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體電路・跨領域:提升到類量子運算的高階人工智慧

分享至

積體電路・跨領域:提升到類量子運算的高階人工智慧

講者/許炳堅(長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彙整/《科學人》編輯團隊
轉載自2018.01.14〈科創講堂.ICT資通訊科技〉

積體電路的應用範圍無遠弗屆,包括行動裝置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高效能運算的數據中心和高速電腦、(去年科技部開始推動的)人工智慧、生醫電子的電子藥(精準醫療,減少副作用)、汽車電子的自動駕駛、物聯網等。這個領域往後還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在整個知識體系裡,人工智慧目前是處於中間地帶。很多人在問,人工智慧出現,年輕人怎麼辦?有出路嗎?其實人工智慧只會取代部分工作。

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Bardeen、Brattain及Shockley三個人發明了電晶體,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1958年,德州儀器的Jack Kilby發明了積體電路,並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同時代的Robert Noyce也是積體電路發明者,可惜他早於1990年去世,無緣得獎。

回顧電子技術發展史,大多遵循摩爾定律(Moore’s Law),也就是每18到24個月,電晶體的數目或效能就會加倍。2018年,在晶圓製程方面,已經大量生產的是10奈米,開發完成的是7奈米,正在研發的是5奈米,要開始動工蓋廠房是3奈米。

這個領域往後還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例如,電晶體原本都是平面,在大約2010年以後,人們開始研究如何讓電晶體站起來(立體化)。就像原本蓋的是平房,將來蓋的是摩天大樓,這樣就能住更多人。鰭式(Fins)和環繞式(Gate-All-Around, GAA)都是積體電路在結構上的新發展。至於在系統方面,以前是單個晶片封裝,以後可能是好幾個晶片堆疊起來封裝。在材料方面,也有很多新的研究,例如:石墨烯。

積體電路的應用範圍無遠弗屆,包括行動裝置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高效能運算的數據中心和高速電腦、(去年科技部開始推動的)人工智慧、生醫電子的電子藥(精準醫療,減少副作用)、汽車電子的自動駕駛、物聯網等。

未來的變化

在整個知識體系裡,人工智慧目前是處於中間地帶。很多人在問,人工智慧出現,年輕人怎麼辦?有出路嗎?其實人工智慧只會取代部分工作。

在電機資訊領域的共通流程圖裡,都是先從「哲學」(萬學之學)思考開始,為了處理事情就會有「方法論」,真正處理時需要特定「方法」,比如說人工智慧就需要「演算法」,演算法對應到硬體則稱為「架構」。如果要自己開發新產品,就必須先從事電路設計、晶片設計,或系統設計。設計完可交由科技公司發展技術,技術成熟後交由廠商進行製造、組裝。

最近,nVidia開發了GPU,Google開發TPU,中國發射了墨子量子電腦,加拿大D-Wave公司已經提供量子電腦,IBM也開始提供20 q-bit量子電腦。台灣還沒有技術,但我們可以從上述的「方法論」、「方法」那裡開始研究。

人工智慧一般是以「神經元模型」發展「類神經網路」,類神經網路最近在人工智慧領域裡就叫做「神經網路」。許教授則認為,「模糊理論」可以往前發展成「類量子運算」,最後引導到量子電腦。

許教授提到,年輕人在職場上要準備至少三套劇本。你從事的職業符合所學,就是擔任主角;如果不是學以致用,就是擔任配角或龍套;如果創新,就是反派。例如:賈伯斯創立蘋果公司就是當主角,被新的CEO踢出公司後創立Pixar就是擔任配角,最後又回蘋果推出iPhone就是反派。

時代的脈搏,或者說時勢的變化,通常都是先從Chaos(混沌)開始,一路由Challenge(挑戰)、Change(改變)、Chance(機會),發展到Charm(優勢)。(有趣的是,這幾個字都是Cha開頭。) 很可惜的是,台灣大多在Chance的時候才進來,歐美在Challenge時就進來,台灣相對低薪就是這個原因。

想要在21世紀成功,需要橫跨數字、語言文字和藝術­/異術等領域,換句話說,要有跨界概念。你在學校只能學到已知的基礎知識和新知,頂多佔了成功要素的50%。將來面對未知領域,你要靠語言文字傳遞到位,甚至要有新的點子和創意才能成功。

(本文由教育部補助「AI報報─AI科普推廣計畫」取得網路轉載授權)

(Visited 3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