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7-6】探入意識之海:談天人合一的審美體驗

分享至

by MaruTaud(CC BY 3.0)

講師|陳一平教授
撰文|游伊甄

●從一個問題出發:怎麼去理解無言以對的時刻?

許多我們人生中所經歷的奧妙或感動,言語派不上什麼用場,能夠做得最好的事情是沉默以對,我們得閉起嘴巴,開放其他感官知能去品味。從這一個問題出發,我們怎麼去理解生命中那些無言以對的時刻?

研究應用藝術,時常與藝術家一起工作的陳一平教授,在這場講座中邀請大家「允許一點跳TONE與想像」,他以自己跟藝術家合作的挑戰為例,跳脫框架「thinking out of the box」,但並不是沒有框架「Thinking without box」。

英國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所言「生命中總有連舒伯特也無言以對的時候」。陳一平教授照樣造句成為:「對意識的探索與沉思中,總有連神經科學家Damasio、物理學家Archibald Wheeler、心智哲學專家洪裕宏……也無言以對的時候」。

科學取徑的美感研究就如同知識加工廠,關注於大腦如何處理美感刺激(藝術品)?有多少部門協同合作,包含視覺,注意力,決策,情感因子,情境因子等等,日趨嚴謹的控制組操弄,試圖搞清楚每一個環節的特性,從功能的角度來分析拆解。這種作法雖然產生很多資料論文,但是似乎走不進「審美」的核心。如何去回答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會被日落的情境感動呢?

●美感經驗的三大類型

瞭解生命、認識自我,「我是誰?誰是我?」這個問題,已經人類的理性逼到疆界,我們能有答案嗎?陳一平教授表示,知性的路徑走到一個地步很難繼續往下走。生命是用來被體驗,而不只是用來被理解。「體驗」作為理解之外的途徑,可能突破邏輯的限制,打開另一條出路。

美感經驗有三大類型:第一種是由愉悅所驅動(pleasure-driven)許多應用藝術、工業設計都是,例如:瑞士畫家Paul Klee線條色彩輕快愉悅的畫作,充滿感染力和穿透力。

第二種是戲劇張力,這項主題經常出現在西方藝術中,透過壓力的累積與釋放,藝術中的衝突幫助我們整頓內在紊亂的情感世界,就像是吃了心靈的瀉藥,為心靈做清刷,刺激蠕動,排除負面累積。例如:畢卡索的畫作Guernica1937畫西班牙內戰的殘酷,滿溢撕心裂肺的情感,喚起大家對戰爭的注意。

第三種是意識擴張,東方藝術如安靜的中國文人畫,常常可以讓觀者感到沉靜,放下自我武裝,畫作邀請你放下嚴格邊界的自我定義,進入自我消融(相對於自我武裝)的境界,這是一種出離世俗的存在經驗。例如:牧谿六柿圖,墨色濃淡舞出奇異的韻律、瀟湘八景煙寺晚鐘的畫面則採用非常含蓄的暗示。

●合一:探入集體潛意識的大海

陳一平教授邀請大家試著用開放的心來思考:意識跟物質的關係,是否有超越個體以外更大連結的可能?他談到由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一說,人會進入一種自然地流動感,創造力最高峰的狀態迎向最順暢的流動,這會伴隨著時間感的扭曲以及自我邊際感的消失。對這些傑出人士而言,高峰經驗不但是他們在專業領域上獲得巨大成就的要件,而且更可以提升他們存在的品質。高峰經驗接近於中國美學中的忘我、天人合一的審美經驗。

由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所提出的「集體潛意識」就是他深入探討跨文化象徵的共通性,分析大量關於神話宗教儀式象徵所得出來的一項理論。白話來說,每個人以為自己像是孤島一樣地獨立存在,其實在海平面之下,我們都是互相聯結、佇立在共同的板塊上。

如果我們假設集體意識存在的話,這有什麼意義呢?這有助於回答一些人類自我認識的問題,如:自閉症為什麼這麼少見?又如:我們生在社會脈絡、人際關係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位置,不可能有絕對的客觀,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能夠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能夠同理他人。

我們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具有運動和感官的雙重功能,自己做出動作,和觀察別人做出一樣的動作,會在大腦的同區域引發類似反應。鏡像神經元賦予個體模仿他人動作的能力,也讓我們能夠跨出意識的孤島。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個體意識(私我),但是仍然有一個可交流的平台,讓我們可以透過日常生活語言(common sence)來溝通。

只有人類有集體意識嗎?其他生物有嗎?陳教授舉植物為例,植物神經學家Stfano Mancuso研究發現感覺訊號處理能力的複雜程度超過我們的想像,他發現植物會用2000~3000不同的術語(費洛蒙等)來溝通;人類感官約10幾個,高等植物所擁有的感官種類有15到20種。

●愛因斯坦的回信

科學走到極致發現宇宙生命之奧祕,和人文藝術走到所發現者有其共通之處。有一位喪女的父親寫信給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問他應該怎麼跟小孩子解釋姐姐的死亡,愛因斯坦回信道:「每個平凡人都是我們所稱的宇宙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是被侷限在某個時空的部分,在他的體驗裡,他的思想與感受都與其他人隔絕開來,但這就像是意識上的視錯覺,這種錯覺是我們的牢籠,將我們限制於個人的慾望,以及只開放給少數人的情感,我們的任務是讓自己掙脫這個牢籠:擴大自己的悲憫之圈,擁抱所有的生物以及美麗自然的整體性,沒有人能完全達到這個目標,但光是努力邁向這個目標,就能帶來部分的解放,以及部份安全的基礎。」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體驗過高峰經驗或者天人合一之感。陳一平教授進一步提出問題,希望大家思考: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人類認為彼此相連,跟認為彼此不相連,這兩種想法所帶領我們邁向的未來會有什麼不一樣?

--
本文整理自:106/5/06 由陳一平教授在臺大思亮館國際會議廳所主講之「合一之美」演講內容。

 

加入好友

(Visited 21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