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線上】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分享至

■ 這篇在一個月內被推薦六萬一千次的文章說,念博士是進難攻退難守的抉擇。就經濟上而言,博士無法創造超越碩士的產值;學術職位也早已供需失衡,博士訓練因此成為人力浪費的來源。

馬丁路德:「你說的學術界跟我這時代的,有一樣嗎?」(設計對白)

編譯 ∣ 周炳辰

  1517 年萬聖節前夕,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維滕貝格(Wittenberg)的教堂門板上釘了 95 條論綱(theses),他身為思定會的修士,認為基督徒無法買通前往天堂的道路。那是一個「研究論文」可以只是一個單純的論點的時代。現今,博士論文同時是想法也是原創研究的證明,每年均有數量繁多的博士班學生以此為目標。在許多國家,博士學位是學術研究工作的基礎,是獨立研究的入場券,它被視為指導教授和學徒密切合作的結晶、智慧的傑作。

  取得博士學位所需要的條件依國家、學院、領域而有所不同,有些學生必須先完成為期兩年的碩士學業,有些會獲得補助,有些只能自費。博士班學生可能只要作研究,但也可能要上課、考試,或督導大學部的學生。數學論文可能只有十餘頁,歷史論文卻可能逾百頁。因為這許多不同,當一位博士終於誕生,他可能二十出頭,也可能四十多歲了。

  對許多博士班學生而言,他們的共同的經驗是「不滿」,甚至有些學生會以「奴役」形容自己的工作。一週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小時,微薄的工資和不確定的未來。有一個說法是:「如果你的辦公室比家漂亮,而且開始有喜歡的泡麵品牌,那你很可能是研究生!」

  「研究所本身並不令人沮喪」一位剛向我們坦承他喜歡免費披薩的學生表示:「令人沮喪的是搆不著那個終點。」滿腹牢騷的學生到處都是,但是每年生產眾多博士的學院系統顯然大有問題。博士供過於求了,雖然他們是學術研究的基本人材,但博士的人數和職缺的數量卻沒有太大的關係。業界領袖常常抱怨找不到高度專業的人材,似乎影射學界沒有教導研究生「有用」的東西。某些辛辣的評論家甚至將博士班比喻為傳銷詐騙或龐式騙局(Ponzi scheme)。

提貨豐沛

  回顧歷史,大學學位可以視為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特權,許多教職員都沒有博士學位,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高等教育擴展,連帶地對講師的要求也提升。到了 1970 年,美國的大學率先擴展高等教育,生產的大學生數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理工領域的博士則是全世界的二分之一(美國人口在當時僅占全世界百分之六);現在,美國每年生產 64,000 位博士,是 1970 年的兩倍。

  不過,其它國家也開始趕上,在 1998 年到 2006 年之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諸國所頒發的博士學位成長 40%,相較之下美國成長 22%。墨西哥、葡萄牙、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的成長最可觀。日本雖然年輕人口減少,博士學位的產量仍然成長 46%。這些成長多半反應美國之外大學教育的擴展。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勞動經濟學家弗里曼(Richard Freeman,1943-)表示:2006 年美國僅錄取全世界 12% 的學生,但各地大學已發現博士班學生是便宜、幹勁十足、容易處置的勞工,擁有更多的博士班學生就可以作更多的研究,甚至可以拿學生充作教職員使用。美國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研究生助理上課九個月的年薪約 USD 20,000,但美國教授的平均薪資是 USD 109,000,比法官和裁判官(magistrates)還高。

  博士的產量已經影響大學講師的職缺,海克(Andrew Hacker,1929-)和德萊弗(Claudia Dreifus,1944-)最近的書指出:美國在 2005-2009 期間出產逾十萬個博士學位,然而這段期間只增加一萬六千名教授;在加拿大,2007 年新增 4,800 個博士學位,卻只增聘 2,616 名教授。利用博士班學生教導大學部學生導制全職的教職空缺減少,目前只有少數快速開發國家,例如巴西和中國,有博士短缺的現象。

供需失衡

舉手之勞做環保,愛心回收研究生

  在各研究領域,相似的故事屢見不鮮,一位學生將博士班學生和約聘的博士後研究者(postdocs)比喻為「學界醜陋的小腹」,數目過剩且負責絕大部分的研究工作。弗里曼 2000 年以前的資料顯示:美國生命科學領域教職員的職缺每年只成長 5%,只有二成的學生可以獲得;在加拿大約八成的博士後研究者年薪不到 USD 38,600(未稅),大概和建築工人差不多。在某些地區甚至必須擁有五年以上博士後研究經驗,才可能獲得安穩的全職工作。

  這些價格低廉的博士和博士後研究者成為大學和國家研究能力的生力軍,但這不見得是好事,當流行風潮轉變,可能浪費大量的頂尖專業人材。前蘇聯的史普尼克(Sputnik)人造衛星計畫引起眾多學生投向物理學,物理學博士的人數也大幅增長,但當越戰爆發,科學經費削減,人材也因而浪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物理學教授施瓦茨(Brian Schwartz)回想:七○年代至少有五千名物理學家,最終只能在其它領域找工作。

  美國博士教師工會蹶起代表大學和博士班學生之間的不成文約定已經開始瓦解,即:現在薪水或許很糟,但明天會更好。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早在六○年代就成立學生教師工會,最近加入工會隱然成為熱潮,一些私立大學也開始有工會。耶魯大學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認為學生教師不是員工,是學徒,並反對工會成立。2002 年,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成為第一個承認博士教師工會的私立大學,但三年後中止和工會交涉。

  在某些國家,例如英國和美國,低靡的薪資和前景和外籍博士班學生的數量相關。弗里曼估計,在 1966 年有 23% 的理工博士學位頒發給外籍生,但到了 2006 年卻增加到 48%,這是因為外籍生比較願意接受惡劣的工作環境,供給豐沛、物廉價美的外籍勞力也有助於壓低薪資。

  博士學位的支持者認為:不是每一個博士班學生都想要學界的工作機會,就算不在學界工作,就讀博士班仍然是值得的投資,許多學生會轉而爭取民營企業的工作機會,例如一些業界的研究工作。縱然如此,輟學率似乎顯示仍有不少學生感到心灰意冷。在美國,僅有 57% 的博士班學生在十年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人文領域大多數的學生自費入學,卻仍只有 49% 的學生完成博士學位,而且更悲慘的是,其它領域的輟學大多在前幾年離開博士班,人文領域的輟學生卻常常選擇掙扎到最後,才失落而去。這些原本都是全國最好的學生。某個美國大學所作的研究顯示,中輟學生和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在智能上並無分別,他們離開博士班的理由是因為指導不佳、糟糕的就業前景和缺乏金錢資助,讓他們無以為繼。

  那些順利在學界之外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亦不盡順遂。博士研究的領域太專門,大學多半無法輔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畫,而指導教授對於無意待在學界的學生往往興趣缺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研究指出,在比利時、捷克、德國和西班牙,逾四成半的博士在獲得學位之後只能找到暫時性的約聘工作;而在斯洛伐克這個數字更超過六成。其中大多數是博士後研究者。在奧地利有三分之一的博士最終只得從事和所學毫無關聯的工作。在德國有 13% 的博士作低收入的工作;在荷蘭則有 21%。

所差無幾

  不過,博士的所得至少比大學畢業生高。凱西(Bernard Casey)在 《高等教育政策和管理》(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發表的研究顯示:英國擁有學士學位的男性收入所得較可以上大學,但選擇不入學的男性高出 14%;擁有博士學位的男性則高出 26%;擁有碩士學位的男性高出 23%,和博士差不多,但完成碩士學位最快只需要一年。在某些領域,博士甚至沒有較高的收入,例如數學、資訊、社會學和語言,擁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對收入沒有影響,在工程、科技、建築和教育領域,碩士甚至博士的收入更高。只有在醫學、商業、財金和某些科學領域,博士和碩士的收入才有較顯著的差距。

  施瓦茨認為,博士班教授的技能,只要花更少時間就能習得。「三十年前,華爾街有些公司顧用擅長解微分方程的物理學家當『寬客』(quants,即定量分析師),於是現今就有為了金融業教授高等數學的短期課程。」他說:「相較之下,只上過一門微分方程的物理學博士就沒有競爭力了。」

  許多學生說他們是為了愛追求學問,教育本身即是目的,有些學生不太計較能夠從學位證明獲得什麼。英國一項關於博士畢業生的研究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畢業生為了享受學校生活或避免就業壓力才成為學生,在工程領域這個數字高達五成。在科學領域補助較容易取得,卻也因此不知不覺就成為博士班學生。不過待在大學有好有壞。接受「太多教育」的員工較容易對工作內容感到不滿、生產力低落,較容易想要離職。

  學者面對「博士學位是否值得」的問題常常以「這個世界會不會『藝術過剩』或『文化過剩』」來考慮。他們相信學識會由學府滿溢,造福社會,讓世界更健康、更具生產力。但就算這是真的,對於個人而言,追求博士學位仍有可能是一個糟糕的決定。學者和學校的利益往往和博士班學生有出入,學者理所當然希望更多聰明的學生留在學校,研究生帶來研究經費,對指導教授發表論文也有幫助,於是學者往往揀選那些資質優秀的大學部學生,勸導他們成為研究生。學者沒有理由勸優良的學生離開學校,至少一開始沒有。一位女學生提到她一開始被閃亮亮的機會吸引,但在七年辛勞的工作之後,她半開玩笑說:現在只想找一個有錢的丈夫。

  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心理學教授哈里斯(Monica Harris)大概是例外,她認為博士太多了,乾脆不收學生。像這樣的單方面的學術節育畢竟罕見。某常春藤聯盟主席在被問及博士供過於求的問題時表示:頂尖學校抑制博士班學生的數量,只會讓其它院校有機可乘罷。

高貴的追求

  追求博士學位的缺點眾所皆知,筆者在十多年前完成頗為無用的理論生態學(theoretical ecology)博士學位就已經知道。歐洲正試著規畫他們的高等教育,其中就有些學府想要推動比較系統化的美式博士學程。為研究買單的各大機構已經開始發現,許多博士習得的技能在業界不太有用。寫實驗報告、作學術簡報和進行為期半年的文獻彙整對於一個必須快速消化專業知識,並解說予一般大眾理解的業界而言幫助不大。現在有些大學開始教授溝通、合作之類的軟技能,例如英國就有一個為期四年的 NewRoutePhD,宣稱會協助學生發展這類技能。

  激勵和評量機制也在改變。某些系所以博士班學生的數量,將其視作成功的指標,但對學生而言,那些博士班學生是否可以快速地找到穩定的工作,以及他們的收入,或許是更有用的指標。如果有某種懲處機制可以管理那些漠視博士供過於求,超收學生的人,完成博士學位的學生比例就會增加。

  博士班學生都曾經是班上最聰穎的人,無論做什麼都做得很好,拿過各式各樣的獎項和獎勵。當他們進入研究生涯,大概不太能夠接受在學術系統裡為他人所用,或者聰明才智和辛勤地工作換來的不一定是成功,大概難以接受自己也許一開始就是入錯行的想法。或許他們該好好運用研究能力,探討這群「可隨意處置的學術人材」──也許有人該為這件事寫篇論文!

  

原文譯自: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經濟學人)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2,40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53 thoughts on “【學術線上】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 2011 年 01 月 28 日 at 17:44:28
    Permalink

    冒昧提一下,95 theses, 通常在西洋史裡面譯成「九十五條論綱」,如同原文所說「那是一個『研究論文』可以只是一個單純的論點的時代」,那是95個論點條列而成的大字報,不是95篇論文。

    Reply
  • 2011 年 01 月 28 日 at 22:05:18
    Permalink

    嗯嗯,已修正。謝謝~

    CASE PRESS板僕 敬啟

    Reply
  • 2011 年 01 月 29 日 at 08:44:04
    Permalink

    文中一開始所提到「思定會」,應該是「奧古斯丁修會」(The Monastery of the Augustinian Hermits)

    Reply
  • 2011 年 01 月 29 日 at 11:48:38
    Permalink

    昨天和一個正在攻博士的法師,也是昔日的學生,談到這個問題,我問他為什麼不念佛學院,他認為這個博士學位對他將來的mission有幫助,我又問他將來的mission主要是對信眾還是對社會,是弘法還是普渡。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其他的宗教。
    個人認為馬丁路德的工作有極強的社會傾向,類似的情形是聖嚴,博士的職業訓練和器識培養如何平衡,的確是個需要拿捏的議題。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0 日 at 13:00:25
    Permalink

    我是個剛考完學測的高三生,
    一直很期望之後能進入貴校的大氣系就讀
    也總是希望以後能走上研究一途,出國發展

    但是看完這篇,依舊嚮往研究
    (雖然不一定能如所願,但想朝那方面邁進)
    卻有點茫然了......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0 日 at 18:12:33
    Permalink

    大學四年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想。不必現在就急著決定啊。(以上為個人發言,不代表任何單位XD)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1 日 at 00:15:30
    Permalink

    去跟吳俊傑或郭宏基教授談談,也可考慮先念物理或物理化學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1 日 at 00:36:58
    Permalink

    我覺得 disposable 翻成「免洗」或「可隨意處置的」都怪怪的
    翻成「用完即丟」如何?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1 日 at 09:15:43
    Permalink

    其實可以用「拋棄式學術」。
    我也是剛考完學測的高三生,就跟大多數的高中生一樣,嚮往著進入NTU。
    我是想要進生命科學系,也有往這方面長期發展的打算。
    但是讀到這篇文章後,不禁激起一番反思。
    如果讀博士在今天真的是一種「人力浪費」,那我若隨著台灣的潮流讀了大學,再來是碩士、博士,會不會真的浪費了好幾年呢?尤其那幾年是在20幾歲之時,正是年輕力壯的黃金歲月,我擔得起這個風險嗎?
    會不會我讀完博士之後赫然發現,這世界已經不需要這專長了?
    或者是可以把這幾年花在可能更好的選擇上,比如加入非營利組織、旅行、做義工、踏入社會職場...等等,向生活求取有實無名的博士?
    彷彿不遠處有個交叉路口,一個dilemma。

    Reply
    • 2024 年 01 月 20 日 at 10:51:39
      Permalink

      現在已經過了十年了,想知道您現在的想法有沒有改變。

      Reply
  • 2011 年 01 月 31 日 at 09:25:22
    Permalink

    在醫界的臨床工作中,disposable的相關衛材確實具有splai所言的「用完即丟」的現實意含.

    Reply
  • 2011 年 02 月 05 日 at 19:13:19
    Permalink

    我也不確定 disposable 該怎麼翻比較好,考慮過幾種可能,最後太想睡了就定下來了!

    我想問題在於英文裡 disposable 的意思比較複雜,舉極端一點的例子:disposable income 不太有「可棄」那方面的意思;disposable labware 卻大都不可以隨意處置。XD

    如果更精細地談,這裡指的應該不是用完就丟掉(博士班學生也沒有被丟掉,只是可能不太開心),而是在某種巨大的宏流之中被推擠、放置、心勞意攘不得已。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1 日 at 21:19:16
    Permalink

    針對文章標題中譯的問題,個人在第一時間也覺得disposable翻為"可拋棄"或"用完即丟"會比"免洗"更容易理解。
    此外,沒有人提到academic這個字的翻譯。academic這個字在原標題"A disposable academic"中的位置應該是名詞,而academic的名詞查了字典是:

    1.大學教師, 教授; 大學生.
    2.學者; 學究

    似乎不應該翻成"學術",若再仔細看原文,完整的標題應該是:

    Doctoral Degrees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

    所以我認為筆者認為用完即丟的是Doctoral Degrees 而不是PhD Student,所以應該是指博士或博士後研究員,而非博士生,也就是在描述當博士生拿到博士後,指導教授因為沒辦法付高薪也沒辦法幫自己的博士謀出路,而博士需要工作,只好自己想辦法,形同被教授拋棄一樣,有的教授甚至會在學生畢業前就告訴學生,要學生自理未來。

    所以,The disposal academic 翻成 "可拋棄式的學術長工" 之類的,或許比較貼切。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1 日 at 23:38:54
    Permalink

    如果不計較直譯,也可用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博士頭銜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07:48:59
    Permalink

    The disposal academic 翻成 "可拋棄式的學術長工",聽起來很辛酸。不過也很傳神。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10:45:56
    Permalink

    讀後心有戚戚焉
    我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
    留在美國找工作(教職和業界都找)
    先投了一百封履歷
    幾乎石沉大海
    當然光是身分的問題就喪失了許多機會
    後來靠著朋友的關係找到一間研究機構當個小小分析師
    替別人做研究但自己卻掛不到名
    薪水也是普普(我單身所以還過得去)
    唯一的好處是身分問題解決(辦H1b)
    工作快滿一年後決定再去找新頭路
    這一輪又是瘋狂地投了五十幾家(都是學界)
    結果也是沒下文
    後來仍舊是靠朋友介紹跑去一間還算有名的學校當postdoc
    薪水頓時少了1/3
    但至少發文章可以掛名了
    好歹增加一點學術價值
    只是下一站能去哪裡,實在很茫然
    也不是說不想回台灣
    只是一打聽才知道台灣的教職缺情況更糟糕
    當然去一些阿里不達的技職學校是一定可以的
    但那些學校甚麼時候會倒掉
    誰也無法預測
    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Reply
    • 2012 年 03 月 30 日 at 14:12:43
      Permalink

      您好,
      我曾經是您口中的阿里不達技職學校的五專生,
      但幸運的是,我在技職學校裡遇到很多好老師,
      因為有老師們的鼓勵,五專畢業考上國立科大,
      當完兵再考上日本公費,目前在日本唸博士班,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選擇從技職學校開始教,
      台灣社會普遍認為技職體系總比不上高教體系,
      但技職體系的學生的表現不見得就會比普大差,
      如您也有機會任教技職體系,請改變一下心態。

      Reply
      • 2015 年 04 月 08 日 at 23:36:53
        Permalink

        你好強,可以全部對齊...說真的,你是不小心的還是故意的?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7:08:57
        Permalink

        真的強。Wish you all the best!

    • 2015 年 04 月 09 日 at 21:52:46
      Permalink

      阿里不達的大學 美國更多
      在窮鄉僻壤的地方 都可以發現大學存在 哇!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8:25:49
        Permalink

        如果是社區大學的話,應該不能相提並論喔

        另外(因為最近在找社區大學的工作),美國的社區大學基本上都有open-door policy

        意思就是:來者不拒(當然得交學費就是了 XD)

        當然台灣錄取總額比考生人數多也是種實質上的open door policy就是啦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22:35:08
        Permalink

        不是community college 我說的是四年制university 可以發正式學士學位的喔
        美國有一堆名字你連聽都沒聽過的大學
        例如哇啦哇啦大學 Wala Wala University 你聽過嗎?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12:51:46
    Permalink

    看完文章有一種作者只是想嘲諷念博士或者有博士學位的人. 我想從小到大 沒有人敎過我們 唸完博士一定賺大錢 一定出人頭地的吧. 書唸的多 本來就沒有比較了不起. 唸書的重點在於 你在過程之中 學到了什麼, 而不是結果. 決定要念, 就不要事後哀哀叫, 念博士的人 都是大人了, 要有能力作決定,承擔結果.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7:18:01
      Permalink

      1. 原作者本身也念博士也有學位,若有嘲諷那也必然包含自嘲的成分。

      2. 以一個人的角度來看 "念博士的人 都是大人了, 要有能力作決定,承擔結果" 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人才的浪費,浪費人才難倒不能說是一種國家安全的問題?

      3. 如果所有"大人"做的決定都得要自己承擔後果,那麼詐騙集團不該逮捕,買賣吸食毒品也應該無罪。

      Reply
      • 2015 年 04 月 20 日 at 20:46:03
        Permalink

        1. 就邏輯而言,原作者覺得念博士是種浪費;但這無法代表大多數博士。即便假設真有50%以上的博士不值得念,那也只反映出對這世界的一個常見觀察:這世界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只佔極少數。試想有多少插畫家會成為幾米(或是退而求其次,成為專業插畫家以此為生)?有多少網球員會成為阿格西(或成為職業球員)?有多少軟體專案以失敗告終(無法交貨)?有多少明星可以成為奧黛麗赫本(或是,至少可以混碗飯吃)?有多少書籍可以有再版的機會?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這不是(至少不全是)博士學位或學術體系的問題。試想需要重大投資的事物有多大的風險。

        2. 是的,不過本來世界處處就充斥著此種浪費,不可否認吧。這是教育特有的問題嗎?

        3. 引喻失義。詐騙集團和吸毒都會傷害他人(至少有相當大的可能會傷害他人),這和讀博士怎可相提並論?後者頂多是所學沒用處、出路渺茫而已。(當然,如果做的是違法或違反道德的研究又另當別論。)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13:17:34
    Permalink

    求職這個階段是每個高教畢業生必經之路,在台灣碩士的清況最好,學士、博士都辛苦。
    我當初在美國雖然沒有無頭蒼蠅式的找工作,但因為適逢石油危機,連postdoc的工作也是投十中二而已,遑論教職或工業界,不過求職的經驗上遇到了幾位頗有心的recruiters,短短的談話使我在後來幾波的求職過程中,成了一生第二次極好的自我教育經驗。從內到外的形象、心志、能力、態度...的自我檢視終於成為我的終身習慣。
    後來回台大工作的頭幾年,自我調整的過程也直接受到了影響。這個經驗至今仍是我與學生津津樂道從失敗中學習的實例。
    話說回來,這個經驗還引領我後來深入思考西方大學、研究所教育的意義,也更明白為什麼Ph.D.不是求職證書,而是教育文憑。我們從過程中獲得的是學習的啟發,而遠超過職業訓練。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20:01:00
    Permalink

    jtchen :
    不過求職的經驗上遇到了幾位頗有心的recruiters,短短的談話使我在後來幾波的求職過程中,成了一生第二次極好的自我教育經驗。從內到外的形象、心志、能力、態度…的自我檢視終於成為我的終身習慣。後來回台大工作的頭幾年,自我調整的過程也直接受到了影響。這個經驗至今仍是我與學生津津樂道從失敗中學習的實例。

    不知是否可分享一下這部份的經驗給大家?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3 日 at 11:20:30
      Permalink

      其實都是些不顯眼、不經意的話
      美國學校有許多業界的來校面試,學生可以丟履歷進去,被選中了就赴約面試。
      有一次是面試者開門見山,知道我沒有綠卡,就不必再問下去,但已排了三十分鐘面談時間,他說不介意和我聊聊。
      我記得最深的是他說,面試不只是公司挑人,也是被面試者選公司的機會。每一個人不管得到幾個plane trip or job offers,最後只能選一個工作。
      後來我的確發現周圍同學中有人面試順利,Plane trips超多,選了高薪公司,進去後卻不適應。有人僅有的兩個offer,選了自己有興趣的,進公司後,靠著well planned on-job training,在第一年程度就突飛猛進。
      求職是非常容易患得患失的經驗,從此我就學著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多下功夫,而不要在操之在人的事情上枉費心思。Decision-making的能力比運氣重要。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3 日 at 11:51:49
        Permalink

        另一位是看到我回答不出問題有點緊張,就告訴我沒有人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能涵蓋未來所有的工作範疇,他是要找出進公司後能上進、肯學習,進公司兩三年或三五年後能回饋公司的人。
        這正是我們在談的問題,面試者不是在三十分鐘裡要了解我懂多少知識而已,而是要判斷我有多少學習的潛能。更重要的是他要判斷我發展專業能力的態度與特質。
        我有的只是在一個狹窄範圍內專精的專業知識,他的工作卻是在一個寬廣的面向上,要做正確的判斷,這才是我博士已快畢業,卻仍然尚待開發的能力。
        暫時到此吧。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8:29:40
        Permalink

        謝謝你的無私分享(對一個正在找工作的人助益很大)

  • 2011 年 02 月 12 日 at 23:28:07
    Permalink

    這篇文章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上在探討博士的意義:求職。這樣的思維不能說有問題,但卻有種過於商業市場的銅臭味,失去了學術該有的本質及價值。當然麵包很重要,也常被視為最重要的趨動力,但是這是學術的最終目標?拿到博士學位就是要賺更多錢,更好的生活,這樣的思路似乎有所偏頗。應該去想想,博士的意義及目的,這篇文章才會比較客觀。

    學術就是要去發現知識,並且貢獻到整個社會、國家、國際、更甚是整個地球,讓世界變的更美好,更進步。例如:研究環保綠色議題,為的不就讓地球能夠永續發展。因此,學術的意義及價值就在於”發現知識”,這價值並不是商業能夠衡量的。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價值多少?想必他應該不是為了錢,而是一種對知識追求及學術貢獻的精神為目標的。

    念博士或得到博士學位永遠不會過剩,反而太缺!因為對社會發展會有顯著的成長,試想,若有個清潔工是個博士,他會只在打掃嗎?似乎不太可能,以他的聰明才智,有可能可以發展出一套有效率的打掃模式,甚至發明遠端控制打掃科技,進而提昇社會發展。每個產業若都有博士來研究,產生的貢獻價值永遠不會過剩。

    博士是追求學術價值及社會貢獻,若要商業的角度來評判,似乎在解釋上會有所誤差。

    以上參考

    Reply
    • 2015 年 04 月 09 日 at 21:59:57
      Permalink

      你這偉大的高調 趕快去跟研究經費核准部門說
      最近幾年深深有感不管各國 研究經費都在狂刪減中
      你要做研究 還不一定有錢給你做呢

      博士生的確不是已賺大錢為目的 但拿著靠近貧窮線的薪水 難道不該批評嗎
      這跟商業部商業化無關 而是博士生早已變成低級勞工 這是個事實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7:38:45
      Permalink

      現在學術界的所謂"亂象",有些人解讀原因正是銅臭入侵。

      但追求就業難道就是銅臭?古早歐洲很多史上留名的科學家其實都是皇家供養,要一個人吃不飽穿不暖無法成立家庭養育後代的同時還要醉心純粹的崇高的學術追求,那真的太不人性了。如果需要一個科學家真的有改善世界的才能,難道他不值得一點點物質上的回饋,讓他能夠更全心投入在改善世界上?又如果某個所謂的科學研究,最終無法給世界帶來任何可以衡量的"價值",那種東西應該被歸類於"玄學",因為藝術或者哲學,其實也都是可以賣錢的(賣書賣畫賣門票),為什麼能賣錢?因為滿足了人類的某些需求。

      有點講遠了,但我想要說的是你把社會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博士當清潔工?他根本競爭不過那些沒有念書而且身強體壯的應徵者,而且如果公家機關,有博士學歷的人規定一定要多拿一點薪水的話,那麼這位博士根本在清潔工的C/P值上面狂輸。

      金錢不是萬能,但錢財是種強大的推力。研究打掃科技的確需要博士,但那位/群博士99%一定是科技公司上班、整天上班就是寫程式,假如他白天8小時得做打掃工作,那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我相信未來的世界清潔工可能也會有等同於"今日"博士生的學業水平,就像台大物理系一位教授曾經說過:各位同學要有信心,你們中學時代就學過微機分,表示你們中學就跟牛頓一樣強!

      但那個時代的博士,放到現在來看一定像神!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4 日 at 04:30:22
    Permalink

    給23樓:同意您所說得,學術就是要發現知識。不過很多學術的東西也可以用定價來完成,這樣即使充滿銅臭味,也不失一個量化的基準。當然,一件事情的定價模式每個人都不一同,例如有人喜歡跑車,有人喜歡腳踏車,這兩樣的價值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也是可以定價的(其中一個參考數字就是諾貝爾獎金XD)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4 日 at 23:41:23
    Permalink

    看完後開始茫茫然了
    開始懷疑我的跳級決定是否正確
    因為我處的實驗室最近有博班學長不想念了
    頓時 我要負責兩人份的博班工作
    不但學的不專
    而且感覺我要做的方向太大
    我的博班生涯會使我更進一步
    還是如文中的"disposal academic"
    真是令人擔憂ㄚ
    當初只是對研究有狂熱的心
    所以就不管碩士班要不要念就一頭栽博士班了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at 17:22:35
      Permalink

      其實個人還滿好奇為什麼會遇到博班要做別人工作的情況?@@
      這是理工類博士的性質使然嗎?舉例來說,我們好像比較難想像一個哲學博士生因為同學離開學校,而被迫承接兩倍的工作。

      另外,承蒙某些大站轉載,本譯文居然在facebook上被轉了2500次!(而且還在增加)不能不讓人覺得,也許博士定位不清、負荷過重,真的在台灣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7 日 at 01:31:02
        Permalink

        這其實不僅是博士的問題,高教的投資都是如此,個人與社會的教育目標是職訓還是心志能力的擴增,都是日趨複雜。這和基礎教育十分不同。
        此外,有人主要是靠職訓或操作的學程成長,有人主要是靠抽象思考的操練成長,需求天份各異,所以每一個社會的教育制度如何訂定,是一個大學問。
        我曾經說過,台灣的制度好像用罰球線投球準確率在選選手,選出來的人上場礙手礙腳毫不足奇。
        另一種比喻是森林中的動物把小孩送進森林小學。但怕不公平就決定用搬石頭做為體力測驗的標準,結果學校裡只教搬石頭,畢業時鳥不會飛、魚不會游水、猴仔連爬樹都不會。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7:59:50
        Permalink

        一小句話就照出了好多妖,讓我用個故事來講好了,才不會太沉重。

        工作 跟 學習 是有交集但不全等的兩件事情。以學生的角度有時候很難分辨兩者,假如老闆一句話說要你去砍樹,沒給你斧頭也沒告訴你怎麼砍,想辦法弄倒第一顆樹,使學生很有成就感,然後老闆就說:good job,以後每天給我一顆樹喔!接下來學生就用同樣的方法砍了300天,學生覺得自己有"學到東西"了:
        --知道去特X屋買鋸子,也知道哪個牌子的鋸子比較好
        --知道直徑10公分以下的不叫作樹,因為有次弄了根細的去被老闆罵

        結果其實老闆每天把木頭賣到家具工廠賺1000元,然後每個月給學生1000元"獎學金"

        工作 跟 學習 中間有一條看不見的界線,但學生跟老闆之間的資訊不平衡,讓大多數的學生看不到那條線。我想要問那位工作加倍的同學:

        你兩倍工作有拿兩倍薪水嗎?

        你工作增加100%你有多學習到50%甚至20%嗎?還是說你只有肝指數有上升?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at 04:07:51
    Permalink

    親愛的作者,
    這種嚴肅的話題, 我會比較建議能夠一體兩面都能探考, 在探討讀博士有多浪費資源之餘, 如果能夠探討正確的進修博士應的態度會讓這篇文章更加有建設性.

    讀博士本身不是浪費的, 會有所謂浪費的思維, 是因為如今博士的定位已經偏移原有的意義而被當作是加薪的和求職的保證.

    Reply
    • 2015 年 04 月 09 日 at 22:02:28
      Permalink

      並不是 實情是: 現在博士生連要找費可以勉強餬口的工作都有困難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8:04:12
      Permalink

      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會浪費時間的,因為每一小時花在XX的時間,就會增加一個人60分鐘從是XX的經驗呢!

      這篇文章要更有建設性的話,就是加上一句話:

      "如果你家沒有錢,請不要來念博士"

      事實上,楊維哲轉數學系的時候,也被問:你家有錢嗎?你家沒錢的話你就待在醫學系以後當醫生好好賺錢就好

      Reply
  • 2011 年 02 月 16 日 at 20:18:36
    Permalink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家有橫產供我只要唸書,而且不必去操心自己是否被教授們當成廉價勞工拿不到學位(反正對某些人來說念書是個職業,念多久不是問題,一如這篇文章有提到的,當你面對人生要左轉還是右轉的重大抉擇時,念書是個不花腦筋的”第三選擇“),或者煩惱“博士”這個象徵對知識思辯的純粹性已被云云眾生所玷汙之類的問題

    但是沒多少人有上述這些條件的,對吧

    Reply
  • 2011 年 02 月 20 日 at 00:43:47
    Permalink

    雖然我不確定"學位/博士無用論"的論點是否在社會上越來越發酵, 或在各個領域都類似, 不過以我個人的經歷, 我看到的是不太一樣的情形, 很希望跟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我過去是普通的高中畢業, 大學念的是三類組排名後面的私立學校, 研究所進入偏遠的國立大學, 畢業當完兵借了5000美金出國, 原本希望在國外能考進博士班, 最後因為經濟問題轉而在國外全職工作直到五年前回國, 考進國內的前三名頂尖大學博士班, 我30歲才開始讀博班. 五年來我看到同儕對學術的研究態度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忽視是讓我對目前我讀的博士班最心灰意冷的地方, 反而不是這篇文章所提的對未來不確定性. 個人認為要進入研究所時, 大家應該都了解在實驗室內或研究工作上所要投入的心力或時間(或許各個領域不同), 然而我所看到的是許多朋友似乎已經被知識制約或被考試的評斷一個人程度的便利性而影響, 我很遺憾看到其他不少博或碩士研究生朋友盡情地使用免費的資源, 不管是網路, 冷氣, 和尖端的儀器卻不自覺, 而這些都社會資源民脂民膏, 反而常常聽到抱怨薪水過少, 某某老師計劃不好, 雖然我也是博士生, 但我也只能聽完後微笑以對. 因為我看到的是許多同儕可以一天八小時坐在電腦前, 或完全不見人, 進度報告前一周密集做實驗, 而大部分的老師都忙於公務或關在辦公室想計畫, 有空面對學生也只有進度報告, 除非學生主動找老師, 而這些學生都已經修完學分或已經拿到博士候選人資格. 我想分享的觀點是, 是否對未來的不確定來自於 老師-學生-研究態度的惡性循環, 因為一個好老師無法分身協助或監督學生向前, 而造成學生的惰性增加或因為同儕影響放棄了往上競爭的態度, 或一個學生從來都不知道成為一個研究生也許看到的薪水只有區區數千或一萬多, 但看不見的社會成本, 軟硬體成本, 卻是以數十萬或數百萬計, 當為數不少的高階的知識份子對目前自己所處在位置的信心動搖了, 就不太可能花太多心力在研究上, 自然不會有太好的研究成果, 研究無法突破, 經費-機會-研究的延展性 就會每下愈況, 至然對未來也就存有不確定感, 就像頂端周先生文章內提到的, 某個領域蓬勃發展時, 自然相應的人才需求就會增加. 我不知道我會這麼想或有這不同的觀點是否跟我經歷和遇到過的老師有關, 因為我過去被教導的觀念是 "高等教育是為了創造社會更多的價值" "讀書不是為了賺錢" "學識越高道德和責任就越重". 我碩班時, 實驗室一年中除了過年幾乎沒息過燈, 主因是學生沒有足夠的儀器設備, 所以我們自動地把機會讓給其他人而分配時間, 我在國外白天上課, 沒課時間在實驗室打工, 為了$10時薪可以付學費, 常常整晚待在實驗室工作, 回到台灣五年來還是每天堅持實際研究時間一定要超過8小時, 在實驗室盡量不做和研究無關的活動, 除了當天的進度已經完成或還在等待某個實驗的反應完成. 但我看到為數不少的學長姐或學弟妹, 察覺不到自己身在頂尖學校擁有比我過去環境或國外研究所更好的資源, 只是不斷抱怨, 或努力謀求出路考公職, 遇到研究瓶頸就說自己的主題不好, 不去解決問題而背向逃離問題, 或不想做花時間的只願意拿期刊中人家做好現成的, 還會很好心的告訴新生或我們各個實驗室的八卦, 大家只想趕快畢業, 拿高薪工作, 認為實驗室是老師他們的, 不關我的事, 或常以過來人的身分好心分享秘辛然後拍拍你肩膀說 "世界就是這樣". 有時候我還蠻難過的, 因為這種情形並不是少數一兩人, 而是越來越普遍, 我常常在想, 為什麼那麼多讀書優秀的人, 卻連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都不自覺, 我現在的研究所有的設備讓我在實驗上比過去碩班或工作時縮短至少2-3倍的時間. 是否造成學識和學歷崩潰的原因, 就只是許多人一窩蜂的讀研究所, 因為他們沒從來沒被灌輸正確的態度和資訊? 因為如果讓這些心早不在研究或不適合研究的人能退場, 就不會讓高端的資源不斷被占用. 而另一個可怕的聯想, 這些聰明會讀書考試的學長姐學弟妹, 之後都想要成為我們國家高薪的公務員.

    Reply
    • 2013 年 09 月 10 日 at 13:01:49
      Permalink

      你講得太好了, 博士自己也要自我督促, 別老怪別人.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8:18:18
      Permalink

      您對於研究的態度的確值得效法,同時您也點出了師生與研究環境的惡性循環,希望您能夠繼續待在學術界發揮好的影響力力挽狂瀾。

      學歷是被通貨膨脹的。人的壽命,或者說人可以用來念書的黃金歲月,並沒有增加,即使有電腦網路等科技加持,使人搜尋資訊的能力有數量級的增加,但一般人腦智商有限,限制了學習的速度。以前要拿博士好比是需步行用斧頭砍100顆樹,現在的博士則是搭車用斧頭砍1000顆樹,再加上獵500頭豬,補500隻鳥,有車代步固然節省砍樹之間的移動時間,但該砍的份額卻大幅增加而且除了砍樹還得打獵(所謂跨領域!)

      所以個人看法,不要把學歷通膨講的像是龐氏騙局那麼糟糕,大多數學者可能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讓不該進不適合研究所的人進了研究所,造成的浪費,後果就會像$$丟進龐氏騙局一樣。

      Reply
  • 2011 年 02 月 20 日 at 09:51:45
    Permalink

    台灣像你這樣的博士生的確不多,不過我想你的學習態度未必是目前的教授教出來的。
    我常常說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教書,但是最重要的責任則是開闢學習環境與提供學習機會。台灣學生普遍沒有培養出對知識的興趣,不是因為老師沒有教(事實上是常常為了考試而不分青紅皂白的塞太多了),而是因為沒有創造出合適的教法與學習環境(遑論因材施教)。
    老師們沒有盡到教育的主要責任,不是因為不努力(有時可能太努力了),而是在社會的制度與氛圍下沒有自覺的能力或改變的勇氣。
    所以現在教育難解的問題常常是社會問題。從社會的角度看教育會比從個人的學習心志上檢討更中肯。

    Reply
    • 2015 年 04 月 16 日 at 18:23:45
      Permalink

      我也認為教授最重要的工作是教書,但就連美國名校也還是有一定比例的"研究機器=教學白吃"

      況且"市場"機制,能做(出)研究(計劃進而把$$帶進來)的講話就大聲

      教學評鑑只是形式,無心教學誤人子弟者根本沒有什麼報應(講報應太難聽,說反饋機制好了)

      或者也可以說環境讓有心教學的老師沒有辦法得到鼓勵,而且老師也被塞太多行政雜物....balabala

      所以很同意你説現在的教育難解的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就不是個人的賢愚不肖所能一概論之,也不是個人努不努力所能決定的。

      Reply
  • 2011 年 10 月 29 日 at 11:29:20
    Permalink

    我是一邊工作一邊唸博班的學生
    所以考慮會比較務實一點
    Achi不知是否是博士在職生 因為他的發言 坦白說 就一個現役博士生來看 有何不食肉糜之感
    除非家裡非常有錢 否則每個人完成學術訓練之後是必須找工作的
    而博士這個終集學術挑戰 會嚇跑不少雇主(有點像中年失業再就業的狀況 老闆怕請你就職沒多久後你又另謀高就了)
    而臺灣以考試取才為主的碩博士錄取制度對就業後再深造者較不利
    但若學生一路從學士 碩士 博士唸上去 沒出外做過正職工作
    我不知道理工科系的狀況 我只以身為社會相關領域學生的角度說:
    這些沒在外歷練過的學生思考角度不夠成熟多面 失之天真
    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有些超脫現實 同樣的話也適用許多一路唸上去最後當教授的所謂學者~~

    Reply
  • 2011 年 11 月 25 日 at 11:40:40
    Permalink

    我也是工作一陣子後出國讀書,工作,再回國內念博士(有時兼職)的人, 30多歲讀博班到現在也六年了, 雖然期間有灰心失望的部份, 但因有過工作經驗就比較不會把教職當成唯一的機會, 這樣比較能享受讀書的樂趣吧. (就一路沒錢就工作, 存錢後投資, 投資後讀書....循環)

    世界上能做的事真的很多, 把頭腦的框框打開, 其實有很多種可能.
    不過對於有些真的很會讀書, 天生適合做研究的佼佼者, 也許國家也要提供他們良好的工作機會以免人才浪費(我就不是這類的)

    Reply
  • 2012 年 03 月 21 日 at 03:19:14
    Permalink

    看完這篇文章後也覺得有點茫然了,
    其實我有時會在內心OS覺得沒有學到學長身上的東西,
    也因此所有的研究內容幾乎都是靠自己想自己原創出來的,
    研究室感覺就只是提供電腦設備的地方而已,
    由於教授僅會在每週Meeting,也沒有接任何案子,
    所以我也認為教授僅是給我指引方向的路燈,
    認為遇到瓶頸時也應該是靠著自己硬著頭皮解決,
    只是有時候會覺得是不是...
    其實可以自己回家研究就好了為何要讀博班呢?
    不曉得是否有前輩也曾經這樣想過?

    Reply
  • 2013 年 09 月 11 日 at 15:15:08
    Permalink

    實驗室和research meeting都是教授提供最普遍的學習環境和機會,這包括有些教授一天進進出出實驗是很多次,有些幾乎難得進實驗室,有些meeting砲聲隆隆,有些meeting是輕舟順行。兩種環境都產出過大人物。但是我說的環境還包括系所,甚至學校,都可以有不少的影響。總之,一種米也可養百種人。

    Reply

發佈回覆給「苦命科學家」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