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你在說謊:揭穿鱷魚的眼淚

分享至

■ 我們常用動物行為來形容人類的虛情假意,譬如鱷魚之淚、獺祭魚。但究竟該如何分辨懺悔的真偽?加拿大心理學家說,如果不想留待最後審判日一次算清,或許可以試著查其言、觀其行。

「唉呀,被你發現了。」

編譯 ∣ Gerda

  在法官與陪審團面前,大部分罪犯都說他們深感懊悔,不過人心隔肚皮,是不是真的懊悔只有老天知道。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以及紐芬蘭紀念大學(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的心理研究者作出了聲音、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的研究,聲稱能大致區辨人在懺悔時究竟是真情抑或假意。

  「微表情」研究近年來吸引不少心理學以外群眾的好奇,美國福斯電視公司推出的影集《千謊百計》(Lie to Me)便描述幾位心理學博士憑藉對人類說謊神情的探究成功破案。微表情的研究確有所本,《千謊百計》的主人翁脫胎自美國心理學者艾克曼(Paul Ekman),倡議微表情研究的宗師。而加拿大的譚白林(Leanne ten Brinke)等人則試圖探討得更細膩一些。

  譚白林主張人們在假意懺悔與真心懺悔時,情緒有著微妙的不同,而且有跡可尋。虛偽的懺悔具有以下特質:情緒表達的範圍較大、不同情緒之間切換迅速、說話時帶有較多遲疑。

真回憶 假情緒

  總之,譚白林以31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請他們分別敘述兩段個人回憶,其中一段是他們真心感到懊悔的,另一段則否。同時,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他們的臉部表情、聲音、以及肢體語言,分辨在偽造情緒時,是否產生不同的特徵。研究人員要求受試的大學生,在敘述自己不怎麼懊悔的事情時,盡可能表現出一副懊悔的樣子。

  接著,研究者將這些受試者的錄影片段拆成了將近30萬個段落,一一加以分析。他們發現,虛偽的懺悔比起真正的懺悔,表現出更豐富的情緒,這些情緒包含了七種普世共通的情緒,包含快樂,悲傷,恐懼,厭惡,憤怒,驚訝,和輕蔑。

  研究者把面部表情所傳達的情感粗分為三類,分別是正向情感(包含快樂)、負向情感(悲傷、恐懼、憤怒、厭惡與輕蔑)以及中立情感(沒有情緒、驚訝)。

  他們發現,若懺悔為真,敘述者通常不會從正向情緒快速跳到負向情緒,也不會從負向跳到正向,而會經過中立的情感。相反的,說謊的人會直接在正向與負向情緒間變來變去,中間未經中立情緒。此外,編造謊言的人在說話時,比較常流露出遲滯感。

  譚白林等人表示,這是首度針對人類懺悔的真偽進行研究,揭示的各項跡證,未來也可能提供刑事司法做為參考。畢竟在量刑、假釋上,行為人是否真誠懺悔經常是判斷基準。本論文發表於今年二月號的《法與人類行為》(Law and Human Behavior)期刊,研究者希冀未來心理學的研究能影響法庭審判。

  而這項研究的立意雖好,但限制也很明顯:譚白林的研究對象是31名大學生,他們既非說謊高手,在實驗中也非敘述真正的「犯罪」經驗。究竟這樣的發現最後能否適用於千錘百鍊的老經驗罪犯,又能否成功應用在司法體系中,顯然是另一個問題。

  

原文出處:Crocodile Tears: Facial, Verbal and Body Language Behaviours Associated with Genuine and Fabricated RemorseLaw and Human Behavior
延伸閱讀:Lying? The Face Betrays Deceiver's True Emotions, But In Unexpected Ways(SienceDaily)
(Visited 431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One thought on “【社會心理】你在說謊:揭穿鱷魚的眼淚

  • 2011 年 03 月 03 日 at 22:42:20
    Permalink

    看到這篇文章
    讓我想到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的一段影片
    其中有一幕是在偵測人是否在說謊
    厲害到我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想推薦給大家看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
    v=YAIPpm66yqM&feature=player_embedded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