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用地質科學來經營,愛家鄉的心╱訪陳文山教授

分享至

 ■本次應劉益昌老師之邀,台大地質系的陳老師會為探索講座的參與朋友們帶來一系列,台灣這塊寶島──在這萬年的歲月當中──的海陸變化。

_MG_4854

採訪/撰文|石阜
攝影|黃道佐

在野外的山路上,對河川溪流無比熟悉、聽遍啁啾鳥語蟲鳴唧唧、飽參每一掊土的氣息與每一個地方文化的芳馥,並且深怕你我不甚清楚,毫不厭煩的願意一再解釋這裡的礦物組成、那裡的地形特色,何處的水文充滿了研究價值,何地的工業儼然已經侵犯了生態平衡……甚至,當地球上任何一處天搖地動,足以具備新聞價值之時,媒體不一定會先想到中央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但一定會先採訪這一位為寶島書寫履歷表、不遺餘力的地質學家──陳文山老師。

本次應劉益昌老師之邀,台大地質系的陳老師會為探索講座的參與朋友們帶來一系列,台灣這塊寶島──在這萬年的歲月當中──的海陸變化。光陰荏苒、滄海桑田,在寶島上有「人」出現,其事出乃必有其因:靜靜沉睡在台東八仙洞的那些刮削器、刀器,是至少兩萬七千年前的長濱人日常生活的紀錄,他們是舊時器時代的人們,生物上與當今的我們沒有什麼不同,但在那個時間點,眾所周知的舊時器時代,讀者可知道台灣海峽根本就並不存在?

為何當時兩岸相連?為何當時台灣有人出現?這是巧合?還是另有他故?

放眼全世界,大約在二萬七千年以前,地球開始最後一次冰期,當時海平面下降,許多今日的海峽海灣當時都是陸地一片,人們在某片土地上生存繁衍,當人口即將超過環境可以負載的程度之時,遷徙便會發生。一代一代,有一部分人群向著沿海移動,因為氣候宜居,有海洋的水氣調節,草木生長得繁茂,牲畜亦欣欣向榮,人類因此與環境交互作用,留下了為了生存而踏出的足跡,朝著湛藍的海洋,一步一步……

陳文山老師笑稱,自己的父親是在水泥公司工作,因此家裡有許多書籍與岩石、化石、動植物有關,一些化石更是在在引發陳老師童年的好奇心;而舅舅的化工專業,也讓陳老師在小小年紀,就接觸了顯微鏡等真實的科學儀器,在探索自然的步調之中,提早從具象的觀察,進入微觀的世界。中學時期,陳老師與當今的學生一樣經歷著體制內的教育、體制內的考試,陳老師強調,與其他同學並沒有甚麼不同;但他在課餘之時遊逛舊書攤,對那些動植物相關書冊特別有興趣,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奠定未來研究之路上不忽視生態平衡的觀念思維。

有趣的是,當年陳老師唸理工甲組,而非生農的丙組,所以可以說因緣際會下進入了地質科學系。但在那之後,老師一路念到了博士,並且留在學系內任教至今,二十幾年的光陰,其教學風格也樹立卓群。陳老師秉持著「教室外的教材與教室內的同等重要」的教育態度,將自己開設的課程投入大量野外考察的元素,每一次考察陳老師也都親力親為,是在今日大學裡、研究所裡難得一見的「實務型課程」。而他在古代環境科學的老本行,基本上因為結合的科學層面極廣,使得老師對於不同領域的涉獵也成為相當豐富的教學材料,例如考古學等等,老師便可擴大應用於生痕化石、沉積岩、地震斷層構造的上課內容中。

在九二一地震之後,由於陳老師對其災區附近地形地質熟悉,因此一腳踏入了「地震」這條辛苦的道路。老師認為自己對於這一方面並不是一開始就完全能夠無縫接軌,而是先從熟悉方法、方向,慢慢在從自己的領域跨向另一個半未知領域的過程中,去做溝通上的磨合、研究上的創新。言談至此,在台灣的科學研究這一方面,陳老師坦言,跨領域整合的研究雖然已經比數十年前好很多,但比起全球跨領域整合的速度跟趨勢,台灣乃至於東亞洲顯然還不夠;過去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獨大之現象非常普遍,但時至今日,數位作者共同發表的文章才真正是主流,研究團隊少則兩三人、多則二三十人甚且不止,若還有研究室或實驗室強調著第一第二作者,實乃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跨科學的可能性。

就像是期許台灣考古人類學系的同學們為了擁有基本的地質觀念,都應該要修普通地質學一樣,陳老師認為,身為台灣人,既然我們的教育有「偏好文本、輕視實物」的傾向,我們的政府應該要鼓勵教育機關或是家長,好好地帶孩子到戶外,或者到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讓孩子們能夠接受各種領域的薰陶以及各種展品帶來的感動。以台大的地質標本館為例,館內有八至九成的展品是日治時期的遺存,其餘的是在這幾十年中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的珍貴台灣地質記錄,陳老師非常鼓勵爸爸媽媽們帶著小朋友來參觀,或著中小學校的老師能夠帶著學生來校外教學,希冀能啟迪孩子在心靈上的科學之苗。

而,我們為何要知道這些地質歷史?其重要性何在?陳文山老師認為,只要身為人,能思考、會創造,就應該對我們的居住所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是巨大尺度的、亦可是渺小層級的:小如砂石乃至於原子、大至地球甚或是宇宙,皆是我們正存於其中的環境。陳老師選擇了地球科學範疇當中的地質科學,可以說是環境科學中根本的根本,由於地形地質乃會影響到其上的水圈、氣圈、生物圈,沙礫土壤以下則蘊含能源利用、古生物學甚至是古氣候學的研究材料。讀者可知,日治時期,太陽帝國最先調查台灣的一批科學研究是關乎於甚麼樣的領域嗎?正是台灣的土地地質總勘、生物相勘察等等呀,否則,焉能以高速建設當時的寶島台灣呢?帝國主義擴張之前,對殖民地的調查,不就是環境科學的核心架構嗎?

某一群人,曾在萬年以前踏上了台灣的土地,他們之後如何生活?冰期漸入尾聲,海水注入台灣海峽,隔絕了兩岸的生活,有著什麼影響?後來他們學會用火,留下了什麼?他們又製做了甚麼樣的器物,在何處留下生存的印記?敬請期待陳文山老師猶如抽絲剝繭一般地,藉由台灣寶島萬年來的地形地貌變化,揭開台灣地質事件的神秘面紗。

 

 

 責任編輯 Kerina Huang

(Visited 245 times, 1 visits today)

分享至
views

One thought on “【人物專訪】用地質科學來經營,愛家鄉的心╱訪陳文山教授

  • 2015 年 09 月 07 日 at 11:37:21
    Permalink

    兩岸中國人果然分久必合

    Rep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