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7-8】台灣的鐵道車輛保存

分享至

鐵道乘載著台灣人不同世代的回憶,紀錄人們日常生活的軌跡,在世代不斷的進步下,人們卻逐漸遺忘鐵道過往的榮景和歷程,如何有效保存台灣的鐵道文化來維護這珍貴的文化資產顯得日益重要。本期演講中將介紹這些美麗的鐵道車輛典藏的相關標準以及展示策略,同時也揭露了實務上鐵道車輛的修復技術與相關考量的因素,帶領大家一同來探索鐵道博物館幕後工作的大小事。

講者|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前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洪致文 教授/主任 
整理撰稿|高家浩

 

● 臺灣鐵道車輛保存來時路

在臺北的228公園裡放有兩輛火車,一輛是清代劉銘傳興建臺灣鐵路時期的騰雲號,另一輛是9號的蒸汽火車,為當時日本新橋到橫濱第一條鐵路通車時的火車,臺灣日日新報在1927年的報導以「國寶」來稱呼這兩輛火車,說明了臺灣對於火車車輛的保存最早可溯到1927年。

然而,在沒有鐵道博物館的時代,退役的火車無法受到很好的保存,有些被塗成奇特的樣貌,而有些則被賣到國外。在1995年時還發生了北廠保存車拆毀事件,各種珍貴的臥車、餐車、瞭望車都被拆毀。經詢問臺鐵為何將95年歷史的車拆除呢?當時的臺鐵同仁卻回應因為車子年齡還沒有滿一百年所以不算古物。但洪教授卻想所有滿百年的古物必定要經過95歲,再撐個5年就滿100年了,為何會在95年的時候就把它拆掉呢?而車子拆除的地點就是臺北機廠,就是現在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場域,或許聽起來有些許諷刺。這次的事件是整個臺灣的鐵道車輛保存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臺鐵內部也出現很多的檢討。

過去,鐵道文化保存事實上與臺鐵局局長的個人喜好是有相關的,臺鐵局長陳德沛上任後非常重視鐵道文化保存,任內除了推動臺鐵的蒸汽火車動態復駛,也設立了苗栗的鐵道文物展示館,並且收集了阿里山火車和糖鐵的火車。然而換了一位局長策略就會跟著轉變,在2002年大肚車車場拆除事件和2005年高雄機廠的拆車事件中,許多列在保存車單上的珍貴火車都變成廢鐵拆掉或出售,也讓鐵道文化保存再度進了黑暗期。

 

● 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催生

從上述的事件可以得知,在臺灣要做鐵道車輛的保存,需要有一個專責單位和場地來保存這些火車。剛好臺北機廠在2009年時計劃要搬遷到富岡,因此臺北機廠原址的保存也就促成了國家鐵道博物館誕生的契機。希望用此場域對於典藏車輛有實際操作的展演,來實現「活的鐵道博物館」的理念。

臺灣的火車非常多元,在選擇車輛保存典藏之前,須先以普查製作需被保存之車輛清單,並以其珍稀性及特殊歷史作為判斷標準,並考慮是否有急迫性。最後洪教授在擔任鐵道籌備處主任時,條列了四個最主要的保存策略原則,分別是「符合在地場域精神」、「博物館展示功能」、「保存極大化」、和「預防性典藏」。透過這些原則,力求發揮國家及鐵道博物館最大保存效益。

 

● 文物保存車輛修復的考量因素

在車輛初步保存之後,後續的保存修復有更多因素需考量,諸如歷史考證與修復原則的問題、人力經費上面的考量和展示運用上的現實考量。文化資產修復的程度在每個時代、每件文物上都不甚相同,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想法加入,一棟建築、一輛火車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疊加的歷程都可以被適度的保留,所以在修復的時候便要以歷史考證擬定修復原則與邏輯並說明,例如最初的莒光號在1970年誕生時,車廂端面上下的台階跟月臺並沒有齊平,然而臺鐵現在火車都推行無階化,很多的車門都會切掉並直接做平,這些老舊的摺疊門莒光號在今年六月之後全部會淘汰掉,因此鐵道博物館反而把車修成有階化,將上下台階做回來,讓博物館內有一輛車子能夠告訴大家以前的月台比較低的故事。

另外,由於博物館空間和預算有限,必須要利用有限的經費做最有意義的修復與保存以達成展示極大化,博物館曾將一輛復興號的一邊塗成藍色、另一邊塗成橘色,用一輛車來訴說復興號歷史上的兩種故事。最後則是博物館如何去根據營運需求來展示與運用,保存不同世代的火車記憶,以鐵道餐飲為例,博物館將臺鐵有座位的火車再重新修回餐車的模樣,依照老照片將拱圈與餐桌復原,參觀鐵道博物館時就有機會坐在火車上用餐。以上種種都能夠讓火車去訴說其歷史的故事,也因此修復上有很多不同的可能。

 

● 高鐵、林鐵、糖鐵的鐵道車輛保存

鐵道博物館的保存車以臺鐵的火車為主,同時也有除了臺鐵以外的其他鐵道車輛,如糖鐵、礦鐵、林鐵,讓鐵道博物館陸續有代表性的車輛進入,訴說不一樣的故事。洪教授當主任時就曾與臺灣高鐵接洽,保存臺灣高鐵致贈的新幹線確認車,說明了臺灣高鐵跟日本新幹線的差異。

在林鐵的部分,林務局亦成立了一個阿里山林鐵文資處,以林業鐵道跟文化資產的角度來保存阿里山森林鐵路,並以場域精神的概念讓許多火車重回阿里山鐵路。國內的糖業鐵路也非常多,甚至臺糖本身也還有載運甘蔗的小火車在運行,而現在也有許多的糖廠、糖鐵的文化園區,正努力地做動態的保存。

 

● 臺灣的鐵道車輛保存

臺灣鐵道的車輛保存有許多面向,要思考的有保存標的、策略、地點、型態和修復方針與技術……等。保存策略的概念並不是把所有的火車集中到某處,不然會像是一種「掠奪式的博物館」,就像是殖民時代的博物館展示收集的奇珍異寶一樣。

所以車輛的保存必須扣合「場域精神」,也就是說糖廠就保存糖鐵的火車、林場的林業鐵道就保存林業鐵道的火車,而作為臺鐵過去重要修檢基地的臺北機廠,則放置臺鐵有關歷史的東西,這就是場域精神;最近針對火車的保存型態,有新的觀點亦即「可移動式的靜態陳列」被提出,意思是未來鐵道博物館會有主場館的概念,利用典藏庫房的存放,透過輪展的機制讓不同的火車能組合成不一樣的主題,而不是單純的靜態展示。

回到前述提到的車輛修復方針與技術,保存傳統技術是必要的,特別是對於珍貴火車的修復,但在某些車輛的修復上卻已很難再找到失落的零件與技術工法,這時適度的用新零件去處理是允許的。然而必須要說明清楚並具有可辨識性,讓民眾理解這是被換掉過的。也就是說,新的零件跟技術工法並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在兼顧傳統技術這兩者之間,能夠把它以當代的觀點說清楚。

最後,洪教授希望,透過這樣的謹慎思考與實際行動,能讓臺灣的鐵道車輛保存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Visited 19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