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腦特區】我聽「大腦、演化與學習」演講有心得─第一講(2012/03/31)
部落格留心得,精美好禮送給你 !
光聽演講還不夠!聽完各場演講,您是否有任何心得、想法想要與人分享?其實,書寫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連串的資料辨識與思考延伸,不但可以刺激人觸類旁通,提升個人的資訊敏感度,更是最便利的腦力活化鍛鍊。因此,除了專心聽講之外,CASE更鼓勵大家邊聽講邊作筆記。即日起,只要參加「動腦之我聽演講有心得」的活動,就有機會拿到CASE的獨家好禮!
參加辦法:各場演講結束後,科教中心將於中心部落格(CASE PRESS)上刊登主題為「我聽大腦、演化與學習演講有心得─第n講」的文章,請至少用300字表達您聽講的心得感想,回應於此篇文章下方,並留下您的名字〈可以是筆名或綽號〉與常用的email,以便我們與您聯繫。
參加獎勵:前三位留下心得的人,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將贈送經典馬克杯一個。其他有留下心得的人亦可獲得中心精美小禮乙份!送完為止,行動要快以免向隅喔!
學習:一門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機器學習的新科學
講者:謝豐舟教授
內容簡介:你對學習的認識有多少?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你可曾想過,「學習」本身其實也是一門學問?人類祖先在物競天擇的壓力之下,產生了獨特的學習能力,也因而促成了文化的演進,並奠下科學、藝術與語言發展的基礎。如今,心理學、神經科學以及機器學習的新發現,更為人類凝聚出新的學習原則,不只導致教育學說的改變,也讓學習環境重新設計。在本場演講中,謝教授將介紹「學習」這門跨領域的新科學,帶你探索人類大腦既奧秘又驚人的可塑性。
--
請於本文下方直接回覆您本次的聽講心得吧!?
延伸閱讀:【國際消息】倫敦計程車司機的腦部結構與眾不同
(Visited 96 times, 1 visits today)
繼第六期的「化學大未來」後,今天我再度來到了探索系列講座。而最令我驚訝的是,這回講座的聽眾多到不僅講堂客滿,連直播教室也座無虛席呢。不過聽完了謝豐舟教授的演講,坐在直播教室地板上的我便認為這點辛苦簡直是微不足道。
從前,我只覺得「學習」是身為學生的我應盡的本分,並沒有思考該如何學習、根本性地深究學習的本質;然而,經過今天的演講,我除了了解更多學習的技巧,像是搭配朗誦與圖像來記憶、多運動以增進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充足睡眠以便形成記憶等等,我還進一步地認識了我們深具可塑性的大腦是如何影響學習、「學習」這門學問的本質,以及我們人類為何比其他生物更會學習。
例如,教授剖析了人類學習的三種特性:運算性、社會性、由連接知覺與行為的大腦迴路所支持的特性,還有三大與其他生物不同的特徵:模仿、共同的注意力、同情心與社會情緒。像是人們會隱性學習,藉由模仿,重演某個人的目的與意圖、會依賴社會線索,也就是有老師的教導,學習會更有效率、尋求社會互動,好比藉由社群網站來進行溝通等等。
另位,謝教授也提到了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可分為四大區域、又是由百億個神經細胞所組成、腦皮質的演化及神經連結等等,實為相當充實的一席講座,令我滿載而歸。十分期待後續的七場講座。
今天的收穫真的很多,聽完講座之後才真的認知到原來學習不單只是學習,更有著從原古時代不斷進行的演化過程,這些演化或許也就是生命基因內部自行運作的學習模式吧!所以至今才有人類和其他無數的物種存在,而各式的生命中都有著特殊的學習方式。後面講到嬰兒出生後的學習更是讓人覺得神奇,在未完全發育的腦袋中,他們隨時隨地都在模仿週遭甚至是未完成或失敗的動作,在他們小小的腦子裡已經開始思考完整的結果會是如何,更甚是完成之。
而在人與其他動物不同的部份:模仿、共同的注意力、同理心的了解,真的很有道理;的確是沒有比人更會模仿的動物了,還有教授所舉的嬰兒注意力的例子也真讓人讚嘆人類大腦是如此不簡單,再來同理心的了解,我想同理心本意並非同情心,在「學習」這個重點上,它指的應是將眼前的狀況投射在自己身上,以別人為借鏡,知道不該這麼做或我該怎麼做,而當然這之中會伴隨著一些情感的變化,或同情憐憫或漠視冷淡。無論如何的確都是達成了學習的目的,人類就這樣打從出生開始試著追求答案解決問題。而我們擁有這些特性更該好好適當的研究利用才是。
到最後教授也講了一些對學習有助益的部份,真的值得我們回去消化參考。聽完講座,「學習」不再只是應付課業,其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練習、使用並一直在複習著,學習就在生活中,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有一個健全的大腦可以思考真的該珍惜:-)
首先,感謝國立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舉辦此次科普教育活動,推廣並探索大腦的演化與學習方式,在料峭春風的下午,工學院應力所一樓演講廳裡裡外外,擠滿了認真聽講的民眾,度過充滿知識性的時光,透過與談人幽默的談話,傳達大腦學習的學理與應用方式,例如,熬夜不利學習,反覆的記憶與學習,有利海馬迴體的增長等,收穫豐富。
劉同學您好,感謝您的分享,不過要提醒您,心得字數若未達300字,中心將不另外贈送獎品,必須將字數補齊才能拿到CASE PRESS的獨家好禮喔!
CASE PRESS板僕 敬上
古有明訓:「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在今日的講座中,我深刻的體會到此金玉良言的真諦。
在探索基礎科學系列講座─「大腦、演化與學習」,從台上謝豐舟教授的妙語如珠及閃過的投影片,逐一幻化為解開大腦世界的金鑰,而我如入一座未知的桃花源,處處吸引著懵懂的我~
像是教授所提及的「學習十二要訣」,對於是學生的我,更是無比重要,如人體本身情緒及壓力對學習的加減效果,及反應「專心一致」此金玉良言的專注學習法,還是利用現代忙碌生活所缺乏運動,以增進腦力,種種獨到見解,都將學習變得不只是學習,而昇華為更高層次的境界。
其中,在這翩翩桃花源中,最吸引著我的那朵芬芳蓓蕾,便是那名為「記憶」(memory)的課程─從準備→反思→溫習→圖解→紀錄,這種種的過程藉而提升腦神經的連結,由其是「溫習」此階段,在一堂課結束後一小時,將喪失65%的神經連結,由此深得「溫故知新」是如此重要的學問。
如次重要的金科玉律,令我感觸良多,也使這堂講作收穫滿滿。
我是第一次參加CASE基礎科學講座,由於我是非本科系的學生,所以抱持著增加常識的態度來聆聽,希望能一探大腦、演化與學習的奧秘。
透過投影片與謝豐舟教授的講解,讓我也能輕易了解大腦中幾個主要的構造與形成方式,進而了解為什麼會出現「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這種情形。對於學習的探討是此次聽講中最大收穫,讓我了解到原來人的學習可以定義成計算式,連結記憶與社交等三方面,進而得知最佳的學習方式是有別於傳統教學模式的face to face與戶外教學,至於記憶方面的課題也有很大的收穫,對於強化五感的記憶方式可以勝過傳統單純的背誦,the human brain is a pattern seeking device,這句話更能將記憶的方式一語道出,讓我開始思考以前土法煉鋼的記憶方式是不是錯了?經過謝教授舉的尋找棒球場上球員的相對位置一例,更能讓我能印證這句話的含意。
很高興有機會參與這一系列講座,感謝CASE提供我另一個學習的環境,也期待往後的七場講座能激發出更多的思考與想法。
身為一名即將進入台大的高中生,我感到既慚愧又充滿期待。慚愧,是在於我深諳自己的能力,並不足以踏進這條椰林大道;但充滿期待,在於我終究幸運,幸運如我,藉由繁星的管道成為台大的一份子,這讓我充滿希望,我千百回至公館沾染讀書氣息終究不是徒然。我會珍惜,一直珍惜……
另外,身為參與了第五及第六期全場的聽講者,我感到興奮又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興奮,是我上了生命科學系,機緣如此神奇,CASE就這麼辦了關於生命科學的第七期講座;但說不出話來,一來則是因為自己進了台大而感到此事不真,二來則是因為……第一場的人潮也太「洶湧」了吧!我知道謝豐舟醫師是個優秀的婦產科醫師,我也知道他在任教的時候是個幽默風趣的「亦友之師」,但我不知道原來他的魅力是如此無法招架的,包含廳內廳外以及視聽教室,我估約有兩百人吧﹝還是我其實低估很多……﹞
基本上謝教授演講的這場主題我非常有共鳴──「學習」之間的奧妙到底多麼深遠,這是我一生都要探尋答案的問題吧!多少人因摸索不著學海之中的航向而迷失方向,多少人因把握不到學習之門的鑰匙而不見其道……希望本次演講的影片檔上傳後,能給這些朋友們﹝包括某種情況下的我自己﹞一些啟發和想法。或許我下次也會特別注意,身旁的誰是不是把太太當做帽子抓,還是大腦是個拿來抓取「型式」的儀器而非一片毫無生氣的記憶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