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從記憶到語言學習:打開大腦的黑盒子─訪胡志偉教授

分享至

除了本週末的演講之外,對於記憶相關的心理實驗及議題有興趣的人,胡教授也提供兩本延伸書籍,分別是:蘿倫.史雷特(Lauren Slater)的《打開實驗心理學的黑箱——20世紀重要心理實驗》及由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所著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採訪‧撰文│林欣怡

攝影│徐伊亭

記憶拼圖:從海馬迴與記憶障礙談起

      如果你看過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記憶拼圖》,你肯定對於其中男主角在腦傷後出現的記憶障礙印象深刻:他的短暫記憶只會停留一小段時間,然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不管他再怎麼努力記憶,最後只能依據事件當下在照片上記下的簡短筆記,來判斷現在遇到的人是誰、與他發生過什麼事,因此他的人生陷入一團混亂。本週末,專長研究認知心理學的胡志偉教授,將在演講中帶來《記憶拼圖》的真人版—由於海馬迴受傷,短期記憶無法轉成長期記憶的傑諾米紀錄片,從這個記憶個案開始,探索人類的記憶系統與功能環節,揭開記憶的奧秘,什麼是海馬迴?記憶機制又如何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從動物實驗到記憶研究

      胡教授在就讀政大心理系期間,其實多操作傳統的動物實驗,與小白鼠為伍;會投入記憶研究可說是因緣際會。在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攻讀心理學碩博士期間,由於該校心理學研究有較強的記憶與認知導向,而且胡教授的指導老師是認知心理學家,研究推理與思維的認知機制,在這樣的影響下,胡教授便投入當時認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議題,記憶機制的研究。

      早期心理學探討人類的行為層次,觀察限於外在表現出來的行為。到了1960年代認知心理學與電腦科學興起後,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的訊息處理模式與電腦有類似之處,因此心理學家參考電腦如何透過不同程式、過程來處理各式訊息,提出各種人類訊息處理、記憶、認知的假說。

      一般而言,心理學的研究和理論可被分為三層,最上層是意識、行為的層次,中間是訊息處理的層次,最下層則是神經反應的層次。傳統的認知心理學主要探討的是訊息處理的層次,而生物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則偏向從生理與大腦神經的層次去理解同樣的現象,因此同樣的一個現象,不同取向的心理研究者會從不同的角度加以探討。

      胡教授的博士論文也是從訊息處理層次來探討人類的記憶。他選擇一種特殊記憶的機制,「腳本」(script),做為博論的研究主題。腳本(script)的概念最初是由研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學者提出來的;由於早期認知心理學即受到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的影響,所以就這個概念援引了進心理學的研究中。在認知心理學裡,「腳本」(script) 是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看電影)的知識,也是人類在組織記憶概念上的一種機制;它可以讓人們面對一個陌生的情境時,找出應對的方法。

      人類記憶可能由幾個不同的次系統組成,從視覺、聽覺等感覺接受到訊息之後,會先儲存在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儲存的時間只有1至2秒;第二階段則是所謂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人們會在工作記憶中,將從外面接受到的訊息和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的訊息整合,以從事各種工作(如,回答問題,做決策等)。有時候我們太過緊張的時候,會忽然腦袋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這是因為工作記憶的運作很需要「認知資源」,當我們的注意力被緊張感佔據時,就無法將訊息保留在工作記憶中,也無法到長期記憶去提取相關資訊,並將這些訊息進行整合,加以組織。

      最後一層就是所謂的長期記憶,這是一個人所有過去的經驗,過去取得的資訊及能力儲存的地方。訊息從工作記憶轉到長期記憶中儲存,是所謂的記憶「永固化」的歷程。這段歷程可能需要長達兩個月的時間,特定的訊息才會成為長期記憶。有研究顯示,一旦記憶被移轉到長期記憶中儲存後,就不太會再遺忘;雖然有時候會發生「一時想不起來」的狀況(亦即,出現所謂的舌尖現象(tip of tongue)),但該訊息仍然是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的。

長期記憶的特質與障礙類別

      長期記憶可以被進一步的區分為幾個不同的次系統。有些次系統的訊息能夠被講述的出來;比方說,我們能夠描述我們上個星期一做了些什麼事,又比方說,我們知道台大位於台北市。但是,有些次系統中的訊息就不容易被描述了;例如,我們很難描述「騎單車」的技能。

      有些不幸的人,其腦部受到傷害後,導致了記憶障礙,產生所謂的順行性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這些患者雖然仍記發病之前發生的事情,但是發病後,他們對於新發生的事件卻會產生種種記憶的問題。如演講播放的《箱子的記憶》這部紀錄片中的主角就是一例。神經心理學者的一項重要研究工作是分析失憶症患者們的表現,並找出他們「殘存」的記憶能力。這類研究的成果不但具有科學的意義,更能夠幫助醫師和復健師為這些病人設計出有效的醫療和復健計畫。

從記憶研究到語言研究

      在獲得博士後,胡教授曾經訪問過曾志朗教授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室。受到這個經驗的啟發,胡教授深覺應該要做一些具有台灣特色的學術議題研究,因此回到台灣之後,開始埋首於中文的相關研究。中文有其特殊的書寫系統,對中文的研究結果不但有其科學的意義,更能夠提供西方學界研究的比較,因此成為目前台灣,甚至華人地區的心理學界相當重要的研究主題。

      由於這個領域中還有許多待開墾的處女地,而且許多研究上的基本訊息並未齊備,所以胡教授在從事中文的心理語言學研究外,也致力於建立語言研究中的基礎常模和工具的開發。他希望這些基礎研究的成果,可以促進該領域中的各項研究。

記憶議題的延伸閱讀

      除了本週末的演講之外,對於記憶相關的心理實驗及議題有興趣的人,胡教授也提供兩本延伸書籍,可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這個領域。第一本是蘿倫.史雷特(Lauren Slater)的《打開實驗心理學的黑箱——20世紀重要心理實驗》,她從以心理學界行為主義大師史金納(Skinner)為名的史金納箱(Skinner box)開始,介紹了近代心理學的十個經典研究,其中兩個研究與記憶有高度相關,相信對記憶這個講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樂趣。作者蘿倫.史雷特本身拿到心理學碩士後,又拿到教育心理學的博士,但她卻沒有成為心理學教授,反而以創造性非小說的方式,將許多心理學的題材寫成科普書籍,雖然在學界有些爭議,但對有興趣的讀者而言相當引人入勝,仍是值得參考的書籍。另一本則是在台灣也有相當有名,由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所著的《火星上的人類學家》,針對失憶症的患者,以較故事性的描述介紹許多個案的狀況,有助於讀者在閱讀流暢故事中了解其中所牽涉的醫學與心理學環節。
--

 延伸閱讀:【書評介紹】地球很危險的,可是我們走不掉——我讀《火星上的人類學家》

責任編輯:Nita Hsu


(Visited 44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