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線上】諾貝爾獎如何成為全球矚目的大獎?
■諾貝爾獎實在太重要了,我們總把諾貝爾獎當作標竿,來突顯其他獎有多重要,比方圖靈奬(The Turing Award),就獲譽為「電腦界的諾貝爾獎」,或者像是普立茲克獎(Pritzker Prize),也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還有地理界的最高獎項,也有「地理界的諾貝爾獎」之名,就連在數學領域中,阿貝爾獎(Abel Award)及費爾茲獎(Fields Medal)也在爭奪誰有資格冠上諾貝爾獎的頭銜。諾貝爾獎確實是各個獎項的指標,但其今日的地位,究竟是如何成就的?
編譯|柯宗佑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榮譽教授哈利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在探討諾貝爾獎歷史的《科學菁英》(Scientific Elite)著作中,指出諾貝爾獎好比十項鐵人冠軍,不但要面面俱到,還得再加上與眾不同的起跑點,才能獲此殊榮。
諾貝爾獎設立之初,受到的關注就遠遠超越其他的科學獎項。一切要從1888年說起,當時,某法國報紙刊出發明火藥的阿佛列德.諾貝爾(Alfred Nobel)過世的消息,但事實上該報卻誤植消息,真正過世的應該是阿佛列德的哥哥盧德微格(Ludvig)。然而,報社並未查核消息來源,更正錯誤,反倒趁機消遣了一番:「靠發明快速殺人方式致富的阿佛列德.諾貝爾博士,於昨日過世了。」據說,諾貝爾因此相當頭痛,擔心後人只知道他「殺人致富」,於是在遺囑中表明願以個人財產設立獎項,獎勵對人類作出貢獻的人才。
阿佛列德.諾貝爾之所以有名,不單因為他發明了炸藥,更是由於他遺世獨立的性格。他死後一年,遺囑才公諸於世,據諾貝爾博物館資深館員古斯塔夫.卡爾司坦德(Gustav Källstrand)表示,遺囑內容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發明炸藥的人居然會用個人財產設立和平獎,是有趣的一件事」。
而諾貝爾獎之所以備受矚目,也是因為獎金天價。雖然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傑出的科學家不是獲得獎章、獎金,就是獲頒頭銜,但這些殊榮在諾貝爾獎的獎金之前,完全望塵莫及。獎項設立之初,其獎金約等同於二十年的學術界薪資總額,堪稱是讓優秀學術人才得以浸淫所好的「天才獎」。
針對諾貝爾獎,卡爾斯坦德曾撰寫過論文,探討該獎項搭起科學與社會之間的橋樑。他認為,由於諾貝爾獎的獎金之高,一般大眾能藉機認識原本屬於小眾的科學發現,並明白這些獎項及獲獎者是值得重視的。
諾貝爾獎由起初引起軒然大波,到逐漸光環加身,最後終於成了遴選傑出人才的標竿,而這套篩選標準,則是由1901年的第一屆評審委員建立的。在那個年代,對於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一事,學術界人士避之唯恐不及,1897年諾貝爾的遺囑公開後,紐約時報就預言,設立諾貝爾獎會使瑞典被迫玩起選秀的政治遊戲,非但不會增添光彩,反而會製造更多麻煩。有鑑於此,評審委員為了不選錯人,而讓自己淪為笑柄,遂決定向全球科學界請益,募集推薦人選。
自1901年起,每個獎項都會組成五人小組,審核來自全球成千上萬的推薦函。祖克曼表示,「顯然,這些人審得非常仔細,也將舉薦人的背景調查得相當清楚」。經過一番精挑細選,五人小組便會將入圍名單交給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物理奬與化學奬)或卡羅林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負責醫學奬),由這些機構決定最終獲獎人。
透過此一舉薦機制,五人小組不但能掌握學術圈的聲音,還能誠懇無欺地篩選得獎人。諾貝爾獎官方網站(Nobelprize.org)的主編阿格涅塔.瓦林.勒文諾維茲(AgnetaWallinLevinovitz)表示:「由於評語在五十年後才會公開,因此評審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怕內容被人知道。」
當然,評審總是會出錯的。撇開較專業的細節不談,評審也犯過一般人都看得出來的錯,譬如某次醫學奬頒給了發明腦葉切除術的人,或像是某次物理學獎,委員竟讓設計新式燈塔者摘下桂冠。
儘管如此,大多數的獲獎項目都是該領域箇中翹楚,無庸置疑。祖克曼說:「早期挑出的得奬者都很優秀,使諾貝爾獎聲名大噪,因此後來就算頒給不怎麼有名的人,也不致出問題。」這也要歸功於遴選委員收到推薦函後,會等上一段時間才給獎,由於頒獎的唯一一項規定是受奬人必須在世,評審委員得以藉機觀察獲推薦的研究成果是否深具影響,究竟只是轟動一時或者能細水長流。
祖克曼和卡爾斯坦德都表示,促成諾貝爾獎今日地位的,尚有一些相對較小的因素,諸如科學奬項與和平奬、文學奬並駕齊驅,以及獎項是由挪威、瑞典等科學新突破屈指可數的國家所頒發的。
卡爾斯坦德說:「綜觀所有因素,我想傳統已經比獎金更重要了。這項傳統有一百多年來挑出的人才支撐,經得起考驗。」不過,這不表示遴選委員壓力不大,「以前的遴選委員將獎項頒給愛因斯坦和海森堡,現在的委員也必須頒給同等優秀的人,維持同樣的頒獎水準才行」。
--
研究出處:What’s Up With That: How Did the Nobel Prize Become the Biggest Award on the Planet?
譯者:柯宗佑 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編譯。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