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8-1】談糧食安全與營養安全

分享至

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的炬火熊熊燃起,化石燃料轉化成龐大能量推動機械,卻也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使地球在兩百年來不斷升溫,自然資源日漸耗盡。有鑑於此,聯合國在二零一六年提出十七項永續發展指標,希望在二零三零年前,共同解決飢餓、氣候變遷和城市永續等問題。今天的探索基礎科學講座,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張靜貞研究員,介紹十七項指標中的第二項——終止飢餓,帶我們認識糧食安全和營養安全。

講者、審定|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張靜貞 研究員
彙整、撰稿|周書瑋

 

從封閉的自給自足農村到開放的都市鄉村供應鏈

想必大家都聽過印加帝國在祕魯高原留下的遺址——馬丘比丘吧!印加帝國為了滿足糧食生產需要,設置馬丘比丘作為農業試驗研究基地,每一層梯田都是一個農業試驗站,且唯一的對外通道會在夜晚關閉,形成自給自足的封閉社會模式,該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供給創造需求」,也因爲沒有糧食供應鏈,不存在任何糧食耗損和浪費。馬丘比丘的糧食安全完全靠自己的自給自足。這樣簡單的社會狀態看似美好無缺,卻缺乏對氣候變遷和疾病天災的調適策略(例如對外貿易),最終導致馬丘比丘的滅亡。

馬丘比丘|來源:講師提供

隨著急速的工業化和都市化,像馬丘比丘這樣的封閉式自給自足農村,幾乎不可能存在於當代世界。工業化和都市化導致農業和產業結構急遽改變,城鄉間的食農供應鏈越來越長,糧食在鄉村被生產後,經過一長串複雜且分工精細的供應鏈,被轉運到都市,最終出現在消費者餐桌上,當都市人口日漸增加,供應鏈的分工合作就更加重要。不僅是農村有糧食安全的問題,都是也會有糧食安全的問題。糧食供應鏈涵蓋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涉及的範圍包括種苗、肥料和農藥等行業,中游包括分級包裝、冷鏈物流、食品加工和品牌行銷等創造附加價值的中間商,下游則諸如量販、超市、便利商店和餐廳等,整條生產鏈涉及許多工商和服務部門,顯見產業關聯分析的重要性。都市化同時帶來許多發展機會,像是農產品商品化和專業化,使整條產業鏈的非農業所得增加;農業模式也從原本的土地和勞力密集轉變為資本與管理密集,生產更趨專業化。

 

農產品商品化和全球化帶來的農業巨變

在農產品商品化的趨勢下,創造農產品在消費者眼中的附加價值變得相當重要,過去小農戶總被想像成要和大供應商對抗,但現在二者應當彼此合作來創造共同利潤,才有機會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全球化也帶動飲食習慣改變,像台灣從以米為主食,轉變為米麵共食,到現在麵食超越米食消費量,稻米年年生產過剩的情況下,供給端如何因應需求端進行調整,就變得格外重要。馬丘比丘的「供給創造需求」農業經營模式已被由下而上的「需求創造供給」供應鏈經營模式所取代。

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隨著國際貿易對全球糧食供應鏈的影響力日益增加,提升自家農業生產技術變得更加重要,像是日本宮崎縣在雪地搭建溫室栽培芒果,打造出一盒(兩顆)拍賣價近兩千五百美金的芒果「太陽之子」,同樣以農產品聞名的台灣,如何能像日本一樣,創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從Made in Taiwan轉變成Made with Taiwan,不再只是輸出農產品,而是同時輸出技術,值得台灣深思。此外,國際貿易協定也讓非關稅貿易障礙取代關稅保護,各國開始強調食品安全檢驗和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台灣若要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站穩腳步,勢必要更重視這些和國際接軌的標準。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二——消除飢餓

談完糧食供應鏈和全球化導致的農業發展趨勢,現在就來認識這次講座的重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消除飢餓和糧食安全。聯合國對糧食安全下的定義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在實質和經濟上取得足夠、安全和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其飲食習慣和偏好,而健康有活力的生活」,可見糧食安全定義因人因地而異,且與時俱進,且除了考慮糧食供給是否足夠,還需探討糧食本身的營養效用。根據聯合國糧食安全評估報告,糧食安全評估必須包括四大面向,分別是供應、可得、利用和穩定。供應指的是一國有充裕的糧食供給,可得指的是國民的糧食需求能被滿足,利用則是強調食品的營養和安全,穩定則是指糧食供應是否穩定,是否容易受到天災或戰爭影響。至於何謂「糧食自給率」?它指的是國內消費的糧食佔國內生產供應的比例,不過糧食自給率並不能作為檢驗糧食安全的唯一指標,還必須考慮整條生產鏈上中下游所牽涉的各個角色。像馬丘比丘這樣的封閉式自給自足農村,糧食安全等同糧食自給率;但像新加坡、台北、東京等大都會,糧食安全就不等同糧食自給率,還可靠糧食進口。以新加坡為例,其糧食自給率幾乎為零,幾乎完全靠進口,但其糧食安全的表現在全球卻名列前茅。

那台灣要如何實踐零飢餓的目標?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糧食安全的減法思維和加法思維同樣重要,前者指的是減少食物浪費和糧食損失,後者指的是運用科技,提高生產力來增加糧食生產。食物浪費主要由下游居家烹調食用和餐廳消費造成,包括食物未達食用標準被淘汰、被購買卻因被遺忘而過期、或食物被烹煮但沒被吃完;糧食損失包括供應鏈上游的生產、採後處理、儲存階段,以及中下游的加工、運送、包裝階段的損耗,我們可以從這些面向思考實踐零飢餓的可行方法。

圖左為科教中心于宏燦主任、圖中為講師張靜貞研究員、圖右為主持人台大農藝系劉力瑜老師|來源:台大 CASE 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由於台灣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政府必須提升大宗進口農產品的安全儲備機制,像是建造糧倉,強化科技儲糧,特別是針對黃豆、小麥、玉米(通稱黃小玉)等大宗穀物。由此可見,國際貿易對我國糧食安全地位舉足輕重,貿易自由化和和糧食安全的互補關係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糧食安全並非僅是農民的責任,食物浪費和糧食損失發生在糧食上中下游供應鏈的每個階段,「糧食安全,人人有責」,每個人都應該要為糧食安全盡一份心力,支持在地農業,減少食物浪費,共同實現台灣零飢餓的目標。

 

 


探索講座第28期:永續發展的路口
(Visited 17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