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設計人才,「非純正科班」的好處是

分享至

撰文|謝宇程

關於美術、設計方面的人才,我總有些既定認知:從小就會展現天分、最好從小學起、需要長時間琢磨技法…。日前和 Hogan 深談了他的學習與事業發展歷程,我發現:不見得是這樣。

Hogan 在台灣成長和學習,三十歲不到,就已經參與《少年 Pi》(2012)、《Lucy》(2014)、《沉默》(2016)幕後工作,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在好來塢的電影界工作,擔任美術設計。

在台灣,大部分和 Hogan 做相似職能的人,都是美術背景出身;從小打素描、水彩、油畫的底。但他不是,他從小是一般高中的學習背景,一直到大學才開始打美術的基礎。以他的背景,為何能在一個美術、設計吃重的職位上表現優異,並且參與好來塢大片的製作?

從工作中學基礎

Hogan 從小的學習歷程,和大部分的美術人、設計師相當不同。他學生時代花大量時間在把英文學好,並且學習關於世界各地的知識;雖然他家境一般,父母卻每年都要帶他出國一次,看看世界各地的風貌。

在大學,Hogan 循一般的升學路徑進入了影像傳播學系,這才開始接觸影像創作。他在系上修了許多概論性的課,但對他日後影響最大的是兩件事:他在校外的工作歷練,以及交換學生中接觸了繪畫。這兩件事,後來為他的電影從業之路,奠定了基礎。

先說工作歷練吧。Hogan 大學的時候參與校外工作的程度是驚人的。他進大學不久之後,就開始以實習生的身分參與影視製作團隊,例如公視的《人生劇展》。那兩年之中,他從最低階的製片助理當起,負責搬運等雜活 — 而他沒有拿薪水。回憶大學時參加校外創作工作,Hogan 說:

「最大的收獲之一,是認識一群實習生,他們都無時無刻在努力地成長、參與創作,讓我發現自己也要付出和貢獻。在大二那年,我們這些實習生們合作《斑馬線上的男人》,我擔任執行製片,負責場地、溝通聯繫。《斑馬線上的男人》入圍金馬最佳創作短片,是我第一部與有榮焉的作品。而當年我們那群實習生,後來在各自領域都闖出了一番成績。」

隨著他愈來愈深參與影視製作,Hogan 也需要在某個角色上深入經營。走入美術設計領域,卻是一段交換學生經驗的結果。

大學開始學美術

Hogan 在升大三的時候,決定離開台灣交換學生一年,他申請到夏威夷大學。夏威夷大學沒有電影系,所以他讀的是美術系。在這之前,他從來不知道「美術」和自己有關係 — 他沒有讀過美術班,都讀一般的考試升學班,美術課不是被借課,就是被當成「休息時間」,學生和老師都不認真看待。

「在出發前,我都是以『美術夏令營』的心情看待這次一年的交換學生。」他說。

進入夏威夷大學美術系修課後,他漸漸發現自己對顏色和線條是很有感受的,他發現畫圖可以讓他專注平靜,而且他雖然剛開始學,卻覺得有興趣,而且有些才能,可從中得到成就感。「當時,我有個日裔老師:山本先生,他勉勵我要不斷演練,直到成為直覺和天性,卓越的藝術家背後是十萬小時創造出來的境界。」Hogan 對於美術這件事愈來愈認真。

「夏威夷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很多同學都在喝酒衝浪。但我想,即然也來這裡花了一年時間,我不想浪費。除了語言、藝術史,中國藝術史等知識性課程之外,我學了大量實作課程,版畫、平面設計,基礎素描、劇場服裝設計、人體素描課。那時候每天上課就評圖(評析作品)下課回家後每天花六到八小時在美術課的作業上,構思畫圖。我開始了解視覺語言,發現美術創作是怎麼回事,發現藝術家的訊息、設計師的語法。」

Hogan 回憶:「我發現我比許多美國同學對待創作更加認真,當同學滿足於『說得出所以然來』就可以,我卻想找到最確切的呈現方法、不需言詞話語也能飽滿地傳達一個意念。雖然我沒有太多的基礎,但第一學期修的美術課卻都有拿到 A,我甚至發現自己第二學期能修大四的課,而且表現得不起別人差。有一門版畫課,要求非常高,形式困難,老師期待學生有相當的底子再來修,但我很想學。和老師溝通過後,老師同意修課!我用盡心思,每天去花四到六小時的時間打磨作品的細節,我了解到,當我花這麼多時間心力深刻經營細節,它就足以感動別人。」

不只興趣更是專業

而美術並不只是 Hogan 那一年的興趣愛好。他注意到電影製作中有美術設計這項專業,例如香港的葉錦添先生,因為《臥虎藏龍》而得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就是華人領域的翹楚。

回到台灣後,Hogan 再進入電影製作團隊,就選擇進入美術組,從美術助理做起。一開始都進入較小規模的片子,美術組 4-5 人,分工較不細密,他幾乎什麼都要做。這個領域,多半是從小學美術技巧的人為主。雖然 Hogan 努力,天分也不錯,但其實他在技術基礎上不如別人。但是,他卻站穩了一席之地。

在《女朋友男朋友》(2012) 之中,他擔任做執行美術,指導幾位助理工作,換在企業之中,已經是中階主管的位階。當李安的《少年 Pi》在台灣來台灣拍攝的時候,Hogan 參與了室內陳設的部分,是他第一次參與跨國的大型劇組。在 2015 年,國際級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大片《沉默 (Silence)》在台灣拍攝製作,前後八個月的時間,Hogan 在劇組中擔任助理陳設師,他已經從聽從指示的角色,發展到決策、管理、指派工作、預算編製的角色。

和許多台灣的同行相比,Hogan 踏進美術圈子晚,技術的演練比他們少,在工作上不會吃虧嗎?

學術,有助於美術

「工作生涯的初期,我確實都很自卑。復興美工畢業的同事,在顏色、手工、材料的認知比我強得多,工具要去哪裡買,要注意什麼,他們一清二楚,我都要向他們請教。在一般的製作上,我的技巧、速度都不如他們,畢竟有十年功底的落差。」Hogan 回憶:「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我有的東西他們沒有,我會的東西他們不會,而專攻這些,將造成我的優勢。」

Hogan 告訴我,他一開始被找到《少年 Pi》的劇組工作,不是因為他美術好,而是因為他英文好 — 其實,台灣因為薪資較低,人才素質不錯,三不五時會有國際級電影到台灣拍攝,但在台灣美術圈,把英語說流利的人並不多。他從小到大學打下的英語基礎不錯,擅長溝通、討論、處理事情,就得到到了這樣的機會。

中學到大學在蒐集資料方面的訓練,也在電影幕後工作中幫了大忙。在《女朋友男朋友》這部戲的情節設定發生在 1970、1990、2010 這三個年代,所有的場景都要考量時代的差異,所以 Hogan 要負責研究當時的室內裝潢、物品器具。為了完整和精確,他運用碩博士論文系統,更深入了解七零、九零年代經濟與產業 — 若不是有一定的學術訓練,這類的工作他無法做得像現在這麼上手。

「正因為我在中學的時候沒用那麼多時間畫畫,我把更多時間放在閱讀歷史、地理、英文。因此,文字敏銳度、行政效率、概念視覺化、溝通與分析…都比傳統美工訓練出來的人快很多。對同一件事,我看東西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我可以更快速查詢資訊,想得比別人多,參照得比別人多。」Hogan 總結他「不一樣的路」帶給他的好處。

許多人都走的路,不代表每個人都該這麼走;大部分人都會某件事,也許會別的事將更有價值 — Hogan 的經驗,帶給了我這樣的啟發。

(Visited 13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