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柔軟的地方──專訪溫在弘教授

分享至

●11/13 溫在弘老師主講:「利用地理大數據追蹤疫情擴散」鎖定CASE直播

採訪、撰文/呂方雯

「我一直覺得我們是格格不入的一群,無法一刀切下人文或自然科學的邊界,可能有一些天分讀理工,又想要一條和人文社會科學連結的路,在這種事情上搖擺,卻也有不同的視野。」說起地理學,溫在弘笑道:「大學地理系關注的和外界對地理學的印象差很多,當時高中不知道,後來才發現地理系做的事是我很喜歡的。」

●在模糊的邊界間遊走

現在是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的溫在弘,高中時因對繪圖有興趣,曾想當建築師,後來聯考時選擇與工程和環境保育相關的農業工程學系(現已改名為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農工系探討農業資源規劃的議題,涉及環境的可持續性,讓溫在弘接觸到社會科學,漸漸發現自己想做的是把工程的概念應用到人與環境的議題上。

會喜歡上地理學,是從農工研究所時修習地理系開設的地理資訊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相關課程。溫在弘回憶道:「透過 GIS 才慢慢了解 G(地理)是什麼,發現不單只是製圖技術,這個學科關注的議題更寬廣。」從那時起,溫在弘便有了到地理系發展學術生涯的想法。

然而,溫在弘博士畢業後,先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當了一年半的專案助理教授。當時看似繞路的經驗,讓他接觸到許多流行病學的知識,並嘗試用地理學的視野看待醫學、連結環境與健康,也繞回喜愛的地理學領域。在應徵地理系教職時,溫在弘便透過禽流感的議題,來談如何結合地理學全球化、跨國影響的理論,和研究暴露與疾病關聯的流行病學,描繪出疾病全球擴散中地理學能扮演的角色。

在電子郵件、視訊會議成為生活常態的世界中,不同國家的學者沒有距離的隔閡,建構全球傳染病研究的網絡看似更加容易,卻需要研究者更加清楚自身的定位。問起溫在弘如何成功和東亞多國學者合作時,他反倒先拋出一個又一個的問句,而這些問題也是他在構思與進行研究時不斷試著接住的挑戰。

在全球的視野下,為什麼要和台灣的學者合作?會不會從台灣的視角,能看見這個學科回答問題的特殊性?以登革熱來說,台灣位於北回歸線,介於熱帶和亞熱帶的交界地帶,是病媒蚊擴散上的邊緣,但在氣候變遷下,這個交界是不是已經慢慢往溫帶移動?鑲嵌在這樣的背景下,去理解、回應台灣的登革熱疫情,不只是去探討這片土地上環境和健康的議題,若能把在地現象拉到全球尺度,或許有機會找到觀察與預警氣候變遷情況的獨特視角。

農工、公衛到地理,三個看似不同的領域,共同的是都沒有既定的學科邊界,沒有非要做什麼的限制,而讓溫在弘能自由從不同角度看待感興趣的問題。「過度強調學科只會讓彼此之間更壁壘分明,雖然待過不同領域,但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在做很不一樣的事。」溫在弘說道。

●唐吉訶德式的努力

「擴散」,是溫在弘一直以來的研究關懷。對他來說,擴散是看得到、感覺得到的,而疾病的擴散,除了有在空間上的分析方式,更涉及許多重要的社會議題。而現今多樣的數據,更讓人們在理解現象之外,對擴散的機制也有更多認識,有機會偵測擴散的出現,甚至結合相關的學理知識來即時阻斷。

在關心的傳染病議題上,比起時間趨勢的變化,溫在弘更在乎空間維度的擴散,他解釋道:「時間軸可以看到疫情高峰,但把地理空間帶入,能幫助我們連結資源分配。」對地理空間的理解,幫助人們找到行動的可能。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武漢、義大利接連封城,台灣也出現多起群聚感染,溫在弘的研究團隊便運用雙北地區的人口移動數據,模擬出社區感染爆發時不同封鎖措施阻斷疫情擴散的效果。團隊對新冠疫情的研究,更受到天下雜誌的關注,合作將艱澀的研究數據和模型,轉譯成易讀的動態圖表報導。

「我想讓公眾看到地理學的觀點如何對疫情防治產生影響。地理系許多老師和同學一直在各種對話的管道,讓社會更了解地理學。」與新聞媒體合作,是一個和社會溝通的絕佳機會,溫在弘笑道:「這有點像是唐吉訶德式的努力,我們要對抗的是一個刻板印象的巨人,對抗大眾在聯考時代對地理學的印象。」但不斷試著打破框架,也是溫在弘覺得地理學特別有趣的地方。

在時間維度上,另一種擴散悄悄發生。溫在弘認為能在台大教書是一種privilege,也是一種責任,能夠遇到許多比他更優秀的學生,而在媒體的採訪中,也時常能看見他的學生分享研究成果。或許如溫在弘所說,要突破社會對地理學想像的框架是一種唐吉訶德式的努力,但同時他清楚地知道,身邊有著一群跟他共同努力的地理學家。

「地理學是一個柔軟的地方,對不同的人事物有很大的包容和接納性。」對大學畢業後才開始重新認識地理學的溫在弘來說,這個柔軟的地方和其中的人們,一直在努力保存社會的多樣性。在那些無法切分的時刻,傳統的文理組框架下看似格格不入的地理學,卻又不斷以它的柔軟,接起一片搖擺的草原。而曾經可能是建築師的溫在弘,也在農工、地理、公衛模糊的邊界之間,刻下他更多對空間的想像。

(Visited 176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