門桿菌,科學界便開始尋找它與人類消化性疾病間的關係。在1982年,兩名洲科學家魯賓·華倫(Robin Warren)和巴利·馬歇爾(Barry Marshall)再度發現該菌屬於一種呈螺旋彎曲形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他們以人體的胃黏液來培養細菌,得出結論認為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該菌在胃部大量繁殖所致,並非以往人們所認為的吃辛辣食品或壓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在1984年,他們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上刊載這項研究結果,當時曾引發全球科學界一陣研究幽門桿菌的風潮。然而,仍有許多學者並不相信這個發現,為證明這個致病機轉,馬歇爾曾一次喝下含有10億多隻幽門桿菌的水,結果立刻引起了急性胃炎及嚴重的胃潰瘍。在2005年,華倫馬歇爾因發現幽門桿菌的致病機轉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診斷方法

  1. 碳13呼氣試驗:受檢者先服用帶有碳13同位素的尿素藥片或溶液等試劑,若胃部受到幽門桿菌感染,試劑在胃中分解時就會釋放出含碳13的二氧化碳,身體吸收後在呼氣時排出,再把氣體呼入無菌集氣袋中,最後使用特別儀器檢測是否含有碳13的氣體。
  2. 糞便檢查:可以藉由糞便抗原檢測(Stool antigen test),來測試糞便中是否含有和幽門桿菌相關的外來蛋白質(抗原)。然而,質子(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及柳酸氧鉍(Bismuth subsalicylate)會影響碳13呼氣試驗和糞檢結果,所以接受檢驗前2週應暫停用藥。
  3. 血液檢查:分析血液樣本可以檢測幽門桿菌在體內活化或潛伏的跡象,不過碳13呼氣試驗檢測和糞便檢查比血液檢查更能檢測出活化的幽門桿菌感染現象。
  4. 內視鏡檢查:胃鏡檢查時須接受輕度的鎮靜麻醉劑,檢驗人員會將一根很長且帶有微小攝影機的管子,從喉嚨和食道伸入胃和十二指腸,便可觀察到上消化道中任何異常處,也能進行組織採樣。

●引發疾病之治療

幽門桿菌穿過胃黏膜時會釋出中和胃酸的物質,使胃細胞更容易被胃酸傷害,而且胃酸和幽門桿菌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和十二指腸產生瘡口或消化性潰瘍。受感染者可能會有下列徵兆或症狀:腹部疼痛或有燒灼感、空腹時腹部更加疼痛、噁心食慾不振、頻繁打嗝脹氣及體重不明原因減輕等。

為預防細菌對某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通常會採用兩種(或以上)不同的抗生素的策略來治療幽門桿菌感染,最常開立下列藥物以協助胃壁痊癒:

1.質子幫浦抑制劑:作用是抑制酸液分泌,如奧美拉唑(Omeprazole)、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蘭索拉唑(Lansoprazole)及泮托拉唑(Pantoprazole, Protonix)等。

2.組織胺阻斷劑(Histamine blocker):作用是防止組織胺分泌以避免酸液產生,如希美得錠(Cimetidine)及雷尼得錠(Ranitidine)等。

3.柳酸氧鉍:亦稱佩普次水楊酸鉍片(Pepto-Bismol),作用是覆蓋住潰瘍,保護患處不被胃酸傷害。

由於幽門桿菌侵入胃黏膜細胞中,不易根除,而且目前的抗生素療程容易引起一定程度的抗藥性,無法用於多重抗藥性菌株(俗稱超級細菌)。因此,最近也開發具有高專一性、穿透性和低免疫排斥力、副作用特色的單株抗體療法,暫名為「具有抑制致病原的免疫抑制功能之單株抗體」,但均仍在進行臨床試驗中。

 

參考資料:

  1. Camilo V, Sugiyama T, Touati E. Pathogene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Helicobacter. 2017 Sep;22 Suppl 1. doi: 10.1111/hel.12405.
  2. Mentis A, Lehours P, Mégraud F. 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2015 Sep;20 Suppl 1:1-7. doi: 10.1111/hel.12250.
  3. Flores-Treviño S, Mendoza-Olazarán S, Bocanegra-Ibarias P, Maldonado-Garza HJ, Garza-González E. Helicobacter pylori drug resistance: therapy changes and challenges. 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Aug;12(8):819-827. doi: 10.1080/17474124.2018.1496017. Epub 2018 Jul 13.
  4. O'Connor A, Liou JM, Gisbert JP, O'Morain C. Review: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2019. 2019 Sep;24 Suppl 1:e12640. doi: 10.1111/hel.12640.
(Visited 33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