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世界頂尖設計師這樣教 (之二):美學根柢這樣打

分享至

(photo credit: Alison Tsai)

撰文|謝宇程

明明,我們的義務教育中有美術課,明明,每個學校也都有美術老師。但是…一般國民美感素養如何,我們都心裡有數,但是又常常說不出個問題在哪裡。

Alison 出生和成長於台灣,後來到紐約 Parsons 就讀服裝設計研究所,現在是在大西洋兩岸遊走和工作的服裝設計師。Alison 和我談到,在她初到 Parsons 求學的時候,發現自己和歐美學生在美感基礎上的差距非常大,讓她深受震撼:「跟 Parsons 學生比較,同樣是大四, Parsons 的學生設計作品的成熟度明顯高得多。」

經過這幾年,Alison 和歐美同業的相處和交流,她了解到這並不是基因的問題,而是台灣 (或是多數亞洲國家) 的美感教育,和歐美根本有體質上的不同。

教美術卻不教感觸

Alison 本身從小美感直覺就非常好,也很熱愛繪畫,愛到她會把別人的繪畫作業拿來畫的地步。但是以現在的眼光往前看,Alison 卻發現整個成長過程,並沒有遇到很合適的美學養成與培育,很長的時間,她的「美感」一直停留在「天分」,而沒有隨著年齡長大變成「才幹」。

首先 Alison 回憶:「國中以前,雖然有美術課本或坊間的一些美術書籍,但覺得閱讀起來很痛苦。圖少字多,排版還有點醜 …固然美術史等文字的硬知識還是重要的,但書裡少有相應的圖可以看,以至於內文裡長篇大論的歷史背景或藝術品分析,讓我覺得抽象且難以理解。還好爸媽很樂意培養,所以我可以買一些雜誌或專題畫冊回家看。」

長久以來,台灣的幾種美感相關教育都把「美術課」教成「美術史」,把「音樂課」也教成「樂理」以及「音樂史」。老師很擅長、很熱衷教那些知識性的課程內容,而這樣的課程內容,可以化為考卷,用考試的方式,「客觀地」給學生一個成績。到今天,我認識的教科書出版社仍告訴我:音樂、美術等科目,還是要附「測驗卷」給老師使用。

除了過於重視「知」,台灣在藝術方面的教育也還算是重視「技」,上課會讓學生用一部分時間做技能的練習,例如合唱比賽、直笛比賽、畫個水彩或是素描;如果是「科班」學生更不用說,要花大量的時間在練習上。

「技術」固然重要,但是 Alison 認為,對於專業人才來說,只有「知識」、「技能」都不夠。要能成為第一線的服裝設計師,更重要的是「涵養」,但在這個環節上,教育體系卻很弱!

Alison 接著說,「可惜的是,我們亞洲學生自學能力都很弱,相對被動,習慣老師教什麼我們就學什麼,不教就不學,先教才去學。」以致於,老師沒有教的「涵養」,很少學生去自己彌補。「沒有涵養,很容易就是胡亂拼湊想法,或是一不小心就引用別人的作品或概念,故事性薄弱、過程也就薄弱,做得東西就算不難看也常顯得無聊,這部分也是我剛進研究所的時候最差的地方。」

和藝術心靈相逢

Alison 這樣描述她和 Parsons 同學互動時的感到的震撼:「同學們的繪畫功底不一定很強,但對藝術和設計的相關知識很豐富,信手拈來都可以講出好幾個藝術家或設計師,也很能闡述自己的想法,這些知識和修養加上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設計都是很重要的養分,然而我很欠缺。」

在這高度刺激的環境中,Alison 的能力開始真正成長,研究所階段拼命努力,畢業以後又持續努力,她現在的水準,在紐約這個時尚首都的同業高手之間獨當一面,已經不是問題。談到現在設計藝術人才的養成,Alison 有許多的心得。

首先,不要只靠義務教育,甚至科班學校教育,那些都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在紐約,有大量美術館、大大小小藝廊,許多媽媽推娃娃車帶小孩子去,藝術是全民運動,他們從小環境中有優勢條件,台灣相對比較沒有。但是,我們可以用別方式自己加強學習。」Alison說。

Alison 非常強調要閱讀大量資訊,尤其「看圖」。雖然從事的是設計,但 Alison 持續看很多純藝術方面的書。市面上有許多藝術家的專書,都值得看。如果沒有預算可以買很多書,Alison 也建議善用網路資源,每一次針對一個藝術家在網路上找作品圖片並閱讀大量文章,愈多愈好,若藝術家創作時間很長,還可以依據創作時期做些歸納 — 看他用色的變化,看他畫人的方式如何變化,看他構圖的方式如何變化。從藝術大師的作品中,看他們的成長軌跡,常常獲得很大的啟發。

現在 Alison 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設計方面的遠距授課。她上課的內容之一,就是輔導學生「自學」:

「我會先示範給他們看,我怎麼找藝術家的作品圖片,如何從中看到值得發掘和學習的細節。之後每週都要學生至少自選三個藝術家 (包括畫家、攝影師、建築師…等各類) 去閱讀並且找圖,課前給我名單,並且( 正式討論設計進度前)互相呈現我們的發現 — 我怎麼對學生上課,學生也就這樣對我上課。

每次上課,看完三個藝術家幾十年的創作生涯,每次都可以有很多發現 (其實也都只是冰山一角),非常充實,欲罷不能。此外,這也訓練了學生統整和匯報資訊的能力,這部分亞洲學 生還是普遍較弱。」

培養美感,有感嗎?

Alison 還記得,她在校時第一次在「設計史」這門課做報告,和全班同學報告香奈兒, 大量閱讀並做了歸納後,她用大量的圖來展現香奈兒的創作歷程,有同學聽完還特別跑來表示這個報告非常精彩。直到今天,看藝術家資訊還是她重要的生活習慣。

傳統上,我們的藝術和設計教育,花很多時間記誦資料,或是「只」著重於製做。這兩個教育方法,一個來自科舉思維,一個來自代工思維 (熟能生巧、勤能補拙)。但是在國際第一流的業界,看的是創造力,是思維深度,只講究「知」和「技」的教育就不夠了,勢必還要加上「感」。怎麼讓學習藝術與設計的學生,能夠「感」得夠廣泛、夠深刻、並且成為創造的動能養分,是教育者的考驗。

如同一個前輩曾經這樣說過創造的事業:「對著偉大的作品凝視,是學習創作最重要的時刻」。我們引領學生到偉大的作品前凝視了嗎?

 

加入好友

(Visited 97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