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1】人群與文化溯源-原住民為什麼複雜如此!

分享至

第七講.特稿

■我們都知道台灣住民的組成相當複雜,尤其原住民部分目前訂有14族之多。漢人如何對待原住民、如何對待這個土地,都是相當複雜的文化議題。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撰文|李俐瑩

由臺灣人活動的歷史談起
一部人類臺灣活動的歷史,應該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呈現,但所共同依循的大軸線,其實就是人群和文化的構成。在今天的臺灣,我們可以看到媒體對原住民朋友有一種汙名化的傾向。同時,也看到了司馬庫斯原住民的朋友,如何保護自己擁有的那些文化和扁柏及檜木林。我們的國家,比日本進步,訂定了原住民基本法,放在憲法之內。因為從19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要求保存多樣文化的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要求所有會員國,必須積極保護多樣性文化。

這些都很重要,但劉教授在意的是,臺灣的社會,要怎麼面對本來就住在這邊的人群,彼此之間對土地的看法不同,同樣一塊土地,原住民朋友覺得這個東西是應該怎麼處置的,漢人覺得這個東西是該怎麼處置的。日本人來臺灣的時候,如何處理原住民社會的問題,清朝如何處理原住民社會的問題,鄭成功如何處理,再回到荷蘭時代荷蘭人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要是不瞭解這塊土地,最後會出問題。所以,除了自然的因素外,人群才是這塊土地上,最大的因素。今天的演說,也從當代人群的組成,談到時間、空間和社會文化,最後作結。

臺灣當代人群組成社會
人群的組成,本來就很多元,整個臺灣人群的歷史,分成兩個大的部分,其一是有文字記錄的,其二則是沒有文字記錄的。要討論臺灣的整體文化,不免要把時間尺度拉長。歷史時代以來,所有事情的發生,文字記錄的還算清楚。臺灣人群最早的分類,其實是起於荷蘭時代。荷蘭人的統治中心在臺南,因此,他們把臺南為中心附近的人群,稱作西拉雅族,使用的是新港語,北邊的人使用的則是大肚語,北方有北方的語言,南方也有南方的語言。南方後來我們知道,叫琅橋語,在恆春半島。而山地裡有所謂的山地語,大概就是現在鄒族的語言。

OLYMPUS DIGITAL CAMERA因而,荷蘭人開會時,座位是按照次序排的。荷蘭長官講完會議會進行翻譯,先用新港語往另外一個語言翻譯,先把荷蘭語翻成新港語,再翻譯成其他語言。而人群和人群間交界的部分,會有一部分的人習得雙方的語言,是可以做通譯的。到了日本統治時期,科學的分類開始出現,那也是劉教授最喜歡的分類。鹿野忠雄把生物學的方法,拿來分區分臺灣的原住民。把臺灣原住民分成族、亞族、群、亞群,類似生物學界、門、綱、目、科、屬、種的道理,再用語言、體質、風俗習慣,作為分類依據。他的分類最接近現在政大民族系,所統計的臺灣原住民的分類。

學術上區分來講,1970年代美國學者費羅里來臺灣做研究。提出臺灣原住民可以區分為高地文化、平原和海濱,又把平原跟海濱的文化,分成低地文化群、濱海文化群,跟雅美。你看他把蘭嶼的島嶼是分開的。濱海文化群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部的臺灣。看到複雜的時間空間和社會文化,這樣才能夠去解,為什麼臺灣這個這麼小的島嶼,有四十幾種語言,三十幾個族群的分類。

原住民文化是多元且複雜的
在臺灣目前我們所讀所知的文化,是現代人的階段。這是我們看到的事實,不單只是基本假設,臺灣從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南島系民族的起源和發展,具有絕對還有密切的關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是南島系原住民的祖先。因而,臺灣史前文化發展是南島文化發展重要里程的一部分,更有可能是源頭。

由對臺灣內部發展過程的觀察,可以知悉南島民族複雜的原因,從綿長的時間發展,交通的複雜多樣到海外交通體系,帶來文化的影響,可能是原住民文化多元且複雜的主要因素,這些多元複雜的社會文化,這是多元人群複雜組成的基本。這些多元文化,根據考古學來看待,可以分成七個段落來看臺灣人群的組成。依序是:現代人大遷徙進臺灣,渡海到定著在臺灣大島,居住選擇與擴散適應,人群返還與新技術,東亞體系的外在影響,國家勢力的介入與影響,文化的覺醒與再起。

遷徙與渡海定著臺灣
臺灣的歷史可分為史前、原始與歷史三大階段。人類的遷徙是過了阿拉伯半島,順著南亞大陸,沿著臺灣海峽進來臺灣。現代人的大遷徙跟華南,非常非常地接近。沒有人知道現代人是誰,因為只有幾塊小骨頭且留下很多生活過的痕跡。到底他是誰,有人說他是跟菲律賓的小黑人一樣,但是他的體型蠻大的。

而渡海到定著在臺灣大島這個階段。最有趣的時候是4500年前,前後300年左右,稻米、小米的文化及榖類作物引進了臺灣。這個對臺灣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考古學家現在所看到的遺跡顯示,這階段的考古遺址數量變大、聚落變大,這就是在定著在臺灣的開始。

居住選擇擴散適應與人群返還
定著後文化持續快速發展,4500年前,發現臺灣玉作為陪葬品與日常用品。從發現玉礦到做為裝飾品,經歷了一千年的時間。玉器擴散和交通體系的關聯,同時也是劉教授的研究專長。由於,臺灣的玉器製造技術和越南香港不同。所以,劉教授認為,臺灣人不是直接從越南香港來。越南跟香港是用繩子去切玉,而臺灣是用石頭去切石材。而4000年前的人就以上山,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區域。這個原住民分布的高度是有意義的,為什麼要分布在那個高度,基本上跟禾本科作物成熟時間,有密切的關聯。

原住民的人群返還是跟出去有關,除了把玉拿去外面給別人,必定也有一些拿回來的東西。在1300到2300年前的遺跡,竹子出現,整個遺址的年代,大概就是在這個階段。而花蓮花崗國中遺址中,挖出特殊埋罐行為,我們可以知道這個遺址出現的年代是1600~2100年前。出土的遺址中,人們呈現蹲踞式曲姿葬。祖先和大家活著的人 一起住,用最舒服的姿勢,住在家中。蘇花公路的出口有一遺址,劉教授每每都去求公路總局,讓他幫他們好好搬家,為的是給花蓮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留一點點時間給我,讓我替他們搬好家吧。」這是劉教授僅有的的渴求跟要求。

東亞體系、國家勢力與文化的覺醒
劉銘傳統治臺灣後,現代化發生。但劉銘傳在台不久之後由日本人接手,大家如果對他有興趣,可以去捷運北門站看他的雕像。在這之後,1930年代,日本人才終於收服布農族的最後一個部落投降。所以,日本真正統治臺灣,只有12到13年。而且是簽合約不是投降。國民政府來臺灣,依然照常砍樹,破壞環境。原住民所遭受的苦難,更是我們都不忍提及的。劉教授念大學時,一升二暑假去屏東瑪家鄉的聚落做調查,就看到原住民家中牆壁的雕刻,有刀斧的砍痕,緣由竟只因為上面自然男女的圖樣,被政府認為妨礙善良風俗。國家的介入,對原住民造成眾多影響,政府認為雕刻太色情,政府要砍掉就得砍掉。

國家勢力介入,使平埔族群到最後,一一被壓縮、被統治,當部落碰到國家,發生的事情林林總總。更悲哀的如同,小琉球的原住民被荷蘭人屠殺殆盡。這是國家進入的悲哀,但我們仍然接受,在原住民族群的黃昏階段,提醒原住民族群,期待太陽,經過黃昏第二天再爬起來。這些原住民受壓迫的事情,使我們看到事件的過程,我們需要思考人跟人相處的道理,人跟土地相處的道理。

--
本文整理自:103/5/24 由劉益昌老師在臺大應力所國際演講廳所主講之「人群與文化溯源-原住民為什麼複雜如此!」的演講內容>>現場全程影音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18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