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使用者比較聰明嗎?

分享至

■雙語教育一直是近年來教育界的重要話題,為了提早讓孩子接觸雙語的環境,許多家長們將孩子送去國際學校念書,教師們也盡力的提供全英語的教學課程。然而,雙語能力真的會讓人變聰明嗎?還是只侷限於某些能力而已呢?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撰文|王冠云

語言優勢及語言使用和認知彈性的關係

對於雙語使用者(bilingual)而言,雖然在腦海中有兩種語言,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只能用一種語言。所以在進行語言溝通時,就會經歷一個選擇與抑制的過程,選擇了某一種語言之後,就會抑制掉另外一個語言。有些研究者認為,這種涉及選擇和抑制的能力,可以普及到其他需要注意力或是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的任務。認知彈性指的是可以在心向(mental set)和任務之間切換的能力,也就是在行為上已經有哪些心智模式,可以更快速、更準確來解決其他任務或其所面臨的問題。選擇性的注意力意思是可以將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刺激上並同時忽略其他刺激。這兩種能力都是很高階的心智功能,對於目標導向的行為或是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都是重要的。

因此,假設「語言的選擇和抑制」這個歷程可以推廣到其他與執行功能有關的任務,那麼雙語使用者的執行功能應該會比單語使用者(monolingual)來得更好。但若是統整多數的研究成果,正反兩方說法勢力不相上下,其實並沒有一般我們在大眾媒體上看到的「雙語的孩子更聰明」這樣一面倒的樂觀看法。有研究者認為,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因為個體仍有個別差異存在,取決於「語言優勢(language dominance)」和「語言使用(language use)」的狀況,也就是不同個體之間,即使是雙語使用者,也會有一個語言比較流暢,另一個語言「比較卡」的情形存在。

透過認知實驗測試語言和認知彈性

Nicoladis等人(2018)進行了認知實驗,以3到8歲的孩童為實驗參與者,測試語言優勢和語言使用是否會影響認知彈性。語言優勢測量了雙語者語言選擇的平衡程度,如果其中一個語言說得溜,另一個語言說得結結巴巴,就代表平衡程度較低;如果同時兩個語言都可以切換自如且流暢度兼具,代表平衡程度很好。由於平衡程度好,該雙語者就必須要常常使用到「執行功能」。比方說,假設小明是中英文雙語者,小明選擇說中文時,就會抑制英文;選擇說英文時,就會抑制中文,這種快速而正確的任務轉換,就提升了小明的執行功能。

語言使用則是指該語言使用者使用語言的情境和狀況,如果雙語者居住在雙語者社區,那麼他說話就可以經常混著講;但若雙語者居住在單語者社區,他就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能總是在語句中混入兩種語言。這種有沒有「混著講」的情形,和語言的流暢度有關。而如果要常常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則是因為涉及到切換,所以也會提高認知功能。因此,除了本身的流暢度之外,社區中居住的人們會影響到溝通,也就影響到了語言使用的情形。而如果混著講的情形越少、切換語言的情況越多,就代表了語言使用越好,也就有更好的執行功能。

但是,上方提到的這兩個機制,都沒有在Nicoladis等人(2018)的實驗中被驗證出來,這也打破了所謂「雙語者比較聰明」的迷思,即語言優勢、語言使用和執行功能之間沒有顯著的關係。Nicoladis等人在研究中指出,這個實驗結果的可能解釋為語言優勢和語言使用不能有效的作為執行功能的預測因素,正代表著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與個體差異會影響到認知功能,諸如社經地位、移民背景、工作記憶容量、文化等都是影響孩童發展的可能因素。而雙語者到底擁有哪些認知上的優勢,也還需要再討論。

除此之外,Nicoladis在研究中還有個意外的發現,他們發現住在什麼樣的語言社區裡並不是影響語言優勢和語言使用的主要因素,社區裡面有太多可能的因素會影響到孩童的語言發展。然而,家庭可能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在家中的語言練習仍是影響孩童語言使用的關鍵。果然,「母語」還是得要媽媽教,在把孩子一股腦兒的送出去接受雙語教育前,仍得先思考到底想要訓練孩子什麼樣的能力?或者家長自主提升自己的能力,讓家庭整體的教育知能一起正向發展?語言不只要能說得好,更要說得巧、說得精、說得深,我們值得再去思考語言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

 

參考資料:Nicoladis, E., Hui, D., & Wiebe, S. A. Language Dominance and Cognitive Flexibility in French-English Bilingual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8.

 

加入好友

(Visited 407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