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教育的價值,就在於「啟發」二字——周成功老師專訪

分享至

●4/28 周成功老師主講:「來自細菌的智慧:DNA科技的革命」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高英哲

周老師大學就讀中原大學化學系,但是頭兩年並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於高等微積分跟電磁學等等,偏重數學跟物理的必修課程,始終覺得興趣缺缺。直到大三選修了丁文谷老師的「生物化學」,才發現到化學跟我們的生命,竟然有如此有趣的連結。周老師在那年暑假,一口氣讀完丁老師推薦的《生物化學原理》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以及《基因的分子生物學》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兩本經典教科書,接觸到 DNA 以及基因調控等等,先前聞所未聞的概念,深深感受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迷人之處。後來周老師還到丁老師在國防醫學院的實驗室,「我覺得我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大開眼界。

由於這段切身的學習過程,周老師因此對科學教育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志向。周老師求學當年,學校系所幾乎沒能夠提供什麼教學資源,就連選了一篇《自然》期刊的論文做書報討論,還得騎腳踏車到台大圖書館借閱,「借到資料下來,腳踏車已經不翼而飛了。」周老師在大四那年暑假,把這篇書報討論投稿到當時幾乎是唯一的科學教育平台《科學月刊》,不但獲得刊登,更寶貴的是還有編輯的回饋,讓當時還是學生的周老師感覺到獲益良多。

周老師覺得跟他當年做學生時相較,如今國內公私立大學的師資已經相當整斉,沒有太多差別。因此現在大學教育真正的重點,在於老師如何啟發學生。「但是這件事幾乎沒有人在談,也沒有人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周老師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大學價值的多元化,以及校園裡無形的傳統及風氣。「大學的首要之務,是在人才培育。但是如果校園裡從上到下,大家都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做研究跟發表論文,這樣要如何鼓勵老師把心力投注在教學上頭?」做研究當然很重要,但是在大學裡,做研究的目的並不是要發表論文,而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足以啟發他們探究的環境,訓練學生如何思考,從而建立起科學觀跟品味,就如同周老師當年在丁老師的實驗室裡學到的一樣。

在周老師看來,台灣這套從美國複製過來的大學教育體系,實際上對於美國大學教育,有著很多錯誤的解讀。「美國大學教授怎麼準備大一的課程,他們投入了多少教學資源,沒去看過,很難想像。」就以美國最頂尖的麻省理工學院為例,他們的大一普通生物學是一百多人的大堂課,這樣很難有什麼教學品質可言;但是同時安排了將近二十名助教,上完課後助教分組帶開討論,「他們是這樣教育他們最優秀的學生的。」有些人覺得這些學生個個都是天才,就算放著不管,他們也還会是這麼優秀;但周老師認為倘若這個時候給他們更多的啟發,不用全靠自己摸索,日後的發展應該更是不可限量。

基於這樣的理念,周老師在陽明大學開設了一門「生物學特論」,選修的同學每個星期都要交報告,他會在報告上批註,告訴同學們問題出在哪裡,應該要怎麼思考。這對於同學跟老師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當然不是每個同學都樂意選修這麼硬的課,「但是這樣的教學有用,你可以看到他們的進步。」這門課程為期兩個學期,有些同學上了一學期吃不消,下個學期就不再加選,但也有同學是下個學期聞風而至,「聽到這麼操,反而覺得很興奮。」周老師說沒興趣學的學生一定有,但是有興趣的學生,我們應該要提供一個讓他們能夠有所啟發的環境。「那些坐在頭兩排的學生,眼睛永遠都看著你。他們想要學些新的東西。」

這也是周老師不但自己著重啟發式教學,也開始在思考師資培育這一塊領域的原因。周老師覺得 CASE 舉辦的「探索講座」,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切入點,講座的影音內容放在網路上供人點閱,是一個播種的開始;倘若學校老師對某些講座主題感到有興趣, CASE 也可以針對這些有意願進一步學習的小眾,開設更深入的進階班。中學教師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尤其需要進修充電,科學教育才不至於流於空談。周老師在這次「探索講座」的講次中,就希望能夠給聽眾嚐個滋味,要學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一種思考的感覺。「不過終究還是要你自己要去尋找那份啟發。」

●4/28 周成功老師主講:「來自細菌的智慧:DNA科技的革命」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3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