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1】人群與文化溯源-臺灣史起源:現代人大歷史的一部分
第五講.特稿
What's in a name ?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名字有什麼關係呢?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演講一開始,王道還老師用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句經典的對白作為開場白,這場演講,王老師抽身人類框架,從外星人觀點談台灣史,透過人群遺留下的大歷史,尋找深刻影響人類狀況的鑰匙,以此來理解文明何以成、何以不成。
撰文|柯昭儀
地球之所以多采多姿,處處皆有不同風景,在於地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特色是地軸傾斜角度,造成四季變化,另一個特色是活板塊構成不穩定地殼,使得地表有喜馬拉雅山、撒哈拉沙漠、亞馬遜雨林。地球上每一物種,在地表的分布有一定範圍,唯獨人類遍佈全球。人群為何能遍布地球?這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人類的始祖在六百萬年前就出現了,其時間的深度,任何研究人類的學問難以媲美,無論是歷史、政治、社會等學科,涵蓋的時間範圍不可能超過一萬年,唯有人類學例外,人類學研究的人類,時間尺度以百萬年計,涵蓋至少六百萬年。人類活動的空間遍及全球,不同人種、不同膚色,加上語言、文化、社會組織的差異,使得每一個人類社會環境都不同,而人類學家所研究的人類社群,不僅僅是自己出生的社群,也不僅僅是自己留學過的社群,而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類社會。人類學具備足夠的時間深度、及足夠的空間廣度,所以是通識教育最合適的基礎,其中的生物人類學分支,又比一般人熟知的考古學、社會人類學,更能觸及人類學核心問題。
隔絕使小島退化
塔斯馬尼亞島是一個接近南極的小島,與澳洲相隔距離兩百公里的巴斯海峽,該島嶼原本與澳洲大陸相連,兩者在上次冰河時期分離,塔斯馬尼亞島從此與外界隔絕。考古證據顯示,一萬五千年前,塔斯馬尼亞島已有人的活動,十九世紀初,歐洲人來此定居時,島民不足萬人,島上的物資、生活條件極為惡劣,當時的文化已嚴重退化,雖為島嶼卻喪失捕魚技術,島民不會吃魚;雖接近南極,島民卻不會穿衣,至於划船技術,則憑靠婦女游泳驅動船隻。
南美洲附近的復活節島,是另一個數典忘祖的故事。復活節島面積約台灣的兩百二十分之一,距離最近可住人的島嶼約二、三千公里,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島嶼。十八世紀末,歐洲人初次來此島,發現島上一片荒蕪,島民僅有二千名,島嶼製造工具的技術遠遠落後其他島嶼。奇怪的是,島上到處都有巨大的仿人頭石像,製作的藝術水準,顯示這個島嶼曾經出現遠高於當時的人類文明,然而島民卻不知石像來歷。
根據考古學者、古植物學者的研究,復活節島原有茂密森林,推測是島民砍伐大量樹木搬運石像,以致森林消失殆盡。沒有了樹木的復活節島,連一只獨木舟都無法造出來,征服海洋的能力漸漸下降。
文字與文明
我們認知的文明要項包括:精巧的工藝、精緻的藝術、繁複的知識體系、文字、城市、複雜的政治組織等等。人類遍佈全球,人類社會在三大洋、五大洲展開,先後都融入了世界史,然而文明古國卻寥寥可數,只有中東、埃及、印度與中國。為何只有少數社群成功地發展出文明?王老師的答案是文字,他認為文字是創造文明不可或缺的工具,發明文字後,人類才能從世代的發明裡累積智慧,古往今來,絕大多數人類社會不使用文字,難以成就文明。
六百萬年前,人類始祖與黑猩猩有差別,二百五十萬年前,人類會製作工具,十五萬年前,現代人祖先智人登場,四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一萬年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八千八百年前,有城牆的聚落開始,而文字到了五千三百年前才出現,然而距離開發自省能力的演化仍有一大段距離,因為文字到尚未發明。
文字最初出現在兩河流域即今日伊拉克,但僅為記帳用途,並沒有文法,像是張三豬一牛二馬四,李四豬二雞三狗四。我們今天認知的文字,是有敘事功能的文字,像是記敘、抒情、議論文,這是五千年前才出現,當時也是文明的起點,三千年前進入文學史,中國有西周時代的詩經,西方則是荷馬。
對東方民族而言,文字充滿神奇的魔力,中國有「倉頡造字鬼神夜哭」的傳說,因為從此天機盡洩,早期台灣社會也有「敬惜字紙」四個字,叫人要愛惜有字的紙,甚至五十年前的中國大陸,還有人認為燒了有字的紙來服用能治病。文字幾乎是今日的生活必需品,我們很難想像沒有文字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然而文字不像說話,能夠自然而然的學會,因為人腦沒有內建的閱讀晶片,閱讀晶片必須靠我們自行組裝,閱讀這項認知技能並不容易,需要透過艱苦卓絕的學習。
文字最重要的功能,不只在記錄過去的業績、傳遞給子孫,而在促進客觀思考。王老師舉電影《臥虎藏龍》為例,以不識字的碧眼狐狸,只能練圖不練字,對比練圖又練字的玉嬌龍,將識字與不識字的後果,表達的入木三分。英國的學者Karl Popper認為任何事物,任何一個想法或知識,必須經過白紙黑字過程,才能進一步客觀批判,有批判才有進步,然後才能發展精深的知識與智慧。
常言道真理越辯越明,真實的人生中,多半是火氣越辯越大,因為人類社會中本就埋藏了分裂的種子,毋需壞人煽風點火。這也是絕大多數人類社群難以具備創業垂統、典章制度、約定俗成,不容易發展到複雜文明社會的原因。1863年10月26日,當時正值南北戰爭時期,林肯在寫給一名步兵連長的信中提到,「絕對別吵架!任何對自己有期許的人,都不會浪費時間與人爭執」,王老師提醒,更浪費時間的是收拾吵架後的殘局,「沉默是金」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對於台灣史與現代大歷史關係,王老師用地理及生態兩個特性來定義。臺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臺灣板塊交接處,自古以來就在人群移動的路線上,因此不同時期,帶來一波接一波的移民在此落地生根。從地理環境來看,臺灣與華南地區同屬於亞熱帶氣候,環境皆為潮濕多雨、水稻遍佈,潛藏傳染病疾病因子,動不動就發生疾病,失去領導者,因此統治階層不穩定,不易建立持久的複雜社會。關於文明的起落,王老師強調模仿力的重要性,因為創造力是少數人、少數情境才能產生的,人類透過模仿更能有效學習,加上人類征服全球及貿易行為,可讓人群更多觀念互相交流,促進更多新點子產生,帶來正向的轉變。
--
本文整理自:103/5/17 由王道還老師在臺大應力所國際演講廳所主講之「人群與文化溯源-臺灣史起源:現代人大歷史的一部分」的演講內容>>現場全程影音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