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27-7】從代工到隱形冠軍: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

分享至

你知道自行車全身上下的零件有多少嗎?方圓70公里內,台灣九百多家的自行車廠商都集中於此。不是每家都有像捷安特、美利達這樣顯赫的名聲,也不是只有「捷安特、美利達的上游廠商」這樣單一的身分。相反的,在這個產業稠密的腳踏車聚落,廠家間往往存在複數個供應商,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的開放網絡,也是台灣自行車技術革新的主要原因。一台腳踏車如何踩踏前進,每家廠商都至關重要。

講者|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斐宇 副研究員 
整理撰稿|湯 淨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自行車發展史:

 

● 1970年代——從「拒修台灣自行車」到建立國家標準

1970年代,美國正值能源危機,正如每一次的油價上漲,自行車再度成為大眾的希望之星。台灣的自行車廠商敏銳地察覺這樣的商機,迅速將一台台七拼八湊的自行車賣到美國,成功提高台灣自行車的出口量。當時台灣是淑女車、兒童腳踏車的組裝地,「便宜」是唯一的訴求——導致沒有規範、檢驗不合格的腳踏車又從美國一輛輛運回台灣。在美國的商家也發出怒吼,喊出「拒修台灣自行車」的口號,使得台灣的自行車銷量再度下跌。

有了前車之鑑,政府透過金屬中心的工程師,拜訪各個廠家,教他們做出符合日本工業標準、美國消費者標準的零件。與此同時,捷安特等大廠也自主取得日本工業標準的參考文件,翻譯後教導他們的合作廠商。又為了確保品質,政府規定所有出口產品都要通過分級檢驗,讓國外廠商不須親自檢驗,也能知道商品的品質。另一方面,政府的金屬中心開始提供材料測試、檢驗的服務,讓自行車廠商得以在投入大額資金進行研發前,利用公家的資源做簡單的檢測,使廠商更願意學習與開發。在這樣標準化、檢驗的雙重機制下,注定了台灣蓬勃發展的零件產業,而非組裝廠商獨大,零件廠與成車廠一同成長,讓台灣的成車廠得以開始使用台灣的自行車零件。

 

● 1980年代——從公路車到登山車

到了1986年,台灣開始超越日本,變成自行車王國。除了日幣升值影響出口、台灣人工相對便宜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台灣搭上了登山車崛起的風潮,甚至可以說是一手促成登山車的改良。在登山車以前,全球自行車產業幾乎都以公路車為主,而公路車顧名思義,就是在鋪設好的道路上追求速度、降低風阻;登山車最大的優勢則在於:可以挑戰任何地形,甚至不需既有的道路,可以在山林小徑間騎乘,也能在沙灘上奔馳。

相對應的,允許公路車騎乘的環境變化不大,所以車架的形狀在近100年來幾乎都是鑽石型,沒有變動,生產的模式、規格也已經固定;登山車因地形的多樣性,車架形狀、材質勢必需要有所調整。問題是:在公路車的車架生產中,車管與車管間的連結靠的是精密加工的金屬套子,再經銅焊固定,一旦車架角度改變,就要重新製作新的套子。也就是說:要製造不同形狀的車架,必須先生產出一堆不同角度的套子,再進行組裝,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對登山車的研發來說並不友善、強度也不夠高。那對於需要大量不同車架形狀的登山車來說,該怎麼固定才能更方便、更堅固呢?

日本、歐洲作為當時的公路車生產大國,登山車並未引起他們的重視;美國作為登山車的發源地,開始積極尋找新的焊接方式。然而,當時美國的自行車廠商在其他國家的競爭下,已漸漸失去自主製造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製造前岔的自行車廠商,無意間發現氬焊——一種在飛機、汽車產業中大量運用的固定方式,或許可以應用在自行車焊接上。有了第一家廠商嘗試,接連有了第二、第三家,如漣漪般,氬焊的固定方式迅速在台灣的自行車產業鏈中蔓延開來,並在產業鏈的共同努力下,將原先笨重的氬焊機改良,變成輕巧、適合自行車製造的大小。也因為台灣的自行車產業本來就有電焊的技術基礎與人才,轉移到氬焊遠比其他國家的自行車廠商來得快速,奠定了台灣製造登山車架的基礎,逐漸成為登山車的領導者。

 

● 1990年代——從全球生產到根留台灣

1990年代開始,台灣的工資不再便宜,為了因應成本提高,部分自行車廠家一同到中國設廠,但仍在台灣保有關鍵的核心技術,分工相當明確。對於自行車產業來說,產業外移與其說是「空洞化」,不如說是廠商們在學習如何成為全球生產的一份子。至於留在台灣的自行車廠商,則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思維,來應對人力成本的提高——取消生產線,改以生產站作業,並輔以甫流行的CNC加工機。這樣的生產模式並不會提高效率,卻對技術提升、產品優化有決定性的影響,在製作過程中能完全了解製作的癥結點,再使用CNC加工機改變製程,達到創新的目的。

2002年發起的A team更讓產業鏈內的互相切磋學習達到高點,捷安特、美利達聯合其他優秀的零件廠家組成聯盟,隨後開放自己的工廠,讓聯盟內的成員可以進到工廠互相交流。不僅沒有削弱產業競爭,反而讓創新的技術得以疊加,一同進步,向外吸引國際廠商合作。相比於日本、韓國,台灣透過既開放又競爭的關係,帶動一整個產業鏈的創新。

 

● 現在——用群體的力量,解決別人不能做的

對於零件廠商來說,技術學習往往不是來自實驗室,而是跟其他廠家的互動。台灣腳踏車產業透過引入其他產業的技術、整條供應鏈的溝通討論,來解決其他國外廠商做不到的事。各式各樣的可能性,就存在於其中,台灣腳踏車產業的成功不是來自大量生產、擴大投資,而是來自整個產業鏈的高度互動。

 

(Visited 319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