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1】地形溯源-地景:人類活動的舞台、生態的棲地

分享至

第三講.特稿

■從古至今,人們看待土地,因為角度、身份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解釋。這些解釋,正是科學知識傳播到社會各個角落的媒介。

CIMG0785
這片土地上美麗的花海。圖片來源|www.dadupo.com.tw

撰文|李宛儒

用「讀景」角度來看地形
層巒疊嶂的山景蘊含了無限生機。我們賴以為生的寶島,擁有八座國家公園、十三個國家風景區、二十二個自然保留區,是我們立足之地。從遠處眺望,是層層山巒,走進山裡或許會見到陡峻岩壁,人們在其中興建橋梁,宛如在夾縫中求生存。這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臺灣地形環境嚴苛,應該如何利用智慧,在這塊土地上生存、趨吉避凶?

南橫公路經過的霧鹿一段的原住民聚落,總共七層的河階地是台灣不斷隆起的大地記錄。你或許會想起九二一大地震時,車籠埔斷層讓新社一帶瞬間隆起九公尺。從這個角度看河階地形,就會知道大地變動不斷考驗著我們。在台東與花蓮的縣界,海水拍打造成海蝕平台,可以看到連續七層不同高度的海蝕凹壁,因此我們知道海岸也在隆起。每年此處海岸大約上升四到六公釐,看似平靜的潮起潮落其實藴涵著一個劇動的現場。

關心我們生長的土地
臺灣受到地殼擠壓,有很多地震、斷層,從一張臺灣地圖上,我們看見潮州斷層綿延七十公里,再往南,恆春斷層通過核三場位址;加上東半部的兩個斷層,臺灣南部就像是一個楔形般被擠壓上來。在臺北盆地和臺中盆地,分別也有四條斷層經過。當地震來襲時我們應該如何反應?這就是我們利用地形知識來永續生存的重要基礎。

從人類聚落的分佈圖,我們看到聚落隨著時間演變。在臺北地區,1895年只有零星聚落;1904年出現了城中區、萬華及大龍洞一帶的人口分佈;到了兩千年,幾乎所有低平的地方都被佔據了。利用工程手法,我們不斷在挑戰大自然對我們限制,例如開發脆弱的關渡平原、社子島等地區,這裡是基隆河與淡水河的交匯口,海拔只有零到一公尺,容易有洪患。在一個公民社會裡,諸如洪水等議題需要被拿出來討論,因為我們應該關心國家社會、關心自己生長的地方。

臺灣地形獨步世界
地景就像一本地書,每個地層都有他的故事,等待我們慢慢去解讀。

玉山主峰在短時間內被擠壓、南湖大山的冰川地形、陡峭的奇萊山……台灣有許多獨步於全世界的地景,讓我們引以為傲,我們也希望能掌握足夠的資訊去瞭解它。

我們經常受到自然地景的鼓舞,比如澎湖許多地形,是岩漿噴發後從中間慢慢冷卻所形成,看它的顏色、質地、線條,其中都有自然的規律性和美;而這些地景在地表受到侵蝕後,風化剩下小小的山頭,也是非常特殊的景觀。 去一趟野柳,你能看到地下水層層滲透,在岩石上作成如同山水畫的條紋。地景之美需要我們靜下來慢慢去欣賞,只要細心觀察便會發現許多很有特色的現象。

陽明山國家公園火山,在二十萬年前最後一次噴發,到現在仍持續有一些後期火山作用;南台灣泥火山內的天然氣噴出後形成氣泡,粘土粒徑質地的泥和水攪和之下,點火下去天然氣便會點燃;再說到野柳的燭臺蝕,全世界幾乎沒有相同的景觀。擁有這樣些寶貴的地景,如何利用它是我們的任務。這些地景在細心照顧之下,扮演環境教育的重要角色,也是很重要的觀光資源及生態資源。

身處動態的地景現場
臺灣地景不但難得,同時也非常脆弱。當你拍下一張照片時,地形可能就在變化。在台灣小琉球的蘑菇頭地景,是海水長年拍打岩石的結果;在花蓮,相似的石雨傘三十年來一一倒下,現在只剩一個。這些地景與許多生物一樣,正在瀕臨絕種,需要我們花更多時間去瞭解、去愛護它。

從大時間尺度來看,臺北觀音山附近擁有一級古蹟——大坌坑文化遺址,高度約四十公尺,代表著六千年前海岸線;十三行文化遺址也在這附近;我們現代人則在同一個區域興建臺北港,企圖把開發建設容入原本的地景。在同一個地方,還有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水庫及臺北港的興建造成泥沙減少,海岸線後退,使我們擔心挖子尾是否有一天將不復存在?如此的變化,都需要我們利用地形的知識,作長期的關心與觀測。

澎湖雙心石滬就是利用大自然知識生存的典範:雙心石滬已經七十年,歷經多少颱風豪雨,是因為當地居民不斷維修,作為永續生存的基礎。澎湖總共有五百多個石滬,隨著地形不同而有不同的型式,這都是當地居民海洋知識和地形知識的結晶。

這塊土地是我們的棲地,卻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壞。九二一大地震受創嚴重的中橫谷關壩一帶,比較不同時期的衛星影像,發現地震前原本植生覆蓋的地區,在地震後出現了崩塌;地震更造成地表鬆動,隔年六月一場豪雨之後,泥沙沖刷,地表裸露更加嚴重;直到五年之後,仍然有大量泥沙向下移動,敏督利颱風的豪雨對此地區又再次造成傷害。如今植生已經大致恢復,然而中橫公路仍然肝腸寸斷,非常危險。在這裡,台電廠出水口因為地震而被埋掉八公尺,第二年桃芝颱風又帶來高達三十公尺的泥沙,不出幾年,颱風又將淤積的泥沙全數帶走。在這個節點上,我們清楚看到大自然的力量有多麼驚人。

莫拉克颱風時,小林村總共降下了兩千公釐的雨,其中連續二十四小時單位時間雨量高達五十公釐,這樣強烈的侵蝕之下,就是兩千八百萬立方公尺的泥沙崩塌。大雨和侵蝕都是天然作用,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人們,該要如何應對,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面對脆弱的環境,我們是否要一味的相信夠過工程技術便能勝天?或是有時候應該要跟大自然妥協?

我們的土地是處處受到限制的,但也充滿了生機,該如何從經驗裡學習去趨吉避凶、永續利用這塊土地,是地形學帶給我們的啟示。

 

--
本文整理自:103/4/19下午由林俊全老師在臺大應力所國際演講廳所主講之「地形溯源 地景-人類活動的舞台、生態的棲地」的演講內容>>現場全程影音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Visited 43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