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倫理】恐怖的「引用失憶症」

分享至

■ 有論者指出,太多生物醫學研究的作者顯然將前人的研究成果拋諸腦後。不管這些人是出於疏忽還是刻意遺漏先前的研究,都將對研究本身造成不利的後果。

「文獻回顧做得好,實驗設計才會好」

編譯 ∣ 汪芃??

  現在許多生物醫學學者做研究時,未引用他人發表過的相關論文,使得論文缺乏研究背景,這種現象被稱為「引用失憶症」(citation amnesia)。2009年九月,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場以論文同儕審查及發表為主題的會議中,有學者發表了一些數據,後來ScienceNews的主筆瑞勞芙(Janet Raloff)針對這些資料,發表了一篇文章。現在如果讀者想了解更多細節的話,已經可以自行詳閱這份研究的統計資料了,因為當時提出數據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團隊,最近已正式將研究結果發表在2011年一月4日的《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研究主持人蘿賓森(Karen Robinson)和古德曼(Steven Goodman)共研究了227份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就是分析多組前人研究數據,進一步比較、對比並歸納趨勢的研究),這些統合分析研究皆發表於2004年,所分析的人體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簡稱RCT)年份從1963年到2004年都有,共達1,523份。

  這兩位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預設,只要是一年內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統合分析的作者理論上應能「偵測」到;然而事實上,這些理應被引用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真正被引用的比例卻只有25%。

  還有尤令人不安的一點:所有隨機對照試驗中,有超過5項已知試驗可引用的達1,101項,但這些研究裡,竟有23%完全沒引用任何已知試驗,另外23%只引用了一份。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去幾十年來可供引用的證據不停增加,然而罹患「引用失憶症」的試驗比例卻始終居高不下。

  如果這些試驗主持人是真的不知道前人已做出相關數據,等於是浪費了先前的研究經費,重複同樣的工作,也等於沒有善用已知數據來設計研究的架構及重點。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份已發表的研究顯示,某種藥物對測試母體大致無效,但對其中一小部分患者似乎可能有效,比方糖尿病患者或停經的婦女,那接下來的新研究就應該集中研究這些次母體,或至少在測試對象中包含很大比例的這類病患,如此才能深入探究該藥物對這些群體有何利弊。

  蘿賓森和古德曼指出:「做研究的人對已知證據沒有全盤了解,便違背了給受試者的道德承諾,因為這些受試者相信自己提供了可幫助別人的重要資訊。」兩位作者建議,提供研究資金的單位、機構審查委員會及各種期刊都應該擬定規則,或至少是新的大方向,確保研究者「善用已知研究,以符合正當臨床實驗的道德及科學規範」。

  

報導出處:Citation-amnesia paper published(ScienceNews)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5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