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研究激烈天氣的耕耘者——專訪郭鴻基
●10/26 郭鴻基老師主講:「問風雨雷霆之故」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魏妤亘
天氣預報有時準有時不準?明明放了颱風假當天卻無風無雨?地面之上,聽不見又摸不著的神祕大氣變化,究竟為何難以預測?今日,就讓我們聽聽在激烈天氣研究領域深耕多年的郭鴻基教授,這些年來的深刻故事。
●踏入科學研究的開端與啟蒙
不同於現今多元的大學入學方式,在過去,大部分的高中生皆是以分數分發來決定自己能夠去到哪個科系。而郭鴻基教授正是在此巧妙的機緣下,來到大氣科學系就讀。雖然一開始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會喜歡這個領域,但很幸運地,郭教授遇見了被他稱為「啟蒙老師」的陳泰然老師與蔡清彥老師,在他們的教導下,年輕的他逐漸燃起對大氣科學的興趣。
在美國攻讀研究所期間,郭鴻基教授遇見了更加強化他後來在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能力的數學老師,充分連結了數學和科學間的美妙關係,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讓他更深入挖掘大氣與數學的緊密關係。
●激烈天氣的代表-颱風
郭鴻基教授的研究,大多和大氣中的激烈天氣與氣候分析有關,尤其是針對「台灣」區域的狀況,而其中,颱風又是他相當有興趣的一塊。舉例來說,在台灣過去的六十年,最近這三十年來颱風的雨量統計起來比之前三十年的數字高很多,至少高了6成。細究之下,平均每個小時的雨量並未有大幅改變,反而是這三十年來的颱風比過去走得更慢了。這類的發現,提示了近年來颱風防災方向的指引。
關於其他的研究,像是颱風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增強、颱風型態跟強度的關係,以及雙眼牆的消散是否影響強度等等,都是郭鴻基教授曾經做過的研究題目。細談之餘,他也秀出手上正在字句斟酌修改的論文,娓娓說道:「做研究一定要會寫,寫就是思考,寫了之後會領悟更多。」
●關於成為一個科學家
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與其說總是充滿希望,「撞牆期」才是身為一個科學家經常要面對的課題。若用一個比喻來說,科學家總是在瞎子摸象,因為觀測是有限,但所追求的科學原理卻是無限的。了解大氣的過程也是如此,透過數學理論、觀測儀器、科學方法以及超級電腦等技術,科學家們不斷嘗試了解複雜的天氣現象。郭鴻基教授表示,科學家總是需要問一個你還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如果無法處理撞牆,就沒辦法成為一個科學家。在經歷撞牆期時,教授會放下手邊的難題,先去處理另外一個研究主題,並且再次閱讀許多物理、數學與大氣原理的書籍,尋求突破之處。
對於想要進入科學領域的學生,郭鴻基教授叮囑道,不論哪種領域,基礎功都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則是要對自己深入研究的主題擁有熱忱,因著擁有熱忱才能夠不畏辛苦地前進,直到尋找到那答案。比起只是尋找熱門的題目,找到自己想要投入,並打從心底認為真正有意義的題目是更重要的。2018年計算機圖靈獎的得主們,過去並不享有盛名,甚至在同個領域當中的人們並不看好他們,然而,因為有熱忱地持續投資,最終成為突破過去人工智慧瓶頸的先驅。
在郭鴻基教授的研究室中,靠牆緊貼著許多書櫃,其中一面書櫃中羅列著許多中國經典。進行科學研究之餘,他平時也接觸東西方文化與哲學,探討中西方發展當中思維的差異。不帶任何評判,教授相當享受探討差異與了解的過程。
就像郭鴻基教授前面所傳達的一般,雖然大氣科學並非特別熱門的領域,但他在這位置上找到了熱忱,從過去到現在乃至未來,相信會持續挖得更深。
●10/26 郭鴻基老師主講:「問風雨雷霆之故」點此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