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沉思】位子不只一個 ─來玩不一樣的工作大風吹

分享至

■走出學校的年輕人,勢必都要進入職場玩一場大風吹;這當中,有人馬上找到自己的位子,也有人老是擠不上。政治大學廣電系副教授郭力昕提醒,年輕人不是只能照著既定的遊戲規則玩;慢慢來,才有機會創造出無限可能。

攝影:柯曉東

口述∣郭力昕  整理∣蕭如君

有失公平的世代汙名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承受著社會的刻板印象,諸如「眼高手低」、「草莓族」等,我認為他們的確是在受驕寵的環境下長大,不過這不能完全怪他們,這樣的環境並非他們自己所選,真正需要檢討的是把孩子培養成生活低能的家長和社會。

      當社會在批評年輕人弱不禁風的時候,是用上個世代的生存條件來度量現代,這根本有失公平。上個世代所經歷的苦並非是自己的選擇,經濟條件較優渥的現代也不是 年輕人打造出來的,他們只能被動接受大環境的結果,甚至被養成了「草莓」。發動這聲批評浪潮的人應先批評自己,怎麼能將孩子放進自己創造的環境,再去責備 他們的生存能力不夠堅強。

      我並不是要一味地幫年輕人找藉口,他們終究要為自己負責,可是社會必須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孩子該學著做自己的時候,社會和家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空間發展自 我,在珍貴的青少年時期他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念書,其他的能力因此停滯不前,等到有需要時再說。直到進入了大學,他們才第一次比較深刻地思索自己是什 麼,在那之前他們從來就沒有被尊重地視為一個人,以致於大學生還是像小娃娃,很多人的心理狀態其實都很幼稚,可是他們又可以看起來很世故。

以具體行動去除偏見

      另一方面,年輕人當然不能只埋怨上一代,但也不代表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以被縱容,如 果年輕人不滿社會給予的偏見,就必須試著剖析自己現在的樣貌,拿出決心來闖出不一樣的可能。事實上,我已經看到許多排斥草莓族標籤的年輕人,正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對抗社會,這方面應該要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

      不過,我想強調這應該是一場公平的遊戲,當成年人在責備年輕人之前,也要看看自己改變了什麼。我反而看不出來現在的成年人有任何反省的意願,這是很糟糕的現象,因為年輕人會不斷從上一代身上「複製」所看到的權力操弄、雙重標準,自己做一套,將來要求下一代又是用另一套。

給社會還是給自己交代?

      以前的時代工作價值較為單一,不外乎就是要找到穩定、待遇好、薪水高的工作,就算沒想要賺大錢,也不敢擺脫這樣的普世價值。現代年輕人在生活上的多樣性大過以往,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乎一定要走上正規的求職路,也沒有一定要在工作中體現和他們的所學。

      然而,大多數大學生在畢業之後,的確承受著相當大的就業壓力,似乎三個月或半年內沒找到工作,就是一件很見不得人的事,甚至會萌生罪惡感。我非常不認同這樣 的價值觀,年輕人沒有必要把這壓力往身上攬,即使你隨意亂抓到一個全職的工作,無所謂喜不喜歡,卻好像只是在給家人、朋友、社會一個交代,而不是在向自己 交代。

      如此的「集體盲目」可以說是來自於父母、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結構,嚴格來講這是一種「共犯結構」,他們犯的錯正是基於無知以及窮緊張,導致台灣社會流動著一 股「比快」的壓力。這是一個極大的謬誤,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神經質地推著與他人競爭,求學路上給孩子製造了許多莫名的痛苦。

崎嶇之路反而精采

      不過,我也不是認為年輕人不需要競爭,而是應該要贏在「終點」。對我來說,贏在起 跑點很荒唐,只是一齣「自己嚇自己」的悲劇。個人成就應該要用終點來檢驗,不在於一開始跑多快。很多衝很快的人通常會後繼無力,因為他可能本身沒有潛力、 知識也沒有進展,一旦走到專業用盡又拿不出潛力的時候,就會進退不得,工作變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事實上大多數人根本不敢放棄,因為覺得自己也換不了跑道了。

      如果我們一定要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成功」這件事,關鍵絕對在於「比慢」而不是比快,你一開始走的路越崎嶇,對於未來越是有益。走曲折的路就表示你不停地在吸收廣泛的經驗和刺激,尤其對於學習人文社會方面的年輕人來說,更應該如此活用在出社會的起步上。

      老實說,跟我有所接觸的年輕人比較不在乎找工作這件事,要不然就是更在乎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生活方式。我們偏好走體制外的路,不會功利地來看待自己的生命階段,甚至會投入一些利他的社會運動,這些學生願意為自己以外的生命付出,像是為樂生療養院或是農民請命等等。

年輕人不一定急著要找到固定的方向,也不要害怕與眾不同,試著將腳步踏出多方探索,才可能真正「發現自我」。(攝影/蕭如君)

      我相信將來他們會很有出息,因為他們在年輕時就已經投入社會、瞭解社會,並不怕開始找工作的時間比別人晚,所以他們有好的資質和想像力可以帶領社會前進,並不是按照既有的工作形態去執行,反而能夠自己創造機會。

找到自我勝於找到工作

      以我自己來說,1985年我從美國讀完碩士回到台灣,當時已經離開了台灣社會將近 七年的時間,應該說我從來沒有進入社會,所以我需要花時間去瞭解台灣社會,也要瞭解自己能夠從事什麼工作。整整三年我沒有一份正職的工作,都是靠寫稿維 生;當時生活沒有那麼困難,寫兩、三篇很長的稿子,大概就足以應付房租,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物質慾望,還是可以過活。到了1988年,我才在《中時晚報》 有了第一份正職工作。

      「發現自我」的過程非常重要,我一直都是慢慢來,因為我始終認為那些在緩慢過程中淬煉出的精華,是會回饋給未來的自己,一點一滴讓自己清楚將來要走什麼樣的路,完全沒有浪費。

      在我看來,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正好是一個機會可以重新檢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以及觀察社會的變化。如果年輕人願意主動去介入社會,察覺現在社會缺乏什 麼、需要什麼,就可以創造自己的角色。我不知道有多少焦慮於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會進一步思考是要「創造」一個可能的工作環境,還是要跟隨大多數人的腳步,看看自己可以在就業市場中占到哪個既有位置。

大學已淪為職業補習班

      年輕人對於工作的錯誤認知,與偏差的大學教育如出一轍。台灣從來就沒有把大學教育放對位置,現在的大學儼然是一個「職業補習班」,層次低到我根本不屑一談。大學的精神應該是在培養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是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但台灣從來就沒有這個概念。

      坦白說,台灣教育根本是功利和庸俗到了極點,完全沒有全人教育的精神。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再來是家長,乃至職場主管,他們「全面聯手」營造一種功利、庸俗、短視的教育氛圍,毫無對話的起點。

      如果大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畢業後能夠快速地投入職場,那麼就等於把大學生掐死了!教育應該是要訓練一個人在工作上有能力發明新的可能,可是台灣的大學生卻是被訓練成「生產線上的加工者」,並非成為會思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教育模式怎麼可能使得學生在職場上能夠繼續開發潛力呢?難道我們大學生的素質還不夠好、 不夠努力嗎?問題出在對於工作是什麼、教育是什麼,全社會一點想像力都沒有。

社會期待是無形牢籠

      於是,從教育殿堂裡出來的人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我們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大 家互相看來看去,越看越像,然後就在一樣的集體意見裡面「相互取暖」,似乎就可以感覺到不孤單,所以怎麼可能迸發創意呢?台灣這麼多資質很好的年輕人,花這麼多時間念書,可是最後創造不出東西來,這也可以算是「台灣奇蹟」了。

      由此可見,大學生畢業之後根本不需要去找尋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工作,如果去追求了社會期待,也就封閉了自我,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不過,年輕人就算不去迎合社會期待還是得努力,努力是不變的,只是你會知道自己是用在對的地 方,而不是拚命跟著大家擠破頭陷入社會期待的角色裡。

      在按部就班追求社會期待的年輕人之外,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不是我們想的那回事,他們非常有想法,具備探索自己未來的能力,願意走上一條以傳統眼 光看來會很耗時又辛苦的路。不光是社運的朋友,我也認識有些年輕人想拍電影,雖然不是大投資的電影,他可能有其他的路徑,但是那樣的創作熱情仍然不減。

不要害怕與眾不同

(攝影:蕭如君)

      像是不久之前,我在台東認識了一個剛從政大會計系畢業的女學生,由於她著迷於東部 的風情,就決定待下來。當然她也找了一個簡單維生的管道,就是在一間餐廳當服務生。我想說的是,她擁有大多年輕人所缺乏的勇氣,她敢離開都會區到一個相對 開發少的地方,我相信她在當地浸泡個幾年,生活本身和當地人會帶給她莫大的刺激,當她再度回到都會區之時,她的某些想法一定會比從來沒踏出過都會區的人來得豐富,因此就能對未來的工作懷抱其他的想像。

      不幸的是,台灣社會從來就不鼓勵年輕人「看起來」無所事事,投入與所學無關的活動。首先家長就不會允許,總覺得是浪費了大學和研究所的投資。

      年輕人時間那麼多,並不需要害怕,就算你到了三、四十歲,那時要再走一條容易的路,時間還是相當充裕。在國外,到了四十歲以上才攻讀碩博士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是前進的,但我們的生命卻是停滯的。社會給我們訂定一張無形的生命時間表:幾歲之前要拿到學位、要結婚生子、有房有車、賺到第一桶金。這 是一張死氣沉沉的時間表,如果你要讓自己淪為它的囚犯,這樣的生命難有新的可能,反而更容易失敗,因為達不到更高層次,也缺乏其他的想像。

以「沉穩」意志對抗世俗

      一如先前所說,年輕人畢業之後短時間內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沒有必要因此感到失落,我認為沒有立即找到與立刻找到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找不找得到工作不能淪為價值二分,並非找不到就只能惘然若失,或是有工作就覺得自己得救。故事通常剛好相反,有穩定工作的人反而容易「怠惰」,雖然工作起來沒什麼意思,但是又覺得棄之可惜,而且你會開始消費,過一個比較舒服的生活。

      如果一個年輕人很快地在「心理」上怠惰,這才是最大的危機。年輕人應該不要急於擁 有高物質生活,而是要在精神和知識上更為充實。畢竟現在大學文憑已經沒什麼用了,年輕人應該在畢業後至少再投資個五年以上,繼續加強自己,把自己身上的武器備得越齊越好,然後再進入職場,到時候你的眼界、判斷力、執行力、人情世故等方面,馬上就能展現出明顯的成熟度,這時候不是比較容易成功嗎?成功的關鍵 就在於跟別人不一樣,追求一樣的人最多就是得到安穩,不太可能真正勝出。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長,都已經急到沒辦法去思考這個簡單的道理。

      不過,即使台灣的眼界如此狹隘,年輕人還是應該要以「沉穩」的心態面對社會,抓住自己不那麼隨俗浮沉,取回自己主體的意志和節奏。我覺得這樣的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時,本身便具備更大的可能性,也更容易有一番作為。
--

 本文原載於2012年2月號《人籟論辨月刊》─【兩種試煉─在求學與工作的路上】 位子不只一個 ─來玩不一樣的工作大風吹 
 延伸閱讀:【人文社會】少了一堂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58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5 thoughts on “【教育沉思】位子不只一個 ─來玩不一樣的工作大風吹

  • 2012 年 03 月 05 日 at 01:12:43
    Permalink

    坦白講,這篇文章對人文社科的學生或許頗有激勵作用。只是整體社會環境的態度(產業,政策,薪資,升遷)對於人文藝術產業就是不夠尊重。產業沒有遠景,社會沒有遠見。寫寫文章鼓勵學生是好,但其實對他們的處境恐怕沒有幫助。尤其說1988年前後三年沒份正職工作,可以靠寫稿為生。但哪是每個人都能這樣?尤其1988年是車輪餅10元5個的時代,現在可是2012年,車輪餅20元3個的年代,起薪20年來卻差沒多少,是要人文社會科系大學生怎麼持續成長?淪為血汗文字工,或是知識勞工又能如何?

    安穩沒有不好,那起碼對家庭可以有一種保障。要與眾不同,也必須知道要與眾不同,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能不能勝出?其實仍是未定之數。只想穩定或想與眾不同,我想都需要看自身的目標與需求才能決定。

    Reply
  • 2012 年 03 月 05 日 at 17:01:32
    Permalink

    您好,
    我讀了您的文章,蠻喜歡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希望與您討論

    文章提到:
    "年輕人對於工作的錯誤認知,與偏差的大學教育如出一轍。台灣從來就沒有把大學教育放對位置,現在的大學儼然是一個「職業補習班」,層次低到我根本不屑一談。大學的精神應該是在培養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是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但台灣從來就沒有這個概念。"

    不知道您是觀察到大多人文學科的科系有這種現象嗎? 因為我身為理工學院學生的觀察,如台清交成的學校,是很重理論,很重論文結果,相對有點缺乏業界所需要有的應用技術
    我引用這篇文章 "大學偏理論所以都不用實作? 看看國外的大學的開源專案"
    http://walles-place.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html
    文章裡又引用到彭明暉教授和陳鍾誠教授的文章 他們的部落格當中也常常提到學術界過於重視論文 少重視業界所需的實務實作能力
    技職教育缺乏 大部分學生在業界所需要的能力都是自學的 "職業補習班"應該不太適合形容台灣大學
    所以您想探討的應該是 "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具體的具備什麼?
    而台灣要如何培育出這樣的人?

    文章又提到
    "如果大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畢業後能夠快速地投入職場,那麼就等於把大學生掐死了!教育應該是要訓練一個人在工作上有能力發明新的可能,可是台灣的大學生卻是被訓練成「生產線上的加工者」,並非成為會思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教育模式怎麼可能使得學生在職場上能夠繼續開發潛力呢?難道我們大學生的素質還不夠好、 不夠努力嗎?問題出在對於工作是什麼、教育是什麼,全社會一點想像力都沒有。"

    快速地投入職場有什麼缺點呢?我認為能快速的投入職場 適應職場是很好的
    擁有職場上有需要的技能 有解決能力的問題 更有能從職場上進一步完成自己夢想的能力

    台灣學校的確太少教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 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對夢想的計畫和執行方法 對社會的了解
    我認為我們應該將要教學生"什麼" 更清楚地討論 寫下來
    再試著明確地想"該怎麼去教" 該在大學開課嗎? 該用社團的力量嗎? 該寫更多文章嗎?

    "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
    感覺上台灣大部份傳統的父母會希望小孩當醫生 當律師 而現今則是當工程師 當公務員
    我認為這些建議是好的 問題是 "那有考慮青年想做什麼嗎? 有教青年如何獨立去思考 去計畫執行嗎?"

    似乎現在很多青年更願意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拍電影 玩音樂 運動 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可是理工科背景的我就很想問 那那些"傳統的"職業 學科 事業呢?
    那些職業的安穩 安定不應該成為它們的缺點
    我們反而該問問 是不是理工科那些學問 工程師這個職業 讓我們跟"無聊"聯想在一起
    可是社會上並不能每個人都去從事藝術創作 當職業運動員 做一些很炫的職業呀
    所以還是得試試看讓那些理工科的學問變得有趣 讓大家發現他真的有趣 可以發揮很大的應用
    (我個人是認為傳統學科可以很有趣的 像現在的iPhone和手機遊戲程式都是有工程師背景的人所創造出來的)

    社會上的分工是必須的 當供給遠大於需求時 價格就會降低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台灣藝文產業不興盛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 市場相對於提供的人太小

    所以 不見得青年想從事的事就需要很"獨特"吧? 就一定很有"明顯的創造力"吧?
    現實仍是需考慮的 尤其台灣現在經濟情況不好 生活安穩仍是個優點(理想的情況是在安穩下還可以進一步追求自己夢想)
    在鼓勵青年創造力的同時也應該讓大家多認識現實社會 了解社會同時比較自己興趣理想 來做平衡的決定

    "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
    您可以去看看電視節目"爸媽囧很大"
    我觀察到現在社會逐漸改變的 傳統一輩的人也嘗試去接受新的不同的想法
    他們看到的一面 現在年輕人看到的一面
    而且其實大家都很願意做出努力

    大家都在嘗試找具體的方法 問說"怎麼做"?
    有一個網路頻道不錯 叫"TED" http://www.ted.com/
    裡面有世界上很多專家提出各領域的新想法 新觀念 搭配具體可實行的方法
    我們也能嘗試出好的具體方法來改善社會

    Reply
  • 2012 年 03 月 06 日 at 06:37:11
    Permalink

    http://blog.udn.com/ubhuang/1612009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education&nums=6911:6916:6956:7050

    話說我這邊找到了一些反論,或許在事實上,一個東西一旦要面對大眾,它就得保證能給人對其生活確實有用的事物,不能在取得世俗供給的利益的同時又顯得太過超然,超然到給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印象的地步,不然他們就得想辦法自給自足(一旦要想辦法自給自足,可能就無法再如此超然下去)或在最終被一般民眾給拋棄,從世間消失。

    此外,可能對很多人而言,在事實上最高貴、最當被崇尚的東西正是被某些人認為「庸俗功利」或容易讓人變得「庸俗功利」的這些以獲取報酬為目的的世俗勞動工作,而這可能也是很多基督教新教教派肯定世俗勞動的價值(如喀爾文宗),以及佛教禪宗主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因(不過基督教新教教派和佛教禪宗似乎都透過其教義,給工作與勞動賦予新的意義,以防工作與勞動和「庸俗功利」扯上太多關係就是)。

    Reply
  • 2012 年 03 月 06 日 at 06:41:04
    Permalink

    不過我上面講的好像在事實上和本文的主題未必相衝突、也未必有關就是,可能主要是受allen氏回文的想法才講出那些的。

    Reply
  • 2012 年 03 月 19 日 at 09:06:45
    Permalink

    講得真好。不過,孩子/家長在被「說中」「說穿」了的同時,能聽進幾分就不得而知了。我們每個人能做的貢獻都是很少很少的,但是,還是要繼續一起在教育崗位上努力。

    Reply

發佈回覆給「高坂桐乃(k1234567890y)」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