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人就靠自己?傳統性別角色框架如何影響男性心理健康

分享至

@pixabay

撰文|周玟萱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比例逐年攀升,然而無論在歐洲、美國,或是亞洲國家,專家調查結果均顯示女性被診斷出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比男性多。難道跟女性比起來,男性真的比較擅長維護心理健康嗎?似乎也不是這樣,因為專家同時也發現男性的暴力行為、自殺以及物質濫用比例,都比女性還要高。

因此有學者懷疑,會不會是我們的社會過度注重某些典型的男性化特質,減少了男性的求助行為(Help-seeking behavior)與意願,使憂鬱症患者的男女比例出現差距?

●過分強調「男子氣概」使人難以正視自己的脆弱

Zac等人在進行跨文化比較之後發現,無論是在哪個文化圈,人們會普遍把一些特質或是行為表現,歸類成有「男子氣概(Masculinity)」的,例如:獨立、有企圖心、有擔當、堅忍不拔、理性、強勢、攻擊行為等。分析的結果不只告訴我們,一個男性所處的環境如果非常強調這些特質,會讓他們對心理諮商有不好的印象,因為坦承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忙才能解決問題是有違社會標準的;即使他們總算願意主動來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之後也容易缺席,或配合度不佳,因此Zac等人推論,太過在意這些傳統所規範的男性特質,對男性的心理健康照護是有害的。

除此之外,Zac等人也認為,當男性越是在乎自己是否表現得「像個男人」,他們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採用非適應性手段來掩蓋自己的脆弱,比方說:濫用成癮物質、迴避問題、壓抑情緒、變得易怒、攻擊他人、破壞物品或是衝動的從事危險行為等,也有人會採取激烈手段來自我傷害,或意圖自殺。碰巧的是,若社會主流文化理所當然地把這些表現當成「男人正常該有的樣子」,也許能解釋為什麼男性的物質濫用、自殺以及出現攻擊行為的比例通常比女性高。

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忽視研究上的限制:也許是因為大部分的男性如果在生活上碰到了挫折,比較傾向找信任的親友聊聊,而不習慣直接找個只見過幾次面的專業人士談話,所以對這樣的人而言,即使他們願意求助,心理治療也不會是優先考慮的選項,所以乍看之下研究人員才會覺得,男性比較不願意尋求心理資源協助。

●性別角色衝突所帶來的影響

Thompson等人對此則認為,性別角色衝突(Gender Role Conflict)是個關鍵,也就是說「主動求助」與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的規範並不相符,在面對這樣的衝擊之下,可能使男性即使碰上了困難,依然選擇自行承擔,以避免內心的衝突感。

受到Thompsen等人的啟發,Glenn以大學男性為樣本,想要瞭解性別角色衝突,會給年輕的男性造成什麼樣的潛在危機?是否會改變他們對心理治療的看法?於是他找到了393名大學男性,種族包含白種人、非裔、拉丁裔以及亞裔,請他們填寫跟性別角色行為有關的量表,調查他們對每一個敘述的同意程度(例如:我覺得要主動開口表達感覺是很困難的。)然後再填另外一份量表,調查他們對於心理資源輔助的看法。

調查結果發現,常見的性別刻板印象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兩種,其中一種專門賦予限制(Restriction),例如:男生不該玩洋娃娃、男生不可以害怕;另一種則會告訴我們男性「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在進行問卷調查時,Glenn發現深信這些傳統刻板印象的男性相較於一般人而言,對心理諮商就有著更多不好的印象,他們普遍認為自己不需要心理諮商,應該要想辦法自行解決困難。

●給所有人勇敢求助的空間

男性當然也會碰到挫折,只是很多人從小就受性別刻板印象束縛,導致他們即使瞭解自己的弱點,也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旁人的關懷與支持,卻依然無法坦誠,因為要是自己的表現不符合社會期許,恐怕只會招來更多無端的奚落嘲諷。

但是如果為了顧及社會期許而延誤求助時機,是不是日後只會造成更多無法彌補的遺憾?幸好隨著推廣教育的普及化,專家紛紛站出來鼓勵男性練習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且學習表達感受,不必再獨自承擔所有痛苦。那我們的社會什麼時候才能放下無意義的批判,給需要接受心理諮商的人打造一個可以安心求救的環境呢?

 

參考資料:

  1. Zac E. Seidler., Alexei J. Dawes., Simon M. Rice., John L. Oliffe & Haryana M. Dhillon., The role of masculinity in men's help-seeking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6
  2. Glenn E. Good & Phillip K. Wood., Male Gender Role Conflict, Depression, and Help Seeking: Do College Men Face Double Jeopard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6

加入好友

(Visited 70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