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線上】為更透明的同儕審稿制度催生

分享至

■ 同儕審查是學術界行之有年且深受許多人信賴的制度,但不免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現在有些科學期刊試著將審查進一步透明化,把審稿意見跟作品一起刊登。他們有信心此舉將讓知識發展更蓬勃。

拉開同儕審查流程的帷幕,會讓我們得到更好的學術?(插畫/DAVID PARKINS)

  兩年前,「歐洲分子生物組織」(EMBO)所辦的期刊,將同儕審閱過程透明化,希望作者同意除正文之外,也一併刊登相關審稿意見。幾乎所有的投稿人都點頭同意。目前已有四百餘篇文章,附有詳細的編審紀錄,這包括了各次的審稿意見,主編決議書和作者回應,當然還有投稿、裁決、修訂以及刊載等各個階段詳細時間。

  以我們的看法,採取新辦法刊出文章數目的不斷上升,顯示其確實可行。我們起初還擔心,一些投稿和審稿人意願不高,因此僅局部推行。但就目前得到的正面回應,我們決定於十一月將新規定擴展到EMBO所有的四份期刊,包括《EMBO journal》、《EMBO reports》、《Molecular Systems Biology》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並使相關文檔更容易在網路上取得。

  長久以來,外界對同儕審閱以及專家編輯制度的質疑,以及對兼任學術編輯的反對,激勵我們思考該如何改進EMBO的審稿程序。首先我們仔細分析了一年來遭EMBO期刊拒絕,最後卻在他處發表文章的比例,我們每年會發表總彙。結果顯示EMBO編輯的決定尚稱公允。舉例來說,二○○八年間被拒的文章中只有百分之一最終發表在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顯著高於EMBO的期刊,而引用率在EMBO平均水平之上的只有百分之九。

  其次,同儕審閱過程中付出的諸多心力,外界大多都無從得知。只有編輯和審稿人曉得,文章在送審之初到獲准刊登中間獲得多少改進,雖然過程本身並不輕鬆。這些審稿人可能是優秀的論文評論作者,曾替像是《科學》的「Perspectives」或《自然》的「News & Views」撰寫專文,我們沒有道理將他們精辟的審稿意見藏諸名山,即使原文已經修訂或是發表,這些評論依然中肯可觀。

  審稿意見匿名刊登是個好辦法。它有助呈現審稿意見的旨意與品質,亦可針對接續可做的實驗或詮釋方式提供建議,甚至點出該研究局限之處。

  此外,鮮少聽聞有人公開教授如何審稿,這些審閱文獻或許是個不錯的教材。刊登審稿意見還能夠強化審稿機制本身,因為審稿意見會與論文一同刊出,即使是匿名的,審稿人也會更謹慎以對,。

  為求完整,我們必須刊登所有的審稿人意見以及作者回應。為秉持公開與負責的精神,主編同意書也一併刊載。我們僅對文件中的拼寫錯誤進行修正,但有時也會刪去強話化審稿人觀點的數據,這對未來的發表事關緊要。

影響評估

  這項新辦法二○○九年一月份開始實施。我們告訴投稿人,可以在任何階段退出,也事先於邀請函中告知審稿人,審稿意見將隨論文刊出。今年九月,我們決定不刊出審稿人給編輯的私下建議。在許多生物科學期刊中,這類建議相當常見,並且受到認可,其中可能涉及生物安全或是利益衝突。為了避免部份作者將之視為其文章遭拒的可能原由,因此我們這種建議移除。

  目前《Biology Direct》和一些「BioMed Central」期刊內容已經包含審稿意見和作者回應。雖說如此,要對一個行之有年的系統進行改革,還是會有相當的風險。值得信賴的審稿人是否因而退卻?他們會不會擔心身分曝光?審稿意見是否變得不那麼批判?作者是否因為文章經修訂而被接受過程的曝光,感到不快?如果審稿措詞粗魯甚至涉及毀謗該怎麼辦?如果顯現出的是審稿意見的分歧,是否讓不支持同儕審閱的人更有反對的理由?或更實際些,額外的工作是否大幅增加編輯成本?或導致出版速度變慢,這對分秒必爭的科學領域關係可大了。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我們似乎多慮了。投稿數目依舊維持穩定,只有百分之五點三的人選擇放棄,鮮少有人是因為與新政策理念不合。反對者不願增加額外寫作負擔,或是不希望一些針對小錯誤或是局限之處提出的強烈建議,毀損了原本一個可能的絕構佳作。

一些資料顯示,點閱率跟審查者和編輯喜歡的文章有正相關。真的假的?

  接受審稿邀請的比例,也未因此改變,只有很少人因為新制度而拒絕審稿。有一例,審稿人最初沒看仔細邀請函,而回絕了第二階段再審稿,但仍同意刊登初審意見。至於審稿意見和作者回應的水平,並無顯著變化。部份審稿人反應花在修辭上的時間增加了,對於用兩根指頭慢慢敲出裁決信的我,也是如此。我們估計每份仲裁和編輯文件,大約要花上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雖然意見分歧在許多地方都可能發生,但讀者應當能理解,期刊邀請的審稿人,會有專業上的互補性,所以持有不同意見很正常。假使審稿意見過於激進(這尚未發生過)我們會建議審稿人重審,並告知審稿意見可能會刊出。

  是否真有人注意到這些審稿資料?數據顯示這些檔案的閱覽率約佔正文的十分之一,每一部份都有人看過。高點閱率的熱門文章,通常也受到編輯和審稿人的喜愛,並非那些有爭議或是立場模稜兩可的文章。我們計畫蒐集讀者瀏覽文件所花的時間。目前我們在讓這些評審內容更受到注意也更公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吸引更多讀者。在此同時,包括《Europea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在內的其他期刊也正準備採取類似的做法。

  這項新規定的局限之一,是我們並未公佈被拒文章的審稿紀錄,當中也許不乏耐人尋味之處。但想提出改進方案並不容易。我們採取類似「神經科學同儕審閱聯盟」(Neuroscience Peer Review Consortium)的方法。該聯盟所屬三十七個期刊,在作者同意之下,他們得以分享審稿內容。我們認為循環利用審稿報告,是突破出版瓶頸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一步何在?

  新制度打開了同儕審閱這個黑盒子,但這並非潘朵拉的盒子。如同其他人想要優化科學出版制度,我們考慮了許多強化傳統的「單盲」審閱策略。我們仍相信,高水準的審查制度,對日趨擴張且多元化期刊的擇優而起,至為關鍵。

  許多期刊目前都會刊登妥善管理且署名的刊後意見投書。儘管社會媒體管道無所不在,針對科學文章的評論,還沒達到同儕審閱那般境界。我們從物理和電腦科學學科獲得靈感,在這些領域裡,出版前評論很普遍。《自然》雜誌在幾年前試辦過,希望作者在傳統同儕審閱期間,將他們的手稿公開接受批評,大約有七十位作者參與,主編小心地與純粹同儕審閱結果相比較,發現投書評論方式並未造成顯著差別。

  即便如此,二○一○年三月《自然》雜誌開放所有刊載的內容,供讀者投書評論。就算是熱門的文章,投書也沒有想像中多,即使是強調以投書輔助審稿的「PLoS ONE」也是如此。事實上沒有人閒著,如果沒有額外的好處,很少人願意冒著曝光的風險做出評論。

  如果匿名審稿是同儕審閱的優點之一,為何不連作者名字也一併去除呢(也就是雙盲策略)?我們對此頗感興趣,但不知如何做能不造成延遲,或是如何找得到一個完全匿名的手稿。畢竟對同行的人來說,把作者名字去掉也不見得匿得了名。相反的,何不要求審稿人在他們的報告中署名呢?《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很有勇氣地朝這方面前進。該期刊主編宣稱,他們的審稿人才庫和審稿意見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我們認為,在目前競爭激烈的生物研究領域,這麼做的賭注還是很大。研究新手真的敢審大牌教授的文章?這些大牌教授手中可是握有下回研究經費的生殺大權。我們可以相信一個被要求大幅修改的作者,不會轉而說服審稿人打退堂鼓嗎?

  今年十月,我們開始鼓勵審稿人相互評論彼此的審稿意見,這將有助主編裁決。意見通常只出現在審稿人的看法過於極端或是有誤,或是想點出自己沒想到,但其他同行已提出的觀點。我們還作了其他的改進,讓審稿人可以邀請實驗室其他成員一同審稿,並同時掛名。我們認為,這麼做有助帶動研究室中的指導及互動。

  大部份成功的科學家都會花許多時間審閱他人的文章。雖然匿名和自願的評論對研究體系來說貢獻很大,但無法給審稿人帶來什麼實質好處。不過很高興的是,儘管目前的出版速度已達空前,透過同儕審閱制度來協助同行和期刊的意願,依舊很高。無論如何,我們會竭盡所能地敦請資助單位和聘任委員會,認真考慮這個新制度。我們也同樣歡迎各方意見以及可能的合作機會。同儕審閱制度是科學合作精神的最佳見證,它更需要適當的培養以及維護。

  

本文為二○一○年十一月四日《自然》雜誌專文,作者卜維何(Bernd Pulverer)為EMBO科學出版部門主管以及EMBO期刊主編
原文出處:Transparency showcases strength of peer reviewNature

原載於【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九十八期】2010.12.01

(Visited 2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2 thoughts on “【學術線上】為更透明的同儕審稿制度催生

  • 2010 年 12 月 29 日 at 17:56:35
    Permalink

    Bravo! Very creative progress.

    Reply
  • 2010 年 12 月 31 日 at 11:23:56
    Permalink

    據我所知某些社會科學的期刊(SSCI)已採用雙盲策略,我覺得相當值得推崇。可以避免某些特定人士濫用期刊資源,相當值得鼓勵。

    Reply

發佈回覆給「jtchen」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