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90論壇II】科學與社會的雙螺旋運動-氣候變遷下的共同演繹(二)

分享至

主持人|詹長權(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與談人|周素卿(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高怡瑄(臺灣大學學生會永續部部長)
彙整撰文|葉珊瑀

論壇二由臺大公共衛生學院詹長權院長開啟討論,他從「雙螺旋」帶領我們回顧 DNA 的研究歷史,Rosalind Franklin 用 X 光晶體繞射檢視去氧核醣核酸的樣態,而後 James Watson、Francis Crick 在 1950 年代發表了 DNA 雙螺旋結構。從當年的生命奧秘談到今日的生存關鍵,詹院長認為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幅度 1.5-2℃ 是最後極限。科技與社會的連結,一部分正是碳進入市場,在生產者、消費者之間流轉。根據詹院長的觀察,近半年來臺灣本土最大暖化爭議即是深澳燃煤火力發電廠的去留,他個人投入其中,試圖說服決策者、科學家、大眾,卻往往以失敗告結。直到他受綠色和平組織(Green Peace)委託從事風險評估,以實證數據呈現出燃煤電廠對健康的危害,才受到關注。結果出爐後,有相關人士以購買新聞版面的方式,挑戰風險報告共同作者的科學性。詹院長很遺憾這些公眾議題沒有討論場域,僅能以廣告對話。今天這場論壇正是意在對話,讓不同專業背景、不同見解的人們能夠有討論平台。

臺大地理系周素卿教授認為科學家是社會分子,而科學就是一種行動,要能和社會連結。她過往純研究都市,於 2009 年轉向氣候治理,起初以民間參與治水為主,後來研究預算的進入對於民間團體的價值觀影響。她將今日討論分作三大部分:知識與行動的鴻溝、不同部門的痛點設定及時間感相異、對民眾以及跨學科的科普。

知識與行動的鴻溝是指不同社群間的認知落差,若是想要讓民眾對科學有感,科學社群與政策的研究相當重要,而誠如詹院長所提到的,科學研究作為分析基礎,是溝通政策的關鍵。在社會科學界,民眾與 NGO 被界定為公民,「公民」的概念是不侷限探討自身利益,會考量到整個社群,甚至跨社群的利益。而研究較忽略的部分是:民眾為何會質疑政策進入的採取路線。民眾的不滿需要對話空間,而政府回應不同部門的比例,常常大過於對公眾的討論。不同部門的實作重點不同,整合溝通困難,例如民眾關心自身福祉、學者在乎研究命題、政府關切政策制定。

不同部門的痛點設定及時間感相異,在尚未成熟的民主社會,尋求共同交點是一大挑戰。回應到先前講者提及的,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對話,而且必須是深層的。

上述的種種不同,致使不同社群期待的解方以及時間感相異。看待問題時,時間的框架會受影響。政府部門有時要回應民眾迫切性的要求,但除此之外,政府身為掌舵全國發展的制定者,應將考量時間拉長,才能建構所謂「韌性」的社會。時間長短的框架不同,回應民眾、科研部門、企業就及其不同。而就知識界而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體會也常常有所不同,這回應到論壇一蕭教授調查科學家對氣候變遷的感知,人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的認知。不同研究社群之間、科學家與常民之間的溝通,會影響科學命題的設定,一方面受到時間框架侷限,一方面希望社會有感,一方面要提供給政策制定者,此時,敏感度會相當重要。

目前周教授花了不少心力在科普,除了往下扎根,將研究轉譯給民眾,還有橫向連結,不同背景的學者跨學科的溝通,對同一議題找到共同的交點、時間感、彼此能貢獻的問題處理。這樣的敏感度,對於研究命題的制定方向相當重要。周教授也執行了不少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計劃,例如防災,緣起也是社會對它的需求度高。科學研究,不分基礎或應用,都必須回應社會急迫解決的問題。周教授分析過去科技部的氣候變遷政策相關研究時,發現健康相關研究較少。當我們在尋找各部門共同交點時,身體是很重要的接受器。

年輕世代善用網路資料,致使公民科技的興起,例如空氣盒子在健康議題,就是污染的感受器,人們彼此容易產生共感;相較之下,水盒子能號召的群眾相對較低,治水公民科技發展較慢、不易動員,正是因不同部門的感受落差。

周教授總結這次的分享:若要連結科學研究與社會影響力,以及投入取徑的價值觀選擇,關鍵在應用研究、知識轉譯、跨科技溝通,除了地理框架影響彼此生活經驗,還必須確定時間框架,尋找交點,而這需要的就是社會溝通的理性。根據周教授觀察,國內公部門中對民間參與最保持開放的,是水利部門,從莫拉克至今有十年經驗。兩方的落差在於,民間部門著重在生命經驗的文化、生態,而科學部門作為政府單位決策指標,只著重在水、氣循環,對生態、文化,和常民的差距較大。連接到青年代表,周教授認為新世代對資料、生態有感覺,但是對整個生活環境空間的文化互動交流較無對話經驗。

臺大學生會永續部高怡瑄部長目前是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大四學生,她回應到青年與環境對話不足的關鍵,是和土地的陌生感。年輕世代的生活中沒有鄉土、沒有昆蟲,尤其在都市中長大的孩子,和土地、生態距離更遠;鄉村的孩子,也有視都市為潮流者,未曾妥善利用在地的環境資本。這些看不見的變化與議題,形成距離。

但根據高部長的觀察,青年對塑膠污染、空氣污染是很有感的。年輕人在戲水時發現困境,想投入淨灘解決;而空污相較下讓青年感受到的無力感較深,認為它牽涉過多政治問題,自己的影響力過小,距離遙遠。距離感為年輕人帶來的威脅多於機會,但出於使命感,知識份子又想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因此近年來社會企業思潮興起。高部長分析參與 NGO 者的特質,多是環保意識、自我意識皆高,具有使命感,不少參與校內社團,希望透過行動讓大家看見。

高部長介紹永續部目前推動的事務,公投案第 16 案與核能相關,現今的討論卻多流於意識形態的選擇,因此永續部舉行論壇,透過對話,讓正反兩方都有理性陳述意見的平台。臺大校務基金責任投資中,有 2.6 億投資在高污染產業,如亞泥、臺塑,目前以「穩健、獲利」為目標,高部長希望臺大能負起大學的社會責任,以責任投資為目標。她期望投資小組不只有金融業相關人士,還可以讓對於永續、社會更瞭解的人加入。目前永續部推動的減塑活動與總務處合作,有環保餐具 A 店借、B 店還。談到與學校部門合作,高部長指出,現在學校並無特定部門處理永續議題,因此議題推動過程需要走遍各個部門。她期許行政部門能夠永續化,有更整合性的窗口處理相關事宜。

當我們看到食安危機、工廠廢棄違法排放,「鬼島」之聲四起,這種以個人角度觀看事情的方式,忽略我們是身處在一個更大的群體、國家中,沒有注意到個人力量如何連結群體、改變社會。政府作為群體的領導,卻未必得到人民信任。環境議題是國際上的趨勢,我們是否能走在潮流前端,邁向進步?

高部長總結今日分享,雖然年輕世代和土地有距離,但也有年輕人看到問題,相信自己有解決能力,並且帶起改變的浪潮。而對於群體的認同感,也是青年世代要參與環境議題的一大驅力。環境議題中,常常不只是環境,還有社會面。以空污議題為例,它所牽涉的不只環境,還有背後的產業發展結構,這又連結到彼此的生活面、產業選擇。對於這次的主題「雙螺旋」,她認為重點不只個人推動,還有彼此間的參與、討論,拉近距離,從一來一往中尋找解方,如同螺旋一般不斷交織。

詹院長回應兩方的討論內容,將重點放在科普的重要性,並舉了自己觀察的兩個例子。他研究六輕污染對社群影響已久,當地的許厝分校極靠近重污染工廠,一度遷址,而後又回到原處。追蹤分析當地學子的身體健康,發現他們的肝有很大問題。在政策討論中,他擔任科普的角色,而他的研究成果雖已發現污染的危害,但臺灣學界卻質疑成果未在 SCI 發表,因此時間推遲至上個月發表時,才為世人所見。風傳媒的資深醫藥記者做了相關報導,在採訪過程一一和詹院長確認其成果報告的結果資料。最後發布的新聞吸引了超過 14 萬瀏覽量,有 1 萬人分享,這個即是科普的成功案例。另一案例是加州通過的 100% 綠能法案 SB100,推動過程有 UCLA 選區的州議會議員和 UCLA 學生會合作,讓加州邁向全綠發展。學生找到切入點,以年輕加州參議員為合作對象。回到本土脈絡,學生推動議題時,也許可以思考大安區是否有具備環保意識的議員,結合彼此的力量,朝永續邁進。

(Visited 1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