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找行星就像做研究,有偶然也有必然——訪辜品高老師

分享至

●10/24 辜品高老師主講:「『穿越』時空找行星」點此報名!

_MG_7372撰文|高英哲
攝影|黃道佐

辜老師選擇物理學做為一生的職志,初發心是很單純的:二十世紀這些物理學家每個都好像無所不能,有為者亦若是。不過會在物理學中選擇天文學做為鑽研的領域,則是出於一種偶然。當初在赴美求學階段,大環境對於純粹理論物理研究來說並不好,很多優秀的學長一個個離開了物理學;辜老師也曾經到電機系跟電腦系修過一年的課,並且在系上選修一些比較偏向實際應用的課程,不過還是發現自己真正鐘情的依舊是理論研究。正好學校裡有天文所,也有物理系認可的指導教授,辜老師就這樣順勢進入了天文學的領域。

辜老師的研究專長是系外行星,這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去年的熱門電影《星際效應》,不過辜老師說系外行星早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是天文學裡逐漸起飛的熱門領域。在 1995 年之前,我們其實一直都無法確知,太陽系外的恆星是否真有行星環繞;然而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我們在這二十年內不但確定了系外行星的存在,而且還不斷穩定地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辜老師在本次講座中,將為我們介紹的「重力微透鏡」觀測技術,在 2003 年首度發現系外行星。重力透鏡是廣義相對論的一種應用,在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中,光線經過有質量的物體時,會因為時空扭曲而產生彎曲;在星空中的背景星光經過天體時,同樣會先彎曲而成像,但其像太過靠近,望遠鏡雖無法解析,卻造成聚光的效果。一般做為重力透鏡的星體,都是像銀河系之類的星系,而我們現在藉由重力透鏡進行觀測的系外行星,質量相較之下相當微小,因此我們叫它重力微透鏡。如果做為透鏡的星體是單純的恆星系統,它的重力場很單純,會呈現出一個球對稱;但倘若它帶有行星,即使行星的質量相對很小,都會對重力場的結構造成影響,我們就是透過這種現象,間接地發現系外行星的存在。

廣義相對論已經是一個整整有百年歷史的理論,現在已經進入應用的階段,尋找系外行星的工作也因此蒙受其惠,近年來有相當不錯的進展。比方說以尋找系外行星著名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是以行星凌日的現象來尋找系外行星,不過由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比較容易觀察離母恆星較近的行星,相較之下,重力微透鏡比較能觀察離母恆星較遠的行星,也就更有機會找到「第二個地球」。

廣義相對論跟尋找系外行星的工作,乍看之下關聯性似乎不大,各有各的研究領域;但倘若研究廣義相對論的理論學家,跟做實際觀測的天文學家,都只是一頭浸淫在自己的領域中的話,也就不會有運用重力微透鏡的現象,來幫助確認系外行星存在的這種想法與突破了。辜老師也藉此提醒我們,一門深入固然是做研究的根本,不過對於別的領域的發展,也要留一份心,多多少少知道一點,有時候對於自己的研究工作,會有意想不到的助益。

最後辜老師鼓勵有志深造的同學們,現在的大環境跟他當年求學時大不相同,臺灣除了中研院之外,臺大、清大跟中央都有天文所,學生們有很充分的機會,可以及早接觸到豐富的資訊;在手機跟網路如此普及的現在,也很容易能夠取得相關情報。辜老師建議有興趣走天文學領域的同學,可以多加利用這些豐沛的資源,多跟做研究的老師們聊聊,對研究工作的具體內容有個了解;有興趣是最重要的,當然也要顧及研究市場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性向的領域鑽研,比較容易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10/24 辜品高老師主講:「『穿越』時空找行星」點此報名!

 

加入好友

(Visited 110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