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表演精采嗎?別相信掌聲

分享至

■ 下回看完一場不怎麼好的表演後,聽到眾人掌聲持續不歇,別再瞧不起大家的品味了,因為一份新研究指出,觀眾的反應不全與表演品質有關,跟其他觀眾的關聯還比較大。

圖片來源:Comstock/Thinkstock

編譯|汪芃

根據前人研究成果,鼓掌有點像傳染病,由幾個個體開始,傳染給越來越多人,最後讓所有人都「感染」;接著掌聲越來越零落,「疫情」便逐漸終結。但先前學者一直不了解觀眾之間確切的互動情形。

而最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的數學學者李察.曼恩(Richard Mann)解開了這個謎。曼恩的研究團隊在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找學生進行實驗,將學生分成13到20人不等的小組,讓每組人聽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口頭報告後一起鼓掌,並將過程錄影帶回研究室分析。

這份研究成果已於6月18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界面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的網站上。分析結果指出,鼓掌其實有點像同儕壓力,若觀眾中開始鼓掌的人多,大家跟著拍手的機率也就高,舉例來說,在已拍手觀眾比例為50%和5%的情況下,前者帶動大家跟著拍手的機率是後者的10倍。此外,大家停止鼓掌的原因也一樣。

曼恩團隊還得到幾項有意思的發現,好比大家之所以開始或停止鼓掌,是根據耳朵而非眼睛所接收到的訊息。他解釋,大家不必親眼看到其他人拍手,只要聽見別人拍手就會想跟著拍。

更特別的是,表現好和表現差的口頭報告可能贏得一樣長的掌聲。曼恩說:「以掌聲長度來判斷演講好壞並不一定準確。」觀眾席間隨機發生的互動很可能大幅影響掌聲的長度,演講品質並非唯一指標。

而其他幾份研究則指出,發噓聲等高風險動作有其臨界點──如果有一定比例的人發出噓聲,造成某程度的影響力,則接下來其他人跟著噓的機率就會大幅提高。但曼恩說,鼓掌卻不一樣,雖然聽到別人拍手,自己拍手的機率也會變高,但並不會出現拍手人數達特定比例後、大家突然都開始拍手的情形。

而這份研究獲得了康乃爾大學資訊工程學者瓊.克萊恩博格(Jon Kleinberg)的掌聲。克萊恩博格表示:「鼓掌是一種短時間的人類互動過程,而這個研究以很有趣的方式觀測這個現象。」克萊恩博格指出,在鼓掌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即時意識到身邊的人的行為,可說是一種值得研究的特殊社會行為。所以下回你拍手時,不妨想想這件事。

--

報導出處:Don't Trust the Applause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5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