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特區】我聽2009星空協奏曲有心得—第一場(10月10日)

分享至

部落格留心得,精美科學家套卡送給你 !

聽完各場演講,您是否有任何心得、想法?

各場演講結束後,科教中心將於中心部落格上刊登主題為「我聽2009星空協奏曲有心得—第n場(X月X日)」的文章,請用300字表達您的聽講感想,回應於此篇文章下方,並留下您的大名與email,以便我們與您聯繫。(一定要留正確mail喔!)


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將贈送限量的獨家紀念品「2009星空協奏曲」套卡專輯給您!先搶先贏,發完就沒有囉!

請於本文下方直接回覆您本次的聽講心得吧!

2009星空協奏曲第一講:

時空奏鳴曲-穿梭古今2000年

講者:高涌泉(台大物理系教授)

內容簡介:

1905年愛因斯坦《狹義相對性原理》,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32年伽利略《兩個世界的對話》,1618年克卜勒《世界的和諧》, 1543年哥白尼《天體運行論》……

人類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如何引發這場震撼世界的科學革命,徹底顛覆了自希臘時代亞理斯多德與托勒密以降,盛行一千四百年的宇宙觀?

亞理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醒覺與思考的能力,而不僅止於生存。」

讓我們一同透過經典巨作穿梭古今,聆聽這一曲哲人們共同譜出的千年樂章。

(Visited 2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5 thoughts on “【活動特區】我聽2009星空協奏曲有心得—第一場(10月10日)

  • 2009 年 10 月 26 日 at 10:17:33
    Permalink

    本篇回應由《探索》講座聽眾撰寫,CASE工作人員代為張貼

    中華中學 蕭民揚同學

    聽了高涌泉教授演講我覺得十分有趣,從老師所的從古至今兩千年讓我知道,從希臘開始人們一直觀測星空,天文的觀測真的很深奧,天文必須用到數學、科學等需要用到很多的運算才能瞭解宇宙,而且之瞭解到一小部分而已,也讓我覺得人是很渺小的,不然怎麼會有許多科學家一直想要了解宇宙的神秘,隨著科學的進步,許多科學家很努力的去了解與宇宙例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一開始大家認為所有星球是繞著地球而轉,到了八大行星繞著太陽而轉,證明了科學與天文學的進步,他提出了『天體運行論』雖然一開始大家不相信八大行星是繞著太陽轉的,因為地球會動可是大家卻感受不到,之後也了解到地心引力所以才會感受不到,科學從約四百年前伽利略,克卜勒及牛頓開創之今,轉折很多直到了現在人類還是無法完全了解宇宙,也證明人類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讓科學更進步,就能夠進一步觀測出宇宙,了解這世界的奧妙。

    Reply
  • 2009 年 10 月 26 日 at 10:21:45
    Permalink

    本篇回應由《探索》講座聽眾撰寫,CASE工作人員代為張貼

    何佩樺

    今天聽了高涌泉老師的演講,提到了許多科學家的理論,為日後豐富的演講起了一個很好的開頭!
    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些觀念一時之間無法做更詳細的說明,不過也很開心有這樣一個平台可以
    讓我們在聽完演講之後能夠對於演講內容做進一步的發問或是留下心得~~~
    對於高老師在演講中提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的時空曲率感到十分有興趣!!
    日前也曾到圖書館借了一本有關愛因斯坦的書,審譯者正是高涌泉老師~內心十分雀躍>//////< 我也將活動消息提供給周遭親朋好友知道,希望更多對科學有興趣的人也能起共襄盛舉! 雖然之後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每場都參加~不過我也會善加利用線上同步觀看系統, 希望有機會一睹大師風采!

    Reply
  • 2009 年 10 月 26 日 at 10:23:40
    Permalink

    本篇回應由CASE工作人員代為張貼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陳竹亭

    昨天早上的高瞻寫作班中王道還主講了三小時的「科學寫作」,下午的探索演講高涌泉介紹了一個半小時「穿梭古今兩千年」的天文與物理。兩個不同主題的演講中,他們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觀念,就是「科學」不是自然而然在每一個社會中都會順理成章發生的東西。
    這正是我說科學是一種思考方法的精髓,因為「科學」不是一種普通的、隨性的、天然的思考法則。大部分人需要勉而學之、甚至困而學之,才能體會、掌握訣竅、或十分熟稔的運用。科學能推論出違反或超越直觀但是周延合理的道理,理與理間邏輯連貫相通而不必訴諸奧秘,神奇但可以理解,簡言之,科學就是可以理解的理性思維運用。
    雖然所有的人都會使用工具、適應環境、改善生活,每一個時代的不同社會中都會發明技術,但是兩千年前在古希臘,艾奧尼亞(Ionia)學派可能最早記錄了企圖合理解釋自然現象的想法。人類第一次用文字記錄的科學發明是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
    古希臘的理性思維在希臘被羅馬滅亡後,沉寂地在阿拉伯文明中保存了一千多年,才在十四世紀又回到歐洲世界發揚光大,三百年的文藝復興終於使理性主義在西歐社會得以抬頭呼吸,並且與進行實驗驗證的方法結合,造就了今天的科學。
    小學生就要普遍學文字、學科學的社會,還不到一百年的歷史。台灣許多的家長、教師們不知道,想用一個分數來匡正普遍的科學課,是不太科學的。因為思考方法本來就不是一元標準的心智活動。理性思考更不是任何人讀書、認字、上學就能精通的東西。

    Reply
  • 2009 年 12 月 07 日 at 20:48:31
    Permalink

    在演講中介紹了許多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在教授介紹那些人的理論、發現、觀測結果時,讓人深深體會到了牛頓說的:「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當坐在椅子上輕輕鬆鬆的聽著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克卜勒三大運動定律等許多現在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理論時,實在很難想像那些科學家們究竟做過了多少的計算,做了多少的觀測,甚至要抵抗來自外界的質疑、迫害才完成了那些現今看起來在基本不過的理論,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們能夠從一堆看起來雜亂無序的數據中找出規律、加以擴大、應用,甚至是想像出許多常人絕對不會想到或體會到的非常理假說。
    在演講中教授也提到應該讓天才們自由,的確如此,因為許多跨時代的理論都是完全跳出當時所能了解的範疇,若是那些天才們的思想只被侷限於那些框架中,也不會有新的理論出現了,但反思現今台灣的教育,只能讓人搖頭嘆息,每天學生們像業務員一樣趕場補習、考試,想像力早磨得一乾二淨了,遑論是創出完全沒人想過的理論,恐怕台灣早和李遠哲說的一樣:「愛因斯坦在台灣考不上大學」。

    Reply
  • 2009 年 12 月 07 日 at 22:19:10
    Permalink

    台灣的教育的確有太多讓人感慨之處,但是科學家也並不都是偉人。
    我常常說任何社會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能勇於追求自己的興趣或理想,並不希奇。這裡頭有天分高的,也有性格強韌的,當然也有怪咖或自私的。反之,任何社會也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天生無趣、資質拙鈍、或有疾病缺憾,必須靠社會其他人協助關懷。
    其他的百分之八十就由社會價值與風氣影響。多數人如草上風,隨風披靡。古書認為位居上者動見觀瞻,一二人心之所向,影響社會甚鉅。今天的社會應是知識分子才是關鍵,同儕壓力更是社會風氣之濫觴。偏偏台灣的知識分子抗壓力差,風吹草偃,窮斯濫矣。
    我們期許集合百分之二十的人堅持理念與理想,想法可以不同,但是仍然可以群策群勵。或許這些人有機會引起另外百分之三十的人響應,台灣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與目標。盍興乎來?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