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自殺的地理

分享至

■ 大家似乎感覺「自殺會傳染」,這個觀察是否為真?法國社會學者涂爾幹和塔爾德對自殺行為各自有不同的理論,現代的地理學者則對上上個世紀的舊資料有一些新發現,且看地圖怎麼說。

1212250657
涂爾幹寫作《自殺論》時的法國自殺分佈地圖

撰文 ∣ 葉高華

在人類所有的行為當中,大概找不到比自殺更難以解釋與引起爭議的了。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如果人們是為自己著想,又怎麼會自我誅滅呢?自殺與「自利」的理性選擇理論,看似有些不太協調。此外,如果你同意:在不侵犯他者的情況下,人們的自由都應該獲得保障。那麼,自殺顯然並未侵犯他者,人們是否也擁有自殺的自由呢?

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以討論,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生命是無價的。無價的東西,沒有辦法做為一種選擇的命題來加以分析。不過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不妨暫時拋開「生命無價」這樣的規範。這樣做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舒服,不過請務必記得:我的目的在於解釋人們為何自殺,而不是鼓勵人們自殺。

在解釋自殺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企業為何倒閉。企業的持續經營,可以獲得收益,但也要付出成本。企業可以調整其產品或產量,盡可能使其平均收益大於平均變動成本。假設某家企業無論如何調整,其平均收益都不可能大於平均變動成本,即陷入虧損狀態。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此時,這家企業將選擇關門大吉。同樣的道理,人們繼續活在世上的每一天,都會獲得收益與付出成本。活著的收益,可能包括:物質報酬、社會地位、聲望、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活著的成本,可能包括:疲憊、無力、空虛、恐懼等等。人們可以調整其行為,多做些邊際效益大於邊際成本的事情,使其活著的平均收益大於平均變動成本。假設某人無論如何調整,活下去的平均收益都不可能大於平均變動成本,那真是陷入絕望的慘境。此時,自殺有可能是他仔細考慮之後的理性選擇。禁止此人自殺的自由,說不定會讓他活得更痛苦。

上述的分析,恐怕會讓很多人抓狂。只要「生命無價」的規範不容動搖,對生命稱斤論兩的分析就不會被允許。人們寧可抱持「例外論」,亦即:適用於正常人的「自利」理論,不適用於自殺行為。因為,自殺是一種疾病,自殺者是病人。此種觀念賦予自殺者被剝奪自由的理論基礎,人們因此可以正當地對自殺者隔離、監控、「治療」。反對自殺的另一個有力訴求則是:自殺只是一時衝動,將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企業倒閉,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人一旦自殺,就徹底 game over 了。

Emile_Durkheim(wiki.ja)
涂爾幹玉照。他提出自殺與個人和群體的聯繫強弱有關,社會聯繫弱的人容易自殺。

最有名的自殺研究者,當推社會學大師涂爾幹 (Emile Durkheim)。他於 1897 年出版經典的《自殺論》,分析 19 世紀法國的自殺現象。涂爾幹的方法論與本文前面的分析有所不同。本文前面的分析方式,是典型的個體主義方法論,將自殺視為個人權衡的結果;涂爾幹則採取集體主義方法論,主張自殺並非個人決定,而是社會決定。他認為,愈強的社會整合(social integration)使人們彼此的連帶關係愈強,可防止自殺發生;而社會的失序狀態(anomie),則使人們陷於孤立,提高自殺風險。不過,社會整合如果過於強烈,反而會造成利他式(altruistic) 的自殺。像自殺炸彈客這種犧牲自我、奉獻社會的行為,就被稱為利他式自殺。

利他式自殺看似與「自利」的理性選擇理論又有些不協調。除非遭到強迫,真的有人會不為自己而犧牲嗎?我有個穆斯林朋友告訴我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故事。他說在古代伊斯蘭世界,有些人會被選進某秘密樂園中,過著像天堂般的日子,享用著數不盡的美酒與美女。直到有一天,這些人被交代任務,犧牲後可重返天堂。所以這些人執行任務時,毫不顧性命。如此看來,表面上的利他式自殺,可能仍有自利的動機。

涂爾幹將法國各省的自殺率畫成地圖,發現明顯的空間聚集型態。本文開頭的地圖,即是以現代技術重新呈現涂爾幹的資料。如地圖所示,巴黎盆地是高自殺率的聚集區,法國西南部與不列塔尼地區則是低自殺率的聚集區。何以如此?

在涂爾幹的理論中,解釋自殺的最主要因素顯然是「社會整合」程度。因此,涂爾幹另外畫了幾張社會整合指標的分佈圖。兩相對照之下,自殺的分佈與社會整合指標的分佈相當一致。於是他主張,自殺之所以具有空間聚集型態,純粹是因為社會整合程度也在相同地方聚集。

塔爾德(Gabriel Tarde),一個與涂爾幹同時期的學者。他於 1903 年出版了《模仿律》,是擴散理論的開山祖師爺。他主張,許多相同的行為係源自於模仿。如果自殺也具有模仿效應,則鄰近的自殺事件將提高某地的自殺風險,使自殺率產生聚集的空間型態。此種觀點,引發涂爾幹與塔爾德的論戰。

當今,大多數自殺研究都強調社會整合的解釋,這意味涂爾幹最終贏得這場論戰。事實上,涂爾幹與塔爾德皆同意,模仿效應如果存在,自殺率將產生空間聚集的型態。只不過,涂爾幹看到社會整合的指標,具有與自殺率相同的地理分佈。因此他拒絕這種分佈是模仿效應造成的。

在涂爾幹的那個年代,還沒有精確的空間統計方法。他完全憑藉肉眼,比較不同的主題地圖,然後做出上述論斷。這樣的論斷,可能言過其實。縱使社會整合的分佈與自殺高度相關,未必就能拒絕模仿效應的存在。換言之,涂爾幹與塔爾德的解釋,很可能是同時作用的。

2002 年,Baller 與 Richardson 利用新發展的空間計量方法,分析涂爾幹的資料,重新檢驗這場關於自殺的論戰。他們以婚姻穩定度(離婚率)、居住穩定度(遷徙率)、宗教強度 (牧師佔人口比例)來衡量社會整合程度,加上其他關於人口結構的控制變數,共同解釋各地自殺率。倘若在考慮這些變數之後,迴歸模型的殘差不具有顯著空間聚集,則我們可以確定自殺的空間聚集完全歸因於涂爾幹的解釋。另一種情況,如果殘差仍然具有顯著空間聚集,我們就不得不慎重考慮模仿效應了。

Baller 與 Richardson 發現,社會整合與人口結構並不能完全解釋自殺的空間聚集型態。於是他們在模型加入一個內生變數:鄰近地區的自殺率。結果,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果然會互相影響。在法國北部,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每增加 1%,則本地自殺率額外增加 0.34%;在法國南部,鄰近地區的自殺率每增加 1%,則本地自殺率額外增加 0.69%。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涂爾幹的社會整合說固然有一些解釋能力,但是塔爾德的模仿說也是能夠同時被支持的。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為地理學者,研究領域為選舉地理、空間社會科學、計量史學。經營有一個人氣部落格:地圖會說話

延伸閱讀:Baller, Robert D., Kelly K. Richardson (2002) Social integration, imitation, and the geographic patterning of suicid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6), 873-888.

分享到facebook

(Visited 6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3 thoughts on “【時事議題】自殺的地理

  • 2010 年 05 月 28 日 at 16:00:42
    Permalink

    感謝葉高華學長提供此文:D
    在富士康連續12跳的時候,這個議題顯得更為具體且切身。

    Reply
  • 2010 年 05 月 29 日 at 22:23:40
    Permalink

    其實我覺得自殺其實背後還有很多原因,不只是一些專家學者所簡單陳述的那些原因而已(我曾經歸類的至少有數十種),有些人認為自殺是最愚蠢的事(當然我不是說自殺好),並試圖用那些宗教理論來恐嚇人們不能自殺,卻不追究根本的原因,其實我也得過憂鬱症,但是在看醫生後沒有好轉,因為其他人在知道我有精神病之後都躲得遠遠的,彷彿我會咬他們一樣,後來是師長和幾位好友的共同努力才好轉(超感謝的),我常想那些自殺者在死前是不是真的和我一樣有人對他伸出援手?那些高談闊論的專家學者們真的有附諸實行嗎?如果都沒有那其實跟社會殺人又有何差別?

    文中提到的自殺恐怖分子是我總不能理解的地方,若是為神而死,為何總是要提到有美女 奶與蜜的天堂?難道是和生意一樣用命換天堂的門票?
    p.s.有時候一點小小的關心與幫助就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為了避免你是機器人,請在留言前回答以下問題: 一加一等於多少?
    為甚麼我答two和貳都不行

    Reply
    • 2010 年 05 月 31 日 at 01:09:52
      Permalink

      給柏維,
      我同意你說,自殺有很多理由。

      我在想,憂鬱症本身也有「出櫃」的問題。
      一旦你的憂鬱身分被辨識,人們的態度就開始細微的改變,他們害怕接觸你,理由可能有二:擔心自己的言行會成為你的憂鬱甚至自殘行為的「扳機」;或者擔心你忽然狂暴化(借用電玩術語),傷人傷己。
      但這兩者其實都不太可能發生,這顯示了大家對憂鬱症的不瞭解。
      憂鬱症是一直種「長期與自己過不去」的心理狀態,並不一定要有外在的誘發,也可能忽然發病。

      可能會有這麼一天,當你早上醒來,發現不再苦於人際關係之間過與不及、傷人與被傷害的無止盡拉扯,心靈平靜了下來,那一定是身為憂鬱症患者最甜美的夢。

      Reply

發佈回覆給「MissZoe」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