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天文】雙星系統:行星的搖籃?
■天文學家利用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發現了一個特別的系統,可能可以用來解釋行星於雙星系統形成的原因。
撰文|陳勁豪
天文學家一直努力的在宇宙中尋找系外行星(exoplanet)的存在。起初是從類似太陽的恆星中尋找,之後在雙星系統中也發現有類似的行星系統存在。在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有的是繞著整個雙星系統公轉,有的則是繞著雙星系統的其中一個恆星公轉。天文學家對繞著雙星系統之一進行公轉的行星的形成方式一直有很大的疑問。因為行星通常是由環繞著恆星的星際塵埃及氣體所形成,但是這些星際塵埃會因為恆星的重力吸引而全部被恆星所吞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產生行星。
一個由法國,美國,墨西哥,台灣等地的天文學家所組成的團隊,利用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Array, ALMA)進行觀測,似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解答。他們觀測離地球約450光年處,一個有著三顆星星的年輕多星系統。這個多星系統形成時間約為數百萬年前。在這個系統中,其中兩個天體靠得較近並繞著對方相互旋轉。第三個星星稱為GG Tau-A,離另外兩個較遠,所以可以被認為是雙星系統的其中一半。在這個三星系統的外圍有一片很大的星際塵埃盤繞著這個系統。而在GG Tau-A的周圍,則有另外一個小的星際塵埃盤,這個盤的總質量約與木星相當,並有可能在未來有形成環繞GG Tau-A的行星。
這群天文學家不但發現了這個系統的兩個星際塵埃盤,同時還發現氣體由外側盤注入內側盤的證據。這個發現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內側盤的氣體不斷被恆星(在這個系統中為GG Tau-A)吸入,但卻依舊存在。如果這個內側盤可以持續存在,那的確有可能在未來形成一個環繞GG Tau-A的行星。
對天文學家而言,這個發現可以幫助他們解釋行星系統的形成,同時也將開啟新一輪尋找系外行星的可能性。
原始論文:
Possible planet formation in the young, low-mass, multiple stellar system GG Tau A
Nature 514, 600–602 (30 October 2014)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4/n7524/full/nature13822.html
參考資料:
Oct 31, 2014 Physics World
Planet-forming stream found in binary star system
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4/oct/31/planet-forming-stream-found-in-binary-star-system
Oct 29, 2014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1434 — Science Release
Planet-forming Lifeline Discovered in a Binary Star System
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434/
--
作者:陳勁豪 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2011年於美國紐約州立石溪大學(SUNY at Stony Brook)取得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長期擔任中文科學新聞網站「科景」(Sciscape.org)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