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史】伊莉莎白女王(Elizabeth I)的黑牙齒
■因為愛吃糖導致蛀牙,這不是現代人才有的毛病,早在16世紀的伊莉莎白女王就已經滿口黑牙了!
撰文|葉綠舒
十六世紀的一位德國旅人,在旅行到英國時得以覲見伊莉莎白女王。當時據說女王已經65歲(也就是說,這件事應該是在1598年發生)。這位德國旅人寫下他對女王的印象:
The Queen, in the 65th year of her age (as we were told), very majestic; her face oblong, fair but wrinkled; her eyes small, yet black and pleasant; her nose a little hooked, her lips narrow, and her teeth black.
「女王今年六十五歲了,但還是很莊嚴;她的鵝蛋臉雖略有皺紋,但皮膚還是很好;黑色的眼珠閃耀著愉快的光芒;鼻尖略微彎曲,配上薄薄的嘴唇跟黑牙齒。」
看到「黑牙齒」時,大家應該都會嚇一跳吧!女王的黑牙齒,是因為吃太多糖,加上當時每天刷牙尚未被認為是一種好習慣的關係。歐洲直到十七世紀末(當時女王已經去世多年)到十八世紀初,才於法國開始有醫生推動每天刷牙。事實上,有紀錄顯示,伊莉莎白女王到晚年牙齒都蛀光了。
當時的英國,只有貴族吃得起糖,而一直到1655年(當時女王已經逝世超過50年了),英屬巴貝多群島(Barbados)所產的第一批蔗糖才運到英國,接著糖在英國的價格才開始逐漸下降,而糖也隨著用量的增加,開始從醫藥逐漸轉變為食品。
以我們現在看起來,糖頂多可以當作安慰劑,而不會有什麼實際上的醫療用途。但是,當時的英國人以及歐洲人是相信糖有醫療效果的。這部分的「迷信」主要是來自於伊斯蘭教徒,據信他們可能在公元前400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植甘蔗。
一份在伊朗發現的第九世紀的阿拉伯文件上面已經詳載了波斯、土耳其兩地的甘蔗的種植到製糖過程。不過當時歐洲人還不知道蔗糖,直到十字軍東征(第十到十一世紀),歐洲人才看到、吃到蔗糖,學會怎樣種甘蔗,並在加納利群島(Canary Islands)、瑪黛拉島(Madeira)等地種起甘蔗來。
歐洲人由伊斯蘭教徒那裡學到了糖可以做為藥用,並且深信不疑。在一本十二世紀的醫書(Circa Instans)中提到,發燒、乾咳、肺病、嘴唇乾裂以及胃病都可以用糖治癒。但是當時並不是人人吃得起糖,糖在當時的價格可能比黃金還要貴,所以對於負擔不起糖的窮人家,醫師會以蜂蜜來代替。看在現代人的眼裡,由於全球暖化加上蜂群崩潰問題,現在好的蜂蜜不容易買,筆者也看到有許多朋友找出「古方」相信蜂蜜可以治病,對照將近一千年前的狀況,未免有滄海桑田之感。
由於當時糖的價格十分昂貴,而且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於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糖成為歐洲貴族炫富的手段。歐洲的王族與貴族,以能在宴會中擺設用糖、杏仁與杏仁油調製成的膏狀物所做成的雕塑來彰顯自己的權力與財富。 在Thomas Warton的History of English Poetry書中曾經記載,牛津大學校長 Wareham,在他即位時的盛宴的第一道菜就是用糖膏雕塑成牛津大學的模型:包括了八個塔、塔下有國王、有Wareham以及許多的學者,都穿著正式服裝,排成四句拉丁韻文。在當時,這些糖的雕塑在宴會上是要跟與會者分享的;也就是他們會被吃掉。
雖然十七世紀以後糖開始成為食品,而在現代我們都被教育「不要吃太多糖」,也都了解糖是造成齲齒的原因;但是在現代社會,製作這些可愛的糖餅模型仍然成為慶典時的一種傳統;如聖誕節的薑餅屋製作、生日或婚禮時蛋糕上的小人等。
不過,在所有的歐洲人裡面,最愛吃糖的可能就屬於英國人了。英國人愛吃糖的程度,連在歐洲最早開始產糖的西班牙人都大為吃驚。在十七世紀初(1603年)跟著西班牙大使Villamediana伯爵來到英國的西班牙人記錄下了英國人如何的喜愛甜食:
At Canterbury the English ladies are described as peeping through the latticed windows...at the hidalgos, who presented the "curious impertinent fair ones" with the bonbons, comfits, and sweet meats that were upon the table, "which they enjoyed mightily; for (it is remarked) they eat nothing but what is sweetened with sugar, drinking it commonly with their wine and mixing it with their meat."
「在坎特伯利的英國淑女們,擠在格子窗外偷看放在桌上的甜食:小糖果、包裹著糖衣的堅果或果乾、糕點等等。這些她們都好喜歡。任何東西不加糖他們就不吃,連喝酒也要在酒裡面放糖,煮肉也要放糖。」
因此,也就不難想像,從十七世紀開始,因為英國開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產糖,糖的價格開始一路穩定下跌之後,英國人吃糖就吃得愈來愈凶了。根據估計,英國人在十八世紀的頭十年(1700-1709),每年人均糖攝取量是4磅(1.8公斤);而這個數字在1720-1729年翻了一倍,到十七世紀末(1780-1789)時增加到三倍(12磅,5.4公斤);到十九世紀的頭十年增加到四點五倍(18磅,8.1公斤)。
到這個時候,糖已經成為英國人的生活必需品,而用餐時的甜點也從十七世紀只有富有人家才吃得起,到十九世紀時,每餐都一定要有甜點了。這時候,黑牙齒已經不是貴族的專利,而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口黑牙齒了;幸好也在那個時間點,開始有牙醫推動每天刷牙,而大量生產的牙刷也在1885年問世。雖然當年那位德國旅人認為,英國的平民因為買不起糖,所以(口腔的)健康狀況應該比貴族要好得多,但是對於當時的英國王族與貴族來講,糖是好東西,吃得起糖又是一種身份與財富的象徵,所以,為什麼不吃呢?
參考文獻:
Sideny W. Mintz.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Society. Penguin Books USA. ISBN : 0140092331
Toby Musgrave and Will Musgrave. 2000. An Empire of Plants : People and plant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Cassell.ISBN: 9781844030200
Mary Bellis. History of Dentistry and Dental Care.
本文原載於葉老師的部落格,感謝老師無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