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勇敢跨越未知的疆界──訪陳一平老師

分享至

●5/6 陳一平老師主講:「合一之美」點此報名

採訪、撰文|許楚君

踏入陳一平老師的研究室,你也許預期看見神經科學家典型的書房,一抬頭看見的卻是一幅素描的馬勒像,門邊的書架上,擺放著通俗文學與漫畫作品,書桌上散置的則是各式各樣的文藝理論。穿過應用藝術研究所擺滿藝術品的長廊,這一間心理學研究者的書房,還藏著更多使人驚喜的細節,一如從書桌後方迎來的陳老師,看似溫文儒雅,卻充滿大膽的創新精神。

●由心理學出發,重拾藝術初衷

陳一平老師在高中以前一直夢想能以美術為專業,但在當時的台灣,美術的前景不受看好,家人出於關心而反對他往創作的方向發展。陳老師對於藝術的愛好並不因此輕易熄滅,雖然無法直接進入術科的教育體制學習,他也不願意放棄這個初衷。他轉而期許自己成為理論工作者,藉由學理的訓練奠定基礎,再回頭關心藝術的問題。家人期待他投入的醫學專業使他興趣缺缺,最終仍選定心理學作為專長,在成為成熟的心理學家之後,以心理學的角度觀察或評論藝術。

陳老師因而進入了台大心理系,因於一串偶然的機遇,一面奠定了作為神經科學家的穩固專業,又一面悠游在科學與藝術之間,尋找兩端連結的可能性。

雖然進入了心理系,陳老師也始終沒有忘記對於美術的愛好,他計畫結束心理系的學業之後,就前往國外攻讀藝術史,於是修遍了當時歷史所藝史組的課程。大三、大四時,英國的著名藝術史學家司徒恪( Richard Stanley-Baker)教授在台大歷史系擔任客座學者,陳老師也在門下修習了兩年的遠東藝術史,這兩年的課程給予陳老師諸多啟發,使他領略到紮實的方法論對於做研究的重要。而甫從美國返台的梁庚辰老師,也在生理心理學的課堂給了陳老師深遠的影響。因為梁老師紮實的訓練,原本一心想轉讀藝術史的陳老師,在升上大四那年改變了方向。他認為大學畢業直接轉向藝術史領域是太草率的想法,也發現大學四年的訓練無法實則無法真正進入心理學的堂奧,他也因此決定繼續攻讀研究,打好心理學的基礎,再回到藝術領域。大學時的生理心理學讓陳老師了解人的心靈的物質基礎的重要,出國之後,他選擇攻讀生理心理學,並選擇知覺作為專業,經由對視覺與聽覺等官能的研究,了解他所喜愛的藝術與音樂。

回到台灣後,陳老師先後在中正心理系、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任教,當時已對視覺科學的學科內部之深刻奧秘感到好奇,也十分享受探索的過程。彼時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正邀集勇於進行跨領域的教師,也主動向陳老師提出邀請。原本預期自己在退休前將一直從事科學研究的陳老師在此因緣之下,從神經科學家轉換跑道來到應用藝術研究所,意外的讓他找回對藝術的初衷,而應藝所不設限的精神,更讓他如魚得水。

●跨越多重領域,探索未知可能

陳老師在應藝所主持的基礎視覺實驗室,一直以來致力於以心裡物理的角度,探討視覺傳達中的視知覺原理。

近年來,老師的研究更朝向藝術心理學的方向發展。目前主要在探究「畫圖」這個無法度量、描述的能力。畫圖,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獨特才能,長期以來人們對它的認知卻十分有限。我們可以理解數學能力作為一種對抽象規則的領悟、推演,以及分析歸納能力;或者知道語言能力即是對音韻的識別和模仿、對語法直覺性的掌握,以及對於語義的豐富聯想能力。然而我們對於繪畫,尤其寫實繪畫的心理歷程卻所知甚少,也難以解釋繪畫對於人格成長與人格完整性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因此近期的研究所探問的,即是寫實繪畫的能力是由哪些基本的認知、情緒功能所支持;同時要討論繪圖能力的培養,對於人作為完整的人而言會帶來怎樣的收穫。

基礎視覺實驗室所做的研究發現,都會很自然地進入教學內容,除了對於視知覺的學理研究,視覺傳達與工業設計組的學生,也能透過視覺生理與基礎心理學的訓練,獲得不同的靈感來源。最近,應藝所的學生即在電玩界重要的競賽Indie Game Award獲得殊榮,藉由擴充實境的概念,應用視知覺及基本心理學的知識發展實境遊戲,讓視覺心理學的研究得以拓展出更多應用的潛力。

●打破解釋的慣性,找回對未知的驚奇

優游於科學與藝術兩端的陳一平老師,雖然作為嚴謹的學者,實則也不滿足於學界慣有的思考取徑。在此次講座中,他大膽的提出了在學術圈中長期被忽略的議題—在理解之外,理智科學所無法解釋的體驗的範疇。

陳老師認為,長久以來科學界對「認識」的想法皆以「理解」為預設目標。對於未知的現象,人們總是習慣提出理論,經過實證資料的考驗篩選後,以達成對該現象的理解,這是一條透過「解釋」來「認識」之路。然而,在進入藝術領域後,陳老師更發現,許多事物在了解之外還有另外的目的:它們是生來被體驗,而非生來被解釋的。諸如生命、自然界、宇宙的奧秘,實則都是為了被體驗而存在,我們總習於以解釋的方式掌握現象,實則有更多的事物存在於體驗的範圍。

這個議題的發想,來自於中國文人畫對天人合一之境的重視。這個在西方美學難以找到對應的概念,所討論的是與宇宙萬物合為一體的獨特經驗。藉由審美的體驗,人可以了解有超越人類意識之外的「天」或集體意識。這樣的存在並非不能觸及,但無法被解釋、描述或者理解,只能被體驗。

這種超越個體性的集體意識,包含榮格心理學、中國古代的天人感應說,都曾提及類似概念。陳老師便試圖在本講次中以科學方法觀察到的證據來輔助說明,某種超越個體性的集體意識是可能存在的。

在講座中,陳老師雖會試著說明這種獨特的經驗,但對於此一體驗的描述,也僅能停留在字面意義的理解。譬如耶穌、佛陀等靈性宗師超越凡俗的開悟狀態,雖能被記述下來,卻難以藉語言傳達、也無法變成反覆操作的內容。語言僅能描述表面的部分,要能夠感受,只能自己走過一遍。

這是一道與科學可解釋的世界全然不同的、無可言說的徑路,陳老師認為,只有二者同時存在,人類才能往更高的高度提升。然而當前二者呈現不對稱的狀態,習於走向解釋與理解的路徑的學界工作者,也許可以嘗試停下來,感受另一種徑路可能帶來的豐富內涵。

一向被視為以解釋為目的的科學原本就包含這兩條路徑的根本精神,科學的推力,本就起於對未知世界的無盡好奇,這種驚異的感受,使得人願意跨出認知的界線。因此,我們必須永遠的尊重未知的深奧,而不應滿足於解釋,解釋之後驚奇的感覺就消失了。

這位勇於跨越知識疆界的心理學家,為我們揭示了長期被遺忘的事實:「科學的目標從來不在於消滅驚奇,我們應該永遠保持在活力充沛的好奇之中。」

●5/6 陳一平老師主講:「合一之美」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17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