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最毒的弒君者

分享至

■弒君者啊!徒有金山銀山卻換不回你的劍,感覺如何?
老實說,小事一樁。你看,我還有刺!

 

1. Malo kingi,the Common Kingslayer。來源:GondwanaGirl; distributed under a CC-BY 2.0 license

作者│貝姬‧庫(Becky Crew)
翻譯│張孝耘

上圖中這種小水母是世界上最毒的生物之一,由於渥太華州雀巢研究中心(Nestlé research)科學家羅伯特‧「君」(Robert King)死在牠的觸手之下,因此被冠上了「平民弒君者」(Common Kingslayer)的封號。

羅伯特是在2002年和朋友到澳洲昆士蘭(Queensland)道格拉斯港(Port Douglas)外不遠的奧玻爾礁(Opal Reef)浮潛時「遇刺」身亡。同年早些時候,英國旅客理查‧喬登(Richard Jordan)在700公里外的漢彌爾頓島(Hamilton Island)被一隻水母螫到,水母刺中的毒液引發了伊魯坎吉症候群(Irukandji syndrome),使喬登成為第一位因此死亡的病例。伊魯坎吉症候群是以昆士蘭凱恩斯(Cairns)附近的澳洲原住民部落而命名,造成這種症狀的水母是全世界熱帶及溫帶海洋裡十種有毒水母之一,其中有許多種都可在澳洲附近海域看到。

兩隻Malo kingi標本,由於防腐劑而失去透明性。來源:Lisa-Anne Gershwin

伊魯坎吉症候群很少致人於死,但是患者多半需要送醫治療。它的症狀大約在被刺到後五至十分鐘開始發作,一旦發作極其難受,典型的症狀包括下背劇痛、嘔吐和肌肉痙攣,特別嚴重的可能會發生中毒性心臟衰竭、肺積水或腦溢血的現象。大約有30%的病例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心臟衰竭,約有五分之一會發生危及生命的倂發症而導致最後需要靠維生系統來維持生命。

澳洲北部熱帶水域在2002年時出現了為數破紀錄的水母,牠們被異常強大且不規則的風吹到沿岸及觀光沙灘邊。平常每年11月到5月的觀光假期,因伊魯坎吉症候群送醫治療的人數平均約30人,但2002年光是12月到1月在凱恩斯僅一家醫院的就醫人數就飆高到80人。那年發生了首起也是唯一一件因伊魯坎吉症候群而死亡的病例。死者喬登在那之前幾個月曾動過開心手術,也許是造成他症狀特別嚴重的原因,但羅伯特被刺時身體狀況良好,他送醫後因為毒素引起的高血壓導致腦內多處出血而死。

水母傳遞毒素的部位是刺絲囊(nematocysts),當牠的觸手碰到受害者時,毒素就經由這些小小的魚叉狀的刺射進皮膚內的血管中。喬登身上沒有找到刺絲囊,所以很難確定肇事者是哪種水母,不過大家普遍認為是聖靈群島(Whitsundays)海域的一種名為Carukia barnesi的箱形水母(box jellyfish),這種水母一般稱之為伊魯坎吉水母 (Irukandji jellyfish)。

羅伯特身體和衣服上找到的刺絲囊,交由澳洲CSIRO(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簡稱) 的水母專家麗莎-安‧葛施文(Lisa-Anne Gershwin)加以檢驗,她在2007年的《動物物種》期刊發表結果(2007 Zootaxa paper)表示她從未見過這種刺絲囊。她把這些刺絲囊的細胞和她在1999年發現的其他新品種的標本比較後發現完全吻合,於是將這種水母以被牠刺死的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稱之為Malo kingi

有些箱型水母(box jellyfish,cubozoans) 重達2公斤,但有些則非常細小。Malo kingi和鐘形的C.barnesi很像,其鐘狀傘體不超過3公分,不僅很小而且透明,所以在水裡很難發現。牠和其他品種水母的區別在於牠的四個觸手外繞著一圈圈奇特的環狀組織。

葛施文的報告中認為Malo kingi對人類的危險性仍不明確,因為有數起攻擊案例都只有造成輕微的症狀。1960年代的澳洲醫學毒理學家傑克‧巴恩斯(Jack H. Barnes)曾以身試毒,結果病勢很輕微。他在報告中甚至把攻擊他的水母叫做「偽伊魯坎吉」(Pseudo-Irukandji),因為牠的毒性不夠施展伊魯坎吉症候群的威力。葛施文指出巴恩斯選的標本剛好是最小,很可能也是最年幼的水母,而且被關起來可能會擾亂牠的毒性:

(左) 成年的Malo kingi觸手上的環狀組織。(右) 年幼的偽伊魯坎吉水母,觸手上缺了該物種特有的環狀組織。來源:Lisa-Anne Gershwin

「他的樣本在進行叮螫實驗前已經被關了好幾小時,水母叮螫的能力在這種情形下到底受到怎樣的影響未經證明,但我常常看到箱型水母會互螫或刺擊容器的四壁,所以不難想像牠們在實驗前可能已經耗掉了許多叮螫能力,而且還沒來得及恢復。」

葛施文在2003年調查羅伯特死因時也被M. kingi螫到,她的症狀和巴恩斯一樣輕微。攻擊她的水母也同樣很小,而且她注意到這隻水母的觸手沒有M. kingi特有的環狀組織和生殖腺,表示這是一隻年幼的水母。「我2006年在道格拉斯港,兩隻手的整個手掌都被這種水母刺到,但沒有發生全身性反應」她說,「不過兩手起了嚴重的水泡,而且大約一個星期以後脫了好幾層皮。這隻水母標本檢驗後證實尚未成熟,之後我們又幫牠做了DNA分析。」

葛施文仔細地檢查了另外幾個沒有造成生命危險的M. kingi叮螫病例,發現也都不可能歸因於成年的個體樣本。她的結論是「很可能當偽伊魯坎吉成年後,生理和化學屬性就同時改變,進而出現具有致死力的環狀組織」。所以如果你會碰到弒君者,最好挑隻小寶寶。

●原文出處: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running-ponies/2013/10/07/the-smallest-and-deadliest-kingslayer-in-the-world/

 

(Visited 140 times, 2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