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刊】大家一起來寂寞:寂寞會傳染

分享至

。 寂寞的人會漸漸被排擠至社會網路周圍。它說明了人際互動的強弱。因此,心理學家宣稱:「寂寞是社會關係緊張的訊號。」

—Feeling Alone Together: How Loneliness Spreads—By Alice Park

編譯 ∣ 廖大賢

無聊淡水(taroa@flicker)
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有人在某次問卷回報他感到寂寞,他最親密的人有百分之五十二在兩年後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攝影/張譽鐘)

雖然獨處容易讓人寂寞,但這兩者通常毫不相干。事實上,很多人感到寂寞是在聚會時,例如慶典或是假期。在熱鬧的賣場或是嘈雜的假期派對上,我們特別容易感受到寂寞潮湧而來。

神經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的新研究也許能為我們解釋這個現象。以前我們常認為寂寞僅會影響個人,是種肇因於環境或是反社會人格的獨立情緒狀態。如今,科學家表示寂寞的起因不純。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John Cacioppo認為寂寞是種社會現象,跟疾病一樣存在於社會中、傳播於人群間。有人會持續寂寞的狀態,而這通常都跟嚴重的精神疾病有關,例如憂鬱症、睡眠調節異常、高血壓、甚至有引起老年癡呆症的危險。

Cacioppo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發表他最新的研究。他與哈佛大學首席社交網路科學家Nicholas Christakis、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James Fowler合作,組成知名的情緒與行為研究團隊,研究項目包括快樂、肥胖與戒菸,這些情緒與行為能像浪潮一樣波擊同個社交網路裡的人。科學家為了研究寂寞是否會傳染,使用與Christakis、Fowler相同的資料。他們早在先前的佛明罕心臟研究就鋪了路。佛明罕心臟研究始於1948年,目前仍在進行中,目的是找出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幸好此研究一開始就計畫周詳,並有研究員長期追蹤、一併記錄受試者的親朋好友,Cacioppo、Christakis與Fowler現在得以從這個研究獲得受試者豐富的社會網路關係-包括親朋好友與鄰居同事。

Cacioppo與他的團隊把重點放在佛明罕研究中的小孩身上,這研究另有超過5200名的中年男女參與。在1983年,他們要求4500多名的志願者填寫三份問卷,每份間隔兩年,調查他們在填問卷的前一周感到寂寞的天數。由於受試者的親朋好友大部分也有參與佛明罕研究,所以科學家得以長期追蹤一個人的寂寞感是否會讓同個社交圈裡的人也有同感。科學家因而排除了寂寞的人會同類相聚,或是像火災這類的公共事件會引起街坊鄰居的集體寂寞。

調查結果給人新的啟發:如果有人在某次問卷回報他感到寂寞,他最親密的人(不是家人就是好朋友)有百分之五十二在兩年後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此效應在最親密的人之間作用最強,隨著關係疏遠而減弱,但在三度分離的關係中仍然有效-換句話說,寂寞的人能讓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感到寂寞。Cacioppo說:「大家以前都認為寂寞是憂鬱、內向、害羞或是不擅社交。但那都是錯的。我們和其他人的研究都發現寂寞是人類重要的自發狀態,就像是飢餓、口渴或是疼痛一樣。

寂寞不是獨處的特有症狀,而較接近是社會孤立的驅動力。Cacioppo說寂寞不只反映了個人的情緒狀態,更是全體社會的健康指標-你也可以說它是溫度計,能反映出人際互動的冷與熱。

Cacioppo說這是重要的指標,因為人天生就是群居動物;以互動來感受彼此,當我們接受刺激、挑戰與支持時就會茁壯。雖說不時而來的寂寞感是完全自然與正常的,但是新的研究顯示如果寂寞悄悄在人群間傳染,它就能像癌症一樣折磨社會。

那麼人是如何「感染」到寂寞呢?Cacioppo根據新的數據推論,寂寞是藉由猜疑與負面情緒傳染出去的。他說:「寂寞的人容易覺得社會凶險,並會消極看待其他人,但卻不自知。所以如果我們是朋友的話,我開始消極對待你,過不久我們的友誼就會結束。我們的互動同時也會影響你,讓你較沒那麼積極去對待別人,你因此較容易失去朋友,而他們同樣也容易再失去朋友。寂寞大抵就是靠這種方式傳染。」光是皺個眉頭、面露不悅、言詞損人或是擺個不討喜的姿勢,就足以傳播人的負面情緒。

寂寞的人會漸漸在社會中被邊緣化;當他們失去朋友時,他們就愈趨向邊緣,與社會勉強有交集。專家說在街坊、公寓或是工作場所的寂寞因子是人群心理健康的指標,也能說明人際互動的強弱。Cacioppo說:「寂寞是社會關係緊張的訊號。

如果會有這種後果,那要治療寂寞就不單單只關乎個人,而是需要處理較大的社會問題。美國國家老人學研究院資助了這次的研究。研究院的Richard Suzman博士是行為與社會研究部門的主導者,他說:「大家從沒發現寂寞就像浪潮一般,只要有人失去了兩三個社會連結就會引發寂寞的浪潮。寂寞會急劇串連,如果要試圖補救這種排山倒海、鋪天蓋地的浪潮,就必須把重點同時放在社會與個人身上。

社區計畫或是社會互助團體是解決方法,它們能維持人在社會網路中心的人際關係,並給社會邊緣人拉一把。社會連結重質不重量,社區若有定期的交流活動或是互助計畫較容易培養出強而有力的社會連結。Cacioppo說:「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只在影響個人,而是希望擴及至城市規劃者和政府。

 

原文出處:Time Magazine? Tuesday, Dec. 01, 2009

責任編輯:MissZoe

(Visited 8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