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諾貝爾】文學獎:個人抵抗、反叛與挫敗的鮮明形象(Mario Vargas Llosa)

分享至

La fiesta del chivo
尤薩小說書封:山羊的盛宴(La fiesta del chivo)。台灣未出。

■ 諾貝爾的遺囑裡明定文學獎一項,要頒給「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作家。尤薩或許正符合此一條件,他曾競選秘魯總統,並跟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在街上因為政治立場而互毆。馬奎斯得知尤薩獲獎後,在推特撰文說「現在我們平手了」。

翻譯 │ 葉房蒲

  自一九六0年代起,創造力的浪潮席捲拉美文壇,該地區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級的文學殿堂,而馬力歐.巴爾加斯.尤薩正是這場拉美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九三六年出生於秘魯,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寫作,橫跨在北美歐陸的舊世界與南方新世界之中。

  作為一名寫作者,尤薩自拉美文化汲取創作養分,但同時也受到諸如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及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等舊世界作家影響。他創作不輟、著作等身,文類橫跨散文隨筆、評論、回憶錄,同時也寫作新聞報導及劇本。但他最有名的還是長篇小說,小說處女作《英雄的時代》(The Time of the Hero, 1963)的出版使他聲名鵲起。這部小說取材自他就讀利馬(Lima)一所軍事學校的親身經歷,大力抨擊秘魯軍事傳統及社會的僵化。為了回應小說中的攻訐,秘魯軍方編了一本書在尤薩先前就讀的學校散佈,而尤薩更始終是名爭議人物,有辦法成功激怒左派及右派雙方。他的寫作一向深具政治關懷。早年信奉馬克思主義,但後來改投中間偏右陣營。我們在他變色龍般的政治立場中可以找到幾點連貫:對威權主義的深沈敵視、對自由及個體獨特性的許諾,其中對於個體獨特性的追求,使他普遍懷疑起集體認同。

  對尤薩來說,文學是讀者的第三隻眼,藉此得以一窺真實世界所欠缺之事物。文學能播下革命態度的種子,而偉大的小說更令人對不可能的事情心生渴望。尤薩的寫作深具實驗性,他探索不同的文學技法,表現於敘事模式、時間流逝的刻劃,出入於紀實與虛構之間。他的長篇小說亦相當多變,但無論採取何種形式,他的小說都關注在政治與個人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並對國族私歷史(private hostories of nations)多所探究。

?

  嚴肅性與黑暗是他早期小說的特色。舉《酒吧長談》(The Conversation in the Cathedral, 1969 見譯註)為例,這部小說採取謀殺懸疑的形式,批評威權主義與右翼獨裁政府。時序進入七0年代,尤薩寫了幾部戲耍、喜劇性格較強的小說,充斥濃厚的諷刺與戲仿元素。《胡莉婭姨媽與作家》(Aunt Julia and the Scriptwriter, 1977)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尤薩帶領讀者穿梭於一名年輕作家的職業與浪漫生活之間,並不時穿插肥皂劇場景。接著尤薩更轉向歷史小說的寫作,《世界末日之戰》(The War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1981)揭露狂熱盲信、自我欺騙與暴力,小說情節出自真實事件,描述十九世紀晚期巴西新興省份與民間極端革命教派間的齟齬。

  尤薩與政治的密切關聯亦可見於他競逐一九九0年秘魯總統大選的舉動,事後落敗。儘管對政治頭銜不再有興趣,他仍致力於以寫作介入政治。可見的未來裡,他將持續書寫。寫作是他的志業。渴求於言說,也渴求於尋探讓這種言說更具力量的方式,這兩點即是馬力歐.巴爾加斯.尤薩不斷前行的內在驅力。

?

譯註

[1]? 原文書名Conversación en La Catedral,直譯為「大教堂裡的對話」,描述小說主角Santiago和Ambrosia兩人在酒精的催化下,無邊無際地漫談,除了交換兩人的身世,也娓娓道來秘魯這幾年的變化。小說背景設定在秘魯首都利馬一家叫做「La Catedral(大教堂)」的酒館,因此中文世界將此書譯為「酒館長談」。

[2]?尤薩於1990年參選秘魯總統,原先呼聲最高,與藤森謙也雙雙出線進入第二輪投票後,最後敗北。此後藤森連續當了兩任共十年的秘魯總統。而尤薩和藤森都有雙重國籍的問題。尤薩早年輾轉歐洲,秘魯民主化後回祖國組黨參選,一直都沒有他國國籍,但他1993年深恐其秘魯護照被藤森主政的政府沒收,於是申請了西班牙國籍,雖是出於自保,仍為民間所詬病。至於藤森則長期祕密保有日本國籍,直到他2000年出逃日本,方為世人所知。

 2003年,經由尤薩的舉薦,梅麗諾(Beatriz Merino Lucero)出任祕魯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理。雖不再謀求政治職位,但尤薩仍在寫作外,持續參與時政。

?

附錄:?《關於諾貝爾文學獎》(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Mario_Vargas_Llosa_1985
1985年時的尤薩

「前述資產利息應當等分成五份,分配予如下類別:…其中一份當贈予文學領域中,寫出具理想主義傾向之最傑出作品的人。」

──摘自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

  愛爾弗雷德.諾貝爾在人文方面有廣泛的興趣。他早年發展出對於文學的雅好,往後更延續終生。他的藏書室中有豐富的文學類書籍,光譜橫跨多國語言。更有證據顯示,去世前幾年,諾貝爾甚至重啟小說的創作,足見其文藝興趣之濃厚。文學領域是諾貝爾於遺囑中提到的第四位。

  第一座諾貝爾文學獎於1901年頒給法國詩人及哲學家蘇莉.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當年度的頌詞指出,他的詩作「罕見地揉合心靈與智識兩種質地」。多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持續自不同語種、不同文化背景選出得獎作家及作品。不只頒給為世界各地所稱頌的作家,也頒給那些原先籍籍無名的巨匠。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頒發。

?

獲獎者簡介

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

  1936年生於秘魯,1959年移居巴黎成為法新社記者,同時進行小說與散文寫作。其作品因探討拉丁美洲國家的政治與社會議題,在秘魯國境內曾被政府公開焚燒。1974年回國,1990年競選秘魯總統失敗。1994年獲選進入西班牙皇家學院(Real Academia Española)。目前仍持續寫作與政治活動。

?

本文譯自:2010諾貝爾文學獎官方新聞稿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7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One thought on “【2010諾貝爾】文學獎:個人抵抗、反叛與挫敗的鮮明形象(Mario Vargas Llosa)

  • 2010 年 10 月 12 日 at 15:31:12
    Permalink

    第一次讀到尤薩的作品是在鄭樹森主編的《當代拉丁美洲小說集》,印象中是在台大圖書館二樓讀到的。如果台灣能多一些譯介拉美文學的書籍,應該會對學生開拓視野很有幫助才是。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